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年羹尧死后,钦差抄家发现一书,雍正看完后:没杀错,杀得还不够
迪丽瓦拉
2025-09-04 03:03:38
0

大清朝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非雍正莫属。不仅如此,雍正还是个知人善用的皇帝,比如对于年羹尧的任用,那可谓已经用到了极致。但是,年羹尧也死得惨,尸首挂于城门十年有余,以至于人们总对雍正有所误解:

卸磨杀驴

。那雍正是真的如此,还是另有原因呢?

雍正当年视年羹尧为左膀右臂,为什么会痛下决心斩杀于他?

年羹尧实际是个有真能力的人物,论文治武功皆不在话下。当年他初入仕途,走的就是文臣,而后被提升为四川巡抚,将当地打理得那叫一个太平盛世之景。

为此,康熙没少给他五星好评。

除了受康熙待见,雍正更是倚重于他。至于雍正上台有没有年羹尧的支持就不说了,话题太长。只说在雍正时期,有一次

青海叛乱

,年羹尧受命前往平定。

年羹尧带着士兵人人带

一块木板、一束稻草

。这让大家非常不理解,难道是为了用来烧火做饭使用?没想到,行军至第二天,大家就遇到了满是淤泥的大坑。

眼看着将士无法前行,年羹尧这才说:

将稻草放进坑里,然后盖上木板

结果,大军顺利通过泥坑,然后将叛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件事一传开,年羹尧简直就成了军中偶像,朝中明星。所以雍正对他是更加重用,什么事都爱找他来商量,什么人都用他推荐的。

当年雍正甚至对年羹尧掏心掏肺,哪怕有个荔枝也马上派人给在外的年羹尧送去。而且,那绝对是八百里加急,这种快递只有当年的杨贵妃才享受过。

由此可见,雍正对于年羹尧,那是一百个信任。

可是,雍正这样对待年羹尧,倒忘了会让他滋生出骄傲来。反正,后来的年羹尧不只是飘飘然那么简单,明面上就有与皇帝平起平坐之嫌。

朝中有与他不对付的,他一律不让雍正重用,平日里谁敢得罪他,那铁定没好果子吃。

这也就算了,毕竟雍正对于年羹尧的欣赏已经生出无限宽容之心,所以很多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年羹尧千不该将皇帝当成哥们儿来处

,或者说他万不该得以忘了形,竟然敢将雍正看成普通人。

有一次,年羹尧进京面见雍正,竟然让迎接他进京的

很多官员下跪,他则于中间骑马而过

。及至到了雍正面前,也一脸傲然,完全忘了谁是主子谁是奴才。对于年羹尧这种"无人臣礼"的行为,雍正心里极不舒服。

此后,更是生出了若干不将雍正放在眼里,公然伤害雍正自尊的事情。虽然雍正碍于年羹尧的西北之权,却已经开始筹谋除去他的方法了。

可惜这时的年羹尧还不自知,依旧洋洋自得地挥洒着自己的大将军威风。

年羹尧死后,家里发现一本书,雍正看后直接气吐血:死有余辜!

其实,雍正不是没有提醒过年羹尧夹紧尾巴做人,比如在年羹尧进京回任后,就特别给他下了一道圣旨,其中有一段:

"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

是不是很清楚?你年羹尧就是再有功劳,也应该学会守功自持,不然你就会走上"反恩为仇"的道路,就会被打击。

这样明白不误的表达,年羹尧何尝不懂?只是他已经在云端待得习惯了,又倚仗手中有兵权,所以不相信雍正会杀他,也认为雍正不能奈他如何。

这才是那句流行网络用语呢:不作不死。年羹尧不但没有收敛自己的耀武扬威,反正变本加厉。竟然在给雍正进贺表时,

将"朝干夕惕"写成了"夕惕朝干"。

有人认为这是年羹尧为人尚武,对文不通所致。可事实上,就如我们前面说的,年羹尧是个文武全才,他怎么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

可见,他根本就没有将给雍正写贺表放在心上,或者说没有将雍正放在心上。

为此,雍正大怒,立刻下朱批:

羹尧不以朝干夕惕许朕,则羹尧青海之功,亦在朕许不许之间而未定也。

得,因为四个字,大功全毁。

后来,年羹尧就是一步错步步错,从一个西北大将军变成了一个守城门的。可这时的年羹尧还不知悔改,以致雍正一不做二不休,在朝内大臣们弹劾诸罪的推动之下,雍正赐了年羹尧死罪。

让雍正没有想到的是,年羹尧死,抄他家的时候却抄出了一部《西征随笔》的书。当时负责抄家的是富察·福敏,他随手打开书,竟然看到书中写有

"皇帝分毫不值钱"

的句子。这下把他吓坏了,直接呈给了雍正。

雍正看完这句话,气得直接一口老血喷出来:

我待你不薄,你却视我为傻子,真是死有余辜。

于是,雍正不仅将写这本《西征随笔》的作者汪景祺给杀了,还将年羹尧的尸体给悬于城门之上,这一挂就是十年。

就这样,雍正也不解气,年羹尧死了,他的家人还在,所以,该死的死,不该死的直接发配与披甲人为奴。而且,下令年家人氏永世不得入京。

就这一惩罚,是不是足以看出雍正心里有多恨了吧?没办法,一个将皇帝不放在眼里的人,皇帝和他还有什么客气的呢?

年羹尧的死,可以说全是自己作出来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自古以来,有多少人是全身而退的呢?

《清史稿》不就这样记载么:

隆、年二人凭借权势,无复顾忌,罔作威福,即于覆灭,古圣所诫。

年羹尧,你糊涂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日常生活 巴比伦世界地图的特写。这块部分破损的泥板上既有楔形文字铭文,也有美索不达米亚世界独特的地图。可能来自...
原创 4...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原... 【七雄归一系列13】 一、张仪真正的对手是谁? 在我们的印象中,张仪和苏秦就是一对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原创 扫... 前言 武侠小说中,顶尖高手的对决是最令人热血沸腾的部分。《天龙八部》中的藏经阁大战中,萧远山父子对阵...
原创 明... 明朝之所以在对蒙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守势,其原因和两个制度,两个历史事件分不开。所谓两个制度,...
李鸿章为何一意孤行,与沙俄签订... 李鸿章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那可是评价两极分化。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他经常被当作反面教材来说事儿。但这...
原创 主... 叶剑英、聂荣臻、刘伯承和陈毅这四位元帅,都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历经磨砺。到了建国之际,他们已经是革命事...
原创 秦... 秦始皇乃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13岁时即王位,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
原创 清... 《宫词》: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有两个少...
原创 古... “击鼓鸣冤”的鼓学名叫作登闻鼓,登闻鼓的演变是这样的。 肺石 最早有这个功能的东西并不是鼓,而是一块...
原创 秦... 秦始皇名叫嬴政,是秦庄襄王嬴子楚的儿子,秦王朝的开国皇帝。他结束了多年的战国混战,开创了中国的统一时...
原创 庞... 在三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士其实屈指可数,跟诸葛亮齐名的谋士,也就只有庞统这一个。可是这位如此聪明的谋士...
原创 明... 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为分钟明朝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比较独特的朝代,也出现了许多具有传奇色彩的皇帝。比如开...
原创 嬴... 今天说说秦始皇嬴政被暗杀的故事,因为被暗杀太多次了,所以简要的提取出两个比较出名的与大家分享。话说秦...
原创 秦... 作为我国史上首个完成统一大业、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秦始皇嬴政为后世留下了太多的话题,有人称秦始皇是个...
原创 楚... 经历了春秋时期的争霸,战国时的斗争更厉害了,由于底子深厚,楚国依旧是当时的大国,到了楚惠王的时期,经...
原创 古...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 李祖娥,生卒年不详,赵郡人,上党太守李希宗之女,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出生于...
原创 真...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传奇故事如同闪烁的星辰,照亮人们的思考与想象。而其中有一则小故事,历久弥新,...
原创 秦... 公元前361年,秦国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秦孝公登上历史舞台。秦孝公当上秦国的国君后,对秦国的贫弱痛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