原创 苏联乃至俄罗斯真正的命脉,斯大林:要是失去它我们就完了
迪丽瓦拉
2025-09-03 20:33:07
0

1841年1月27日,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近代史的开端,也揭开了列强对清政府侵略的序幕。战争一打响,清政府很快意识到了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尽管他们从各地调集了大量兵力前往广东,但英国的军队已经源源不断地从海上登陆,比清军更为迅速。英军拥有先进的武器,掌握着精确的火炮和火铳技术,并且迅速集结了大量兵力。而清朝的支援部队还未到达,战争便已经结束,最后以赔款告终。

当时的清政府认为,洋人之所以强大,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海上力量雄厚,但却忽视了失败的一个更深层原因——他们反应迟缓。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的许多观念和文化逐渐渗透进了中国。尤其是一些“西洋货”,从民间到上层社会逐渐流行开来。然而,最为重要的,还是修建铁路的建议。西方国家渴望中国的资源和传统文化商品,如瓷器、丝绸等,而修建铁路正是为了更好地运输这些珍贵的物品。清政府虽然意识到这一点,却认为洋人不怀好意,修建铁路会将中国的财富带走,并破坏农田,因此坚决反对这个建议。

然而,清政府未曾看到的是,铁路的建设不仅能够提升民众的生活便利、促进经济贸易,还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并传播新思想和文化。这一拒绝决定,反映了清政府在当时的短视和保守态度。事实上,清政府最终还是修建了铁路,尽管最初由英国人擅自修建了吴淞铁路。尽管这一铁路线未被接受,但它让更多人看到了西方的工业革命并非全是威胁,经过漫长的半个世纪的抗拒、接受再到积极响应,清政府最终认识到了铁路的价值,只是为时已晚。

实际上,清政府对铁路的态度发生转变,是从1861年的洋务运动开始的,那时近代军事工业设施逐渐萌芽。像兵工厂这样的设施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支持。然而,在铁路建设问题上,封建的旧观念依然拖了后腿。保守派提出了各种理由,甚至认为修建铁路会破坏风水,今天看来显得十分荒谬。正是由于这些陈旧的思想,导致中国错失了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机。

然而,清政府的眼光短浅并不意味着所有国家都和他们一样。比如当时的沙俄,早早意识到工业革命的意义,并清楚铁路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沙皇做出了一个大胆且具有开创性的决定——修建一条世界上最长的铁路。

在我们了解沙俄修建铁路的背景之前,不妨回顾一下俄罗斯在历史上如何从中国手中夺取了大量土地,尤其是外东北地区,这些土地如今是俄罗斯远东战略要地的核心。通过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1727年的《恰克图条约》、1790年的库页岛占领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俄罗斯从清政府手中获得了大批土地,包括外兴安岭、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以及满洲里以北的土地。这些土地在西伯利亚地区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成为俄罗斯远东扩张的基础。

那么,面对这些从中国夺来的土地,俄罗斯如何稳固其控制并进一步扩展呢?答案显而易见——修建一条能够迅速调动兵力和物资的铁路。1891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决定启动一项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修建一条贯穿俄罗斯东西部、连接远东和内陆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修建者需要克服数不胜数的河流、湖泊、山脉,面对广袤的永久冻土层以及严酷的气候,全年温差可高达90度,适合修建铁路的时间只有不到半年的工期。此外,材料、劳动力和资金等问题也让修建难度更大。尽管如此,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这条铁路终于在1904年实现了通车,1916年全部竣工。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成,使得沙俄的东西部连接更加紧密,也使得军事和经济活动更加便利。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成,带来了三大重要成果。首先,它增强了沙俄对西伯利亚的控制力。自16世纪开始,沙俄便吞并了整个西伯利亚,获得了丰富的森林、草原和矿产资源。为了确保这些资源不被外界夺走,沙俄政府加大了对这些地区的开发力度,铁路成为了推动西伯利亚经济发展和有效管理的重要工具。

其次,铁路为沙俄提供了争夺远东地区利益的跳板。19世纪后期,列强纷纷争夺中国的利益,沙俄通过强化西伯利亚的战略地位,逐步巩固了自己在远东的影响力。通过铁路,沙俄能够将兵力快速调动,为应对日本等国家的挑战做好准备。实际上,1904年的日俄战争就是因为沙俄在远东地区的军事部署不够完善,才让日本占了上风。然而,沙俄在战前加紧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最终在战争爆发时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运送兵力和物资,增强了战争的持久力,最终没有让日本占到便宜。

最后,铁路推动了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开发和人口迁移。随着铁路的开通,越来越多的俄国人迁往东部,西伯利亚的荒凉景象逐渐被改变,地区经济得到了发展。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周边,工业和城市经济逐渐兴起,农业、牧业以及木材加工行业也得到了推动。西伯利亚大铁路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还为俄罗斯的战略地位提供了坚实保障。

今天,西伯利亚大铁路依然是俄罗斯与中国、朝鲜等东亚国家联系的重要通道。它见证了国家的兴衰变化,也为沿线人民带来了机会。更重要的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仍然是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的核心,它在俄罗斯的军事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设过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我们更应牢记列强曾经瓜分中国的屈辱,并意识到交通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它可能在国家的命运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在思考这个问题时,若要从福利角度来选择穿越到哪个历史时期的王朝成为重臣,我们会发现,如果问哪个大一统...
原创 大... 在中国的诸多神话故事当中,“大禹治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禹出生在三皇五帝时期,因为距离现代历史差...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圆筒印章——... 圆筒印章是印章,通常设计相当复杂,在美索不达米亚广泛使用。 作者:约书亚·J·马克博士 哲学教授 ...
乐游安阳丨跟着馆长看殷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杨之甜 “大家请看墙面,这是商代雕刻在甲骨、铸造在青铜器上的‘车’字,商...
原创 原... 一个人从巅峰跌落谷底,需要多长的时间?有的人可能一生都不曾体验过跌落谷底的感觉,有的人可能仅仅三五年...
原创 此... 经常看古装剧的人应该能够发现,在很多古装剧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少见的民族,比如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匈奴...
原创 太... 刘邦见到秦始皇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做为泗水亭亭长的刘邦去咸阳出差,结果在办公完事的同时,结果却:...
原创 古...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持续收到类似文章的推送,并便于您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
原创 山... 文|飞鱼说史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 公孙衍是...
原创 原... 俗话说的好“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个优秀的女人”这句话颇有几分道理。用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而言,一个贤妻可...
原创 原... 序言: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皇帝在养心殿读了一篇太学生的文章,感慨道:“朕一生阅文无数,竟从...
原创 原... 引言:清朝灭亡后,那些犯人怎样了,这些你曾经有思考过吗?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就是某位...
原创 唐...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两个王朝,汉朝与唐朝对于中国的影响可谓是达到了方方面面的程度。无论是现如今疆...
原创 原...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民间,刘伯温的足智多谋,雄韬伟略是可与诸葛亮齐名的,明太祖朱元...
原创 太... 一提到清政府,大家可能想到的是昏庸无能懦弱,但其实,清政府是无能,但最终我们还是要看到这背后的实质,...
原创 夷... 导语: 从孙权的角度去看这场所谓的夷陵之战,自打他打算拿下荆州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孙权已经做好了跟刘...
原创 唐... 导读:众所周知,由于唐朝经济空前繁荣,政治稳定统一,统治者清明爱才再加之科举制度的改革使得诗歌也在这...
原创 原...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出色的军事家之一,作为东汉末年名士的司马徽曾有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在政治方...
原创 左... “国幸有左宗棠也。”曾国藩毫不吝啬地称赞左宗棠,足见其非凡的才干与成就。左宗棠,这个名字从西北的新疆...
原创 南... 这些年齐国北伐山戎,帮助周边国家,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更加稳固。而齐桓公依然心心念念的想攻打楚国。当时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