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731”部队:为何逃脱东京审判,直到1981年才曝光?
迪丽瓦拉
2025-09-03 21:04:20
0

1981年,美国记者约翰·W·鲍威尔,在《原子能科学家公报》旬刊上,发表了论文《历史上被隐瞒的一章》,揭开了731部队的真相。

此消息一出,世界为之哗然,731部队的真相才真正为世人所知!然而,距离1932年组建731部队,已经过去49年;距离二战胜利、日本投降,已经过去了36年。

问题在于:731部队罪恶滔天,二战中日本多次发动细菌战,理应无所遁形才对,为何直到1981年才被公之于众,为何东京大审判中没有发现?难道,日本将之完美隐瞒了数十年,还是其中还有鲜为人知的内幕?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不是日本将之完美隐瞒,而是美国将之隐瞒!接下来,就谈一谈美国究竟如何隐瞒的,以及又为何在1981年被揭开真相。

东京大审判中线索

1946年8月29日,东京大审判,远东军事法庭之上,美国法官沙顿宣读《南京地方法院监察处关于敌人罪行的调查报告》,其中提到:“敌方多摩部队把擒获的平民运到医学实验室去实验传染血清的效能。这个部队是最秘密的组织之一,该部队所杀害的人数是无法确认查明的。”

日军多摩部队,本部设于南京,对外称华东派遣军防疫给水部。侵华日军体系之中,每个方面军都有防疫给水部本部,下面师团设置防疫给水部等,它们的统一名称叫“石井机关”,其中“石井”即731部队的石井四郎。

按照正常程序,既然中国调查提供的“多摩部队”是“最秘密的组织之一”,且“在实验室内实验毒血清效能”,还“杀害人数无法确认”,兼之二战日军多次使用毒气弹、细菌弹,因此理应需要继续深挖下去,揭开这个最秘密组织的真面目。

只要继续深入,731部队就将无处遁形。然而,当苏联法官希望再提供一些证据时,美国法官沙顿却回答说“此刻我们不想拿出关于本问题的补充证据!”至此,除了一次提及多摩部队的活体实验,整个731部队问题没有再被提及,相关人员自然没有一个被审判。

美国拒绝追查背后

美国法官沙顿拒绝追查的背后,就是美国想要独享731部队的“研究成果”。

珍珠港事变前,因为日本频繁发动细菌战,因此美国早就知道日本进行细菌战研究。日本投降之后,美国迅速抓捕审讯了731部队的核心层,比如“对石井进行了为期7周的秘密讯问”。

731核心层非常清楚,它们所作所为都是重罪,一旦公开必死无疑,因此日本战败后,就毁掉了731本部,烧毁了相关资料,核心资料被秘密保存,参与者严格保密,让美国拿不到证据与口供。

当被美国抓捕后,因为美国不给“安全保证”,所以它们起初并不配合。后来,它们向美国提出条件:“我们愿意合作……如果你能向我们提供书面豁免保证的话,也许我们能弄到所有的情报。”

最终,在麦克阿瑟等推动下,美国认为“731部队细菌战的情报价值,远远超过追究石井等人的战犯行为所产生的价值,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极为重要”,当然也远比“为中国人伸冤”或为伸张正义重要,于是“出于美国的安全保障”考虑,美国就不再起诉它们和追究它们的战争犯罪责任。

因为想要独占主要用中国人的活体实验获得的“成果”,美国接下来做了两件事:其一,上文谈到的远东军事法庭上的隐瞒;其二,严密的新闻封锁,除了1946年1月报道石井四郎被捕消息后,后来与731相关的消息一概被封锁,再也没有见诸媒体,这就是“独立自由”的西方媒体!

731部队为何被公开?

既然美国选择隐瞒,将之视为机密,那么它又是何时大白于天下的呢?

文章开头提到的鲍威尔,其父母都是美国人,但他1919年出生于中国,抗战时期亲历“细菌战”,回忆录中曾写到日军细菌战的后果是“使许多中国农民像虫蚁一样被杀死了”,让他无比愤怒。1953年,鲍威尔回到美国后,一直在追踪日军细菌战的资料,但可惜一直没能找到。

1966年美国实行“情报公开法”,1974年又再次修订,后来逐步公开某些情报。当然,大家也别天真的以为美国就会真公开情报,其实也是有选择性的,比如肯尼迪被刺杀案就没有,老特公布的文件中还有大量被涂抹。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如日中天,在制造业领域将美国打的溃不成军。巧合的是,就在这一时期的1981年,美国记者约翰·W·鲍威尔在众多档案中发现了731部队的蛛丝马迹,且在随后找到侵华日军研究和实施细菌战的直接证据。因此,731的相关档案被“公开”,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或者是已经不再重要了,其中原因不得而知。

以上,就是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731部队的曝光过程,但让人遗憾的是,因为美国刻意隐瞒,导致真相曝光被推迟了数十年,相关恶魔也没有被严惩,从而法外逍遥。更为重要的是,731残忍的“研究成果”,基本都是在中国人身上取得的,但这些“成果”下落不仅与中国无关,且中国人的冤屈至今没有得到申张,背后黑手一是日本、一是美国!

极具讽刺的是,在731问题上严重缺德、极度冷漠自私的美国,却长期被包装为“文明灯塔”,成为全球道德与正义的化身,包括被描述成“一直对中国人友好”等,而被很多国人盲目崇拜、包容、感恩,甚至他们还容不得他人说一句美国不好的话,这就不能不让人佩服美国人的舆论洗脑能力,真可谓天下第一,中国真是拍马不及!

参考资料:《中国搜索——恶魔的证据:731部队历史罪证是如何被挖掘的?》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在思考这个问题时,若要从福利角度来选择穿越到哪个历史时期的王朝成为重臣,我们会发现,如果问哪个大一统...
原创 大... 在中国的诸多神话故事当中,“大禹治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禹出生在三皇五帝时期,因为距离现代历史差...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圆筒印章——... 圆筒印章是印章,通常设计相当复杂,在美索不达米亚广泛使用。 作者:约书亚·J·马克博士 哲学教授 ...
乐游安阳丨跟着馆长看殷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杨之甜 “大家请看墙面,这是商代雕刻在甲骨、铸造在青铜器上的‘车’字,商...
原创 原... 一个人从巅峰跌落谷底,需要多长的时间?有的人可能一生都不曾体验过跌落谷底的感觉,有的人可能仅仅三五年...
原创 此... 经常看古装剧的人应该能够发现,在很多古装剧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少见的民族,比如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匈奴...
原创 太... 刘邦见到秦始皇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做为泗水亭亭长的刘邦去咸阳出差,结果在办公完事的同时,结果却:...
原创 古...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持续收到类似文章的推送,并便于您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
原创 山... 文|飞鱼说史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 公孙衍是...
原创 原... 俗话说的好“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个优秀的女人”这句话颇有几分道理。用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而言,一个贤妻可...
原创 原... 序言: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皇帝在养心殿读了一篇太学生的文章,感慨道:“朕一生阅文无数,竟从...
原创 原... 引言:清朝灭亡后,那些犯人怎样了,这些你曾经有思考过吗?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就是某位...
原创 唐...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两个王朝,汉朝与唐朝对于中国的影响可谓是达到了方方面面的程度。无论是现如今疆...
原创 原...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民间,刘伯温的足智多谋,雄韬伟略是可与诸葛亮齐名的,明太祖朱元...
原创 太... 一提到清政府,大家可能想到的是昏庸无能懦弱,但其实,清政府是无能,但最终我们还是要看到这背后的实质,...
原创 夷... 导语: 从孙权的角度去看这场所谓的夷陵之战,自打他打算拿下荆州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孙权已经做好了跟刘...
原创 唐... 导读:众所周知,由于唐朝经济空前繁荣,政治稳定统一,统治者清明爱才再加之科举制度的改革使得诗歌也在这...
原创 原...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出色的军事家之一,作为东汉末年名士的司马徽曾有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在政治方...
原创 左... “国幸有左宗棠也。”曾国藩毫不吝啬地称赞左宗棠,足见其非凡的才干与成就。左宗棠,这个名字从西北的新疆...
原创 南... 这些年齐国北伐山戎,帮助周边国家,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更加稳固。而齐桓公依然心心念念的想攻打楚国。当时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