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一位老人回到台儿庄,村口有人问他:“将军,是你吗?”
老人老泪纵横,“别叫我将军,我只是个抗战老兵。”
仵德厚
这位被叫“将军”的老人是从台儿庄战役中活下来的敢死队队长仵德厚,时隔67年,已经95岁的仵德厚重回台儿庄。
仵德厚对庄里人说:“40名敢死队员,最后只有我和另两个人活下来。排长,连长,全死了......”
说到伤心处,95岁见惯大风大浪从尸山火海中幸存下来的仵德厚眼眶湿润。
历史上写的是冷冰冰的文字和数字,并不详细,很多人知道台儿庄大捷,却不知道67年前的那场战役究竟惨烈到何种程度、死了多少抗日战士、仵德厚这类老英雄又是如何幸免于难的。
面对大家的疑惑,仵德厚老英雄说起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时势造英雄
1910年,仵德厚出生于书香世家,舅父是三原县三才子之一。他无疑是个幸运但又不完全幸运的人,当时的国内环境,贫苦人家读不起书,他却由于深厚的家学渊源读了初中还有师范学校。
虽然途中也有过家贫辍学的经历,但总算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尤其是他的父亲,虽然中途失业,但是为了供仵德厚读书,宁可去收破烂搞钱,这种眼界和格局,不是普通人能有。
16岁那年,深受时局影响和父亲没多少钱供他继续读书的干扰,他从三原陕西第三师范学校转学到冯玉祥开办的学生兵院校。
年纪轻轻的仵德厚眼光长远且独到,那个时候很多军官都是从军校毕业后直升上去的,前途无限。
冯玉祥算是他的贵人,从军事院校结业后,他开始了步步高升却每向前一步都无比惊险的军队生涯。
他在冯玉祥身边从见习少尉一步步升到营长,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他主要的历练战场是军阀混战和对江西苏区的围剿。
如果日本没有侵略中国,也许他一生的历练场都会在国内,但卢沟桥事变改变了他的一生。
七七事变后,仵德厚一生最重要的敌人—日军,出现在所有中国人面前,这一年,他37岁,主动奔上抗日前线,九死一生。
豁出性命打鬼子
仵德厚第一次和日军交战不是在台儿庄而是在北平外围的房山和娘子关。
当时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后领军南下,日军气势如虹还带着傲气,想一鼓作气冲进核心地带,这时接到上级军令的仵德厚对日本兵恨之入骨,带领营部赶往4057高地,拦在日军面前。
先到一步的仵德厚营部就地堆砌防御工事,日军行军到此处驻扎了两天,看到仵德厚的部队拦截在前面气急败坏,日军指挥官刚观察完军情,激进的日军果然主动挑起战火。
日军利用武器装备先进齐全这个优势,不断炮击仵德厚的部队。霎时间,炮火连天,守在阵地前的士兵好多都被日军的炮弹被炸死。仵德厚原本在后面坐镇指挥,但敌方攻势太猛,有些士兵的肠子都被炸出来掉在了仵德厚的军帽上。
仵德厚没想到会是这个惨况,此时已经没有退路,愤怒的仵德厚顶着炮火,对着战壕里的士兵赶紧喊话:“快去前沿,决不能让敌人冲进阵地!”
说完话,他立刻冲到最前沿,架起机关枪对着奔过来的日本兵一通扫射,他们这一仗阻拦了日军的突围,但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百分之八十的士兵战死,只有一百多人幸存。
到了这步田地,仵德厚按下心底的悲痛带着剩下的士兵赶往周口店,日军的下一站必然要经过此处。到了周口店后,仵德厚一面下令让士兵修建工事,一面调来新兵增援。
打仗就是这样,一旦战火起,就是无休无止。仵德厚多年战斗也形成了习惯,绝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战斗,因为敌人不会坐以待毙。
可即使仵德厚提前防御,两军开战时,不熟悉日军作战套路的仵德厚一方还是吃了血亏,几乎没咋失败过的日军这时候很亢奋,很快冲进了他们的战壕,仵德厚带着排长杀光了冲进战壕里的日军,也付出了伤亡过半的惨痛代价。
在娘子关狙击日军时,仵德厚的手掌被敌军的子弹贯穿,他用碘酒消了下毒继续作战,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后来,他的小手指丧失了灵活性,几乎使不上劲儿。
仵德厚痛恨这些闯入国界并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日本军队,恨不得杀光所有侵入中国领土的日军,可是此时的他和日军交手并不多,对日军可以说是一知半解,所以遇上日军往往吃大亏,真正了解敌军还是打完那场震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台儿庄战役。
血战台儿庄
台儿庄战役总共持续了一个月,从1938年3月16号开始,到4月15号结束。中国士兵的参战人数和日军的参战人数比例大约是5.8:1,双方的军备器械与战斗力存在不小的差距,因为日本帝国主义不是突然将目光瞄向了中国而是从鸦片战争之后就瞄准了我们,他们提前了几十年做进攻计划,征兵练武坚持力量训练和随时更新作战计划,而中国从无入侵他国之心,也就毫无准备,必然是措手不及准备不够充分只能仓皇应战。
日军之所以事先选中了台儿庄,主要是因为它距离徐州近,处于运河的中心位置,拿下这里,就可以取得地位位置的战略优势,占据交通要道掐住中国军队的脖子。
日军从1938年的3月份开始兵分两路进攻台儿庄,另派部队攻打位于临沂的国军第三军团,被张自忠的第59军给打退,可是日军不会停手,他们南下进攻台儿庄,轰轰烈烈的台儿庄战役拉开帷幕。
李宗仁带着参谋长白崇禧集合大部队赶往台儿庄,白崇禧作战前特意和周恩来叶剑英商讨作战计划。李宗仁深感可行,颁布作战命令,灵活作战,干死日军两大精锐部队。
3月16号战争开打,日军动用坦克大炮飞机打开城门,守城的营部抵抗住了多次进攻。日军后来改变作战策略,用大炮轰塌了围墙,纷纷闯入台儿庄,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双方交战十天后,伤亡太大,必须增员,必须打破这种胶着状态。李宗仁下令增兵反击,仵德厚所在的部队是在26号加入战斗。收到军令的仵德厚带着部队坐船到达台儿庄。
他们被编入31师,此时担任176团三营营长的仵德厚接到消息,城里的国军被从西北角窜进来的日军重创,伤亡惨重,已经和部队失去联系,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
面对这种状况,仵德厚立刻从部队里挑出四十名敢死队队员,背着刺刀步枪和手榴弹冲向城门。
冲进城门后他们立刻朝日军射击,扔手榴弹。守在门口的日军也在第一时间发动火力还击,敢死队几名队员当场牺牲。仵德厚带着七连打进日军的火力圈,八连奋力与日军厮杀。
双方都杀红了眼,手榴弹朝双方互扔,拿着枪朝双方互射,他们隔着一面墙打成一团。互挖枪眼太凶猛,墙被推倒了。从天亮打到天黑,仵德厚率领的战士将街道旁的日军歼灭。
但存活下来的日军躲到了西北角还在战斗,仵德厚认为必须全歼,不能放虎归山。尤其是此时城外的日军已经得知城内的日军的处境,于是将炮火都对准了仵德厚他们所在的地方,反复轰炸。
仵德厚立刻下令将迫击炮扛到城内的高地,在这里架起两挺重机枪,占据最广阔的视野,对着日军的交通战壕疯狂扫射,让日军无法进城支援。
另外,派出剩下的敢死队队员去歼灭还在西北角负隅顽抗的日军,双方战斗力几乎持平,冲不过去的敢死队队员趁着炮火连天双方视线受阻的当口赶紧冲到日军战壕扔手榴弹。
他们打到第四天,久攻不下的日军没了耐心,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日军架起迫击炮山炮对着仵德厚他们所在的阵地日夜轰炸,红光漫天,尘土飞扬,房子纷纷倒塌,很多没来得及跑出城的老百姓丧生在炮火中,尸体遍地。
他们所在的营地受到猛轰,仵敢死队队员也死伤大半,仵德厚只能尽力死撑。他们命悬一线之际,李宗仁派出当第五战区的部队赶过来支援,这时候只有他和另两名队友还活着。
这场战争虽然是以日军失败告终,但中国军队付出了血的代价。日军伤亡两万多人,中国军队伤亡五万多人。
仵德厚后来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伤亡太惨重了,无数中国士兵用生命保卫了国土。日军刚侵略中国的时候很看不起我们,认为几个月就能灭亡我们,但是台儿庄战役打完,日军意识到中国人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我们更坚定了一定能战胜日本帝国的信心。”
因为在台儿庄战役中拼死作战立下战功,仵德厚获得部队嘉奖,被升为团长。之后带领部队和盘踞在其他地区的日本侵略者作战,立功无数,在1941年,他被上级派去军校进修,这是他们部队的晋升门道,从军校出来都会升职。
果不其然,仵德厚进修完从团长升职到少将副师长。这之后,他又奔赴抗日战场。
1945年后,仵德厚人生的分水岭到来。解放战争打响,解放后仵德厚被囚禁十年。仵德厚在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为何会被囚禁十年?
自从日本侵略者在1945投降后退出中国大地,解放战争走上历史舞台。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内战,实则不是,倘若不是“人民当家做主”赢了,民族命运不堪设想。正是因为“人民当家做主”赢了,才赢来了华夏伟大复兴的基本盘。
以当时蒋介石为了获得美国全力协助与之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将中国的海陆空主权、驻军权、军官培训及任命权、通商特权的协议,甚至,蒋介石为了获取前苏联的帮助和扶持,还想将东北长春铁路的治路权出卖给对方,双方正在派代表洽谈。
所以当前苏联的斯大林建议当时的毛主席和蒋介石划江而治,毛主席大笔一挥写下“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做出这种事,让一部分国民党军官实在看不下去,军人自有军人的血性,他们不想打内战,更有甚者想要投身共产党的阵营。这其中就有仵德厚的拜把兄弟黄樵松。
解放战争结束的前一年,仵德厚带着部队驻扎在太原地区,太原大战十分惨烈。黄樵松是30军团军长,仵德厚是该团第27师副师长,戴炳南是师长。黄樵松在抗日战争后便称病退伍回家,但被部队再三召唤推辞不掉回到军中。
黄樵松不满当时政府的内战条约,暗中给共产党司令员徐向前写信告知了要在国民党内部起义,带着他的部队投奔共产党,并将此事告知戴炳南,戴炳南和仵德厚一商量,仵德厚先是控制各团团长,然后戴炳南跑去向阎锡山告密。
黄樵松被国民党审判后在1948年11月被枪决。黄樵松视死如归,死前大呼:"南京解放万岁!""毛泽东主席万岁!仵德厚此举被国民党政府嘉奖升职为27师师长还被赏了一万大洋。走上人生巅峰的仵德厚继续投入到解放战争战场,在失败前夕,蒋介石等国民党核心层远走中国台湾,仵德厚并未事先得到通知,留在了内地。
解放战争后,仵德厚被法庭清算,判刑监禁15年。到了1975年,毛主席签署释放国民党团级以上军官的特赦令,时年65岁坐牢十年的仵德厚这才出狱回了老家务农。
抗日事迹天下知
回家务农的仵德厚生活还算闲适,身经百战的他身体很硬朗,比起一般人要强。同样他这个年纪的,几乎干不来重活了。他不一样,有着强健的体魄也有坚韧的意志,所以长寿。很多抗战老兵的生活条件很一般,可是活得却久,这其中奥妙,不是金钱可解释。
仵德厚一开始务农,但是赚钱不多,所以他还去过砖窑打工,赚了一些钱。过了九年,他人生的又一转折点来了,受过高等教育且有丰富从政经验的仵德厚从76岁开始在泾阳县政协干过三届委员,这之后,他的待遇是好了许多。
能再次踏入政坛简直不敢想象,他兢兢业业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踏踏实实工作,直到87岁那年,他的抗日事迹被广为传播。
那一年,熟人把仵德厚的事迹告诉了新闻媒体,新闻媒体将仵德厚作为敢死队队长的那段历史登上报刊和电视,大家才知道,原来一名抗日老兵竟然生活在我们身边却不为人知晓。
仵德厚老人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知道实情的部队也派人慰问,老人被一群年轻的士兵围绕在中间,欣慰地微笑。他活到了太平盛世,享受天下太平,这仿佛是历史的轮回。
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仵德厚老人受到了国家的嘉奖,他回忆起峥嵘岁月,自己一个人重回台儿庄瞻仰当年和日本侵略者打仗的地方。
地方台的记者和志愿者正在此处做专题片采集,恰好碰到了故地重游的仵德厚老人。记者跟随老人的回忆领会当时战况的惨烈,探访当时的遗迹。
仵德厚老人经过烈士陵园时热泪盈眶,感慨万千,望着以前的战友躺在旧址中,他纠正记者的说法“别叫我将军,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抗战老兵”。
仵德厚老人的事迹在华人圈广泛传开,这多亏了电视台的报道,身处世界各地的年轻华人写信慰问他,表达对他的敬意。他对记者说:“我没什么不知足的,到了这个岁数还有人记得我抗击过日军,这辈子也值了。”
仵德厚老人在2007年6月离开了这个世界,只留下那段激荡的风云岁月任世人吊唁评说。他是一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后世如何评说,谁也不知道。
只是仵德厚老人抗日的那段岁月的确是为了国家九死一生,应当肯定并予以表彰。他作为敢死队队长冒着敌人的炮火不顾生死这种精神值得赞扬。
老人去世后没几天,身在中国台湾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听闻仵德厚老人去世的消息写下条幅,称赞他是“民族之光”,冯玉祥的后人也送去了挽联花圈。
直到现在,台儿庄旧址还树立着一块石碑,纪念血战台儿庄的仵德厚老人。
那些为了民族的未来与日本侵略者血战的英雄都应当受到我们的尊重和悼念,没有他们,就没有今日的我们,没有完全独立的国家就没有尊严和主权。
历史不会遗忘那些没从战场上活下来的抗日老兵,那些为了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军人,他们没有机会对着记者说任何话也不能享受太平盛世,他们平定天下却不能享受天下太平。
有些抗日老兵由于因缘际会被外界所知,而有些老兵一生默默无闻不愿意被人知道。可历史不会遗忘他们,中国不会遗忘他们,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他们是中国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