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阿哥胤祥生母:生前低微,死后成大清首位葬进皇帝地宫的妃子
迪丽瓦拉
2024-11-06 10:17:07
0

原标题:十三阿哥胤祥生母:生前低微,死后成大清首位葬进皇帝地宫的妃子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十三阿哥胤祥的生母,满洲镶黄旗包衣下人,因为身份的原因,她无法通过正规选秀进入宫中,最开始只是内务府的一名小宫女。但胜在容貌美丽,俗话说人不风流枉少年,何况是一国之君,当时的康熙帝,经常会在宫中挑选一些貌美的女子宠幸,章佳氏也是其中之一。

康熙在位时期,章佳氏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受宠时光,也就是在此期间,她先后为其生下了一子二女,那个儿子,就是后来位同”常务副皇帝“的怡亲王胤祥,雍正皇帝最忠实的支持者,也是因为这个儿子,让她在死后的多年中还能“母凭子贵”,以皇贵妃的身份葬入地宫陪伴康熙,成为大清第一个葬进皇帝地宫的妃子。

如今在我们看来,妃子葬入皇帝地宫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仅乾隆皇帝一人,就有多位皇贵妃被随葬进了皇帝地宫。

但你要知道,皇贵妃葬入皇帝地宫是从清朝雍正时期才开始的先例,在此之前的明朝时期,不管当时的皇帝有多宠爱一位妃子,只因为不是皇后,死后都是不被允许与皇帝葬在一起的。

比如说明宪宗朱见深爱得死去活来的万贵妃和明神宗的郑贵妃等,她们生前受尽百般宠爱,死后都无法获得同葬地宫的待遇,那么,为何雍正会给敬敏皇贵妃开这个先例呢?为何她能够如此顺利地葬入皇帝地宫?这还要从以下几个原因来说明。

一、为康熙生下一子二女

康熙二十五年,章佳氏生下皇十三子胤祥,即后来的铁帽子王怡亲王,在此之前,她只是一名受到宠幸的小小庶妃。

初入宫的章佳氏凭借着姣好的容貌,在一众宫女中脱颖而出,虽然她没有办法参加选秀,但好在她另辟蹊径,恰巧遇到了爱好美色的康熙皇帝,“郎有情妾有意”,章佳氏自然而然便成为了康熙帝众多妃子中的一个。

也许是因为女人太多封号不够用的原因,康熙帝在位时期,章佳氏一直没有得到封号,更没有所谓的册封典礼,尽管当时她已经为康熙帝生下了一儿一女,但最多也只是享受着嫔的等级待遇,没有嫔的封号,一直到康熙三十年,章佳氏再次为康熙帝生下一个女儿。

这个时候,五年内章佳氏已经接连为康熙生下三个孩子,按说怎么着也应该给人家个封号了吧,可是康熙帝并没有这么做。

时间持续到康熙三十八年的七月,章佳氏最大的孩子十三阿哥胤祥刚满13岁,女儿温恪公主和敦恪公主一个12岁一个8岁,都还是喜欢赖在母亲身边撒娇的年纪。偏偏这时,章佳氏因病重不得不提前离开自己的几个孩子,最终于二十五日去世。

章佳氏去世后,康熙帝看在她为自己生育三个孩子的功劳上,终于给了其一个封号,升为“敏妃”。

奇怪的是,敏妃章佳氏去世后,迟迟没有安葬在妃园寝,而是一直停灵在景陵内,不知康熙作何考虑。

二、“母凭子贵”

从一开始,十三阿哥胤祥就是四阿哥胤禛最忠实的支持者,一路走来,从阿哥到皇帝,不论发生什么,胤祥都会坚定不移的站在雍正的身边,这份皇室中难能可贵的感情让雍正无比珍视,他一登基便着急将世间所有的东西与老十三分享。

加官进爵、赏赐银两、田地,就连同他生母章佳氏的族人都被破格从包衣拨出编一佐领。但雍正还是认为他做得远远不够。

雍正元年,雍正帝再次灵机一动,将这位好弟弟胤祥的母亲从“敏妃”追封为皇考皇贵妃,一连升两级,并将她破例葬入景陵的地宫,与父亲康熙同葬。

对于这个破例的举动,雍正下诏说是康熙的想法,他只是遵循先皇的意愿,据当时的《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记载:“昔年皇考建设妃园寝,为妃母等殡所。惟敏妃母一位,皇考曾降谕旨:暂安于陵寝琉璃花门之内宝城近处,俟入宝城。今钦遵皇考原旨,奉敏妃母安于宝城内。”

这道记载的谕旨中其实有不少破绽,合理怀疑是雍正帝为达成敬敏皇贵妃与康熙帝合葬愿望而”杜撰“出来的,但足见雍正帝为十三弟胤祥做得用心良苦。

也因为他的这个做法,让章佳氏成为了清朝第一位葬入皇帝地宫的妃子。

三、雍正帝暗藏的小心思

雍正帝将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葬入景陵,除了为了怡亲王胤祥外,其实还暗含他自己的小心思。

了解雍正帝的人都知道,在他的心里,其实还有一位白月光一般的人存在,她就是敦肃皇贵妃年氏。雍正对她的这份情,从历年大剧《甄嬛传》中也可瞥见一二,人到中年的四大爷雍正曾对甄嬛说:“若朕不做这个皇帝,只是个富贵王爷,有皇后这个贤妻,你与世兰两个美妾,便足以。”皇后是正妻,甄嬛是主角,但为何他偏偏还提了与之毫无关联的年氏呢?只能说明他爱她。

按照年氏汉人出身的身份,就算雍正帝再爱她,都无法将其立为皇后,做不了皇后死后就将无法同穴。

但现在有了敬敏皇贵妃葬入景陵的先例,到时候雍正帝就能想办法顺理成章地让年氏与自己合葬,而之后他也确实是这么做了。

为了能满足自己的这一个小小愿望,雍正帝不仅下令将年氏家族的所有成员抬入镶黄旗,以提高她的家族地位,还力排众议,在已有乌拉那拉氏皇后的基础上,封年氏为皇贵妃,位同副后。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在他的遗诏中写明,在自己死后,除了皇后外,还要将自己与敦肃皇贵妃年氏合葬在一起。

有了前面将怡亲王生母敬敏皇贵妃葬入景陵的先例,后来的雍正终于名正言顺地和敦肃皇贵妃年氏一同”沉睡“在清泰陵,这正是雍正心里另外的一点小心思。

小结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前身份低微,尽管为康熙生育一子二女,但一直到她临死时,都未能得到一个封号,好在她生了一个好儿子,这位好儿子还恰巧站对了队伍。

凭借着怡亲王胤祥与雍正帝的关系,尽管当时的章佳氏已经离世二十几年,但她仍然能够”母凭子贵“,在雍正皇帝的力主下,被葬入了景陵,成为大清第一个葬进皇帝地宫的妃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的声势已遍及华夏,他的威名传遍四方,几乎没有敌手。曹操,这位被称为...
原创 伏... 关羽,三国时期著名的武将,以忠诚和勇猛著称,被尊奉为伏魔大帝,深受后人崇敬。然而,在《西游记》中,这...
原创 曾...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奥斯曼帝国曾是一颗璀璨的明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它的起点仅仅是安纳托利亚的一个小...
原创 除... 1941年的皖南事变,直接导致了新四军的几位重要领导人牺牲,其中包括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员项英、副参谋长...
原创 高... 1957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叛逃事件——时任福州军区高炮第63师副师长...
原创 古... 在古代,武将的兵器往往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例如,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秦叔宝的双锏,还有霍去病的梅花枪,...
中华文明瑰宝:迄今为止“中国”... 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蕴藏着中华文明密码:制造于西周早期的何尊。在其内底铭文中“宅兹中国”四个字,是...
原创 假...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相互对立,局势极为动荡,战争不断。诸葛亮的北伐成为这一时期最具争议的事件之一...
原创 宋... 公元976年,南唐灭亡,李煜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这其中的痛苦与屈辱,只有他自己最为清楚。正如俗话所...
原创 项... 公元前202年的乌江岸边,寒风卷着江水拍打着礁石。项羽握着只剩半截的画戟,身边的士兵倒得只剩十几个。...
原创 曹... 曹咎是项羽手下的一位大司马。在项羽率军攻打彭越时,委派曹咎守卫成皋。然而,曹咎未能守住成皋,最终被刘...
原创 赵... 赵王为什么一定要罢免廉颇呢?长平之战的惨败,赵王的责任非常重大。 长平之战失败的责任,赵王难逃其责。...
原创 他...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军阀割据纷争,许多英雄豪杰应时而起,加入了这场混战。而最终崛起并统一天下的李...
原创 汉... 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意思是当将士们在战场上饥肠辘辘时,可以吃匈奴的...
原创 原... 这是一组珍贵的老照片,记录了清朝时期老北京城中的人物。拍摄者是英国传教士雒魏林,他在1861年到18...
原创 关... 219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刘备在汉中沔阳自立为汉中王,并任命关羽为前将军,负责统领荆州,...
原创 中...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为了确保自己的权力不被威胁,往往采取了许多手段来巩固统治,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原创 光... 光绪三十四年冬(1908年),清朝的光绪帝载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把年幼的溥仪接入宫中抚养。由于清朝没...
原创 高... 1968年夏天,高雄左营眷村的巷口,一辆黑色宾士缓缓停下。十八岁的林碧春刚下班,制服还没换下,就被司...
原创 马... 从正史的角度来看,马超并未受到重用,这其实是合乎情理的事情。 但是,刘备对马超的待遇,却显得有些不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