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中打错了算盘:他不逃离天津,两个老同学就能把他捞出去并帮他晋升上将?
迪丽瓦拉
2024-11-06 06:12:20
0

原标题:吴敬中打错了算盘:他不逃离天津,两个老同学就能把他捞出去并帮他晋升上将?

吴敬中在天津解放前抢着上了一架飞机逃掉,可不是为了执行什么“海峡计划”,身边也没带着“峨眉峰”余则成,他的副站长叫吕仕伦。

吴站长刚逃到南京就被毛人凤下令逮捕,副站长吕世伦虽然没有被抓,但也失去了军职,只好在岛上当了一个教书先生。

吴敬中(原名吴景中)确实当过军统临澧特训班高级教官,他于1948年12月14日逃之夭夭,笑不出来的笑面虎毛人凤勃然大怒,于12月22日给天津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少将处长李俊才发了一封电报:“吴景中予以扣押严惩,委任李俊才兼任天津站站长”。

李俊才可能就是李涯的历史原型,他后来又跟副站长吕世伦做了“同事”:吕世伦在岛上教书,李俊才于1966年特赦后,也在西安市草滩农场当了老师,后来还当了副校长——电视剧《潜伏》中李涯的理想是让孩子们都过上好日子,那愿望看起来还真实现了。

毛人凤喊叫着要“严惩”吴敬中,但是他的顶头上司郑介民(保密局全称为国防部保密局,跟二厅的性质和级别差不多,郑是“国防部常务次长”)和“少主子”蒋建丰都不同意——郑和蒋都是吴敬中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吴和蒋同班。

小蒋出面“担保”,毛人凤无奈放人,老吴就此“消失”:据说他在香港做生意赚了大钱,也有人说小蒋把老吴安排到香港,也是协助当时的香港站站长谢力公搞情报——吴和谢也是莫斯科中山大学同学,还是军统临澧特训班同事,当年谢力公他们的另外一位同学、沈醉的姐夫余乐醒都是特训班副主任,吴是一大队二中队政治指导员。

有那么多老同学的关照,吴敬中做生意当然会风生水起,但是我们却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吴敬中不弃职出逃,而是被小蒋和老郑调到岛上,能不能因为人脉关系和个人能力而晋升上将?

这个猜想,可能会有人认为不靠谱:军统(保密局)连中将都没有,老吴怎么可能当上将?

说军统(保密局)没有中将和上将,显然是不了解那段历史:戴笠到死也就是个副局长,军统局的四任正局长贺耀祖、林蔚、钱大钧、郑介民,都有上将军衔,郑介民在担任军统最后一任局长的时候,已经正式晋升中将军衔两年了。

郑介民1944年晋升中将,1956年2月23日晋升陆军二级上将(二级上将三颗星,一级上将四颗星,特级上将五颗星,郑介民死后追赠一级上将,毛人凤死后也从中将追赠二级上将)——保密局后来改名“国安局”,郑是首任“局长”,1957年才因病去职。

老郑因为跟小蒋的同学关系而备受器重:军统局最后一任正局长、保密局首任局长、“国安局”首任局长,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郑都是小蒋的头号特务头子,毛人凤也要归郑介民领导,而且郑手下的“国防部二厅”特务也很多,当年潜伏下来的特务,除了保密局、党通局(原中统),就数“二厅”的人多。

郑介民的上将是正授而非职务军衔,作为小蒋的同班同学,吴敬中比郑介民还小六岁,所以小蒋大力提拔老同学掌管情报机构的时候,吴敬中是有可能接郑介民的班的——官场“四大铁”中有一铁就是“同过窗”,小蒋对同届不同班的郑介民尚且如此重用,对同班的吴敬中会如何,那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不是同学情深,小蒋是不会在老吴被毛人凤逮捕后亲自出面说情作保的。

别看吴敬中在电视剧《潜伏》中显得老气横秋,事实上他在军统(保密局)绝对算得上“青年才俊”:他当军统临澧特训班教官和中苏情报所总务科长的时候只有三十出头,当军统西北区区长、东北区区长的时候,也就四十左右,1948年被毛人凤抓起来的时候,也才四十五岁,那一年毛人凤已经五十了。

毛人凤1956年毙命(有传说是被小蒋吓死的),郑介民1959年猝死(原军统行动处处长、澳门站站长程一鸣说他是被老蒋用西瓜毒死的),如果吴敬中不跑,就有可能接毛人凤或郑介民的班——吴敬中的特工经验比毛人凤丰富多了,沈醉在回忆录中说毛人凤内勤没当过处长、外勤没当过站长,不适合当局长,但吴敬中不但当过大区区长和甲种站站长,“国际特工经验”也十分丰富,正是少壮派蒋建丰所急需的“人才”。

蒋系特务机构经常改名,军统、保密局、情报局、“国安局”,改来改去就是那么几个人可用,但蒋家父子对谁都不是完全信任,所以毛人凤和郑介民的死因,都有很多猜测和传说,这也跟毛、郑二人的行事风格有关:毛人凤得到的评语是“表里不一”,郑介民跟美军走得太近,对老同学小蒋不够尊敬,而且可能跟孙立人关系不错(郑曾任“盟军军事会议代表”,附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工作期间,跟远征军名将孙立人交往颇多)。

郑介民和毛人凤都有尾大不掉之嫌,而吴敬中比较善于处理各方面关系,几不会对小蒋同学构成威胁,而且还跟很多对方高层有同学之谊,做起事来比较方便——老蒋和小蒋都曾想过通过谈判回来,吴敬中肯定会成为他们可以信任的联络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吴敬中这一跑,跑丢了军装(军统和保密局都是军队建制),也跑丢了晋升上将的机会。

吴敬中只是跑丢了晋升上将的机会,看起来挺可惜,但是按照当时的情况分析,老谋深算的毛人凤,极有可能会把吴敬中按在天津不许离开,让他跟李俊才一起进战犯管理所——毛人凤曾亲口告诉沈醉:那些“叛徒”能不带走就不带走,除了少数几个信得过的,一律“就地潜伏”。

普通特务“潜伏”尚且难逃被捉命运,像吴敬中那样的“高级叛徒”能藏起来才怪呢。吴敬中如果在潜伏中被抓,能不能进战犯管理所、会不会被提前特赦都是个问题。

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不管是中统特务还是军统特务,前几批特赦的一个巴掌都能数过来,绝大多数将军级特务,都是1975年才最后一批特赦,徐远举根本就没活到特赦那一天。

吴敬中当年在天津可谓进退两难:留下来必然被“余则成”抓,跑出去又会被毛人凤抓,既然跑不跑都会被抓,您说他跑还是不跑?

如果吴敬中早一点跟他的小蒋同学打招呼,还是有几分可能“调离”的——当时小蒋已经开始经营那个小岛,正好需要吴敬中这样信得过的“人才”。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吴敬中也不可能算无遗策,所以他逃与不逃的结果会是什么,谁也难以预料,只有熟悉那段历史和军统内幕的读者诸君能给出准确答案:如果吴敬中不是擅作主张弃职出逃,他的老同学蒋建丰和郑介民会不会拉他一把,将其捞出绝境?如果吴敬中一直跟着小蒋干,能不能接过毛人凤和郑介民空出来的位置并晋升为上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川...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主动撤出鄂豫皖边区后,突然朝四川方向进军,给蒋介石和川军带来了极大的震...
原创 朝... 《仁粹大妃》是一部2011年大火的韩剧,剧中的仁粹大妃在各派势力之间巧妙地周旋,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原创 选... 刘备从起家到建立蜀汉,再到最后的覆灭,整个过程仅用了四十二年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蜀汉的实力虽然相较...
原创 曹... 屯田令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便在南北朝时期,屯田令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尽...
原创 曹... 东汉末年,国家动荡,三国逐渐形成。在这段乱世中,英雄辈出,三国的故事吸引了无数后人,成为大家津津乐道...
原创 中... 第一位独孤皇后,是隋朝的第一任皇后。她性格低调谦和,在外保持谦逊,但在内政上,她一直是杨坚的重要支持...
原创 炎... 炎黄子孙这个称呼源于上古传说,指代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这些部落在约五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活动,奠定了华...
原创 吕... 三国历史中有许多关键的转折点,而对蜀汉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关羽失守荆州。荆州在三国时期是一个极为重要...
原创 马... 马超和关羽到底谁更厉害?根据正史的记载,二人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你是否也好奇他们之...
原创 渡... 1949年春天,渡江战役前,我军派侦察员了解敌军布防情况。 阴差阳错之下,一个侦察员误入牛棚,他刚打...
原创 清... 晚清王朝的腐败与昏庸,注定了它的灭亡。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退位后,他的家族成员是如何被处置的呢?这个...
原创 被... 马隆 据说姓马的人多有勇名,而今天的故事主人公也姓马,不过大多数人可能没听说过他。 公元251年...
原创 山... 作为山东省的一把手,袁世凯有点头大,都快成袁大头了。 他是1899年12月调任山东巡抚,谁知1899...
原创 清... 一组1902年上海街景老照片,原为黑白照。这是上色的。图一的照片能看出上年岁男人的衣着很特别,颇具江...
原创 忽... 蒙古的立储制度一直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元朝的历任皇帝继位都需要经历一番波折,元成宗铁穆耳也...
原创 曹...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大家通过《三国演义》对他应该有所了解。在小说中,每次曹操打完仗...
原创 武... 武则天在成为皇帝之前,确实杀了不少反对她掌权的大臣,尤其是那些反对她垂帘听政和当上皇帝的官员。然而,...
原创 武... 乌克兰的局势越来越严峻,欧洲也开始为未来的冲突做准备。这是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直接表达的意思。 与过...
原创 中...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曾经统治过许多藩属国,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与中国保...
原创 清... 大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距今已过去超过一百年。尽管如此,这个王朝作为一个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