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溥仪复辟,康有为想当宰相!清廷:大清没有无胡须之宰相
迪丽瓦拉
2024-11-06 14:44:17
0

原标题:1917年,溥仪复辟,康有为想当宰相!清廷:大清没有无胡须之宰相

大家好,我以史为鉴。

康有为在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声誉已经严重分化。

康有为早期是一位在公共汽车上写作的英雄,也是1898年戊戌变法的英雄;但到了后期,康有为却成了一个无视共和制度、只想保护皇帝的叛徒!

尤其是1917年,辫子军统帅张勋复辟后,康有为与张勋并称为宣统复辟的“文武圣人”,引起了全国的一致谴责。本期@以史为鉴,跟大家聊聊张巡复辟时期,当时文人记载的“康圣”康有为的一些趣事。

此时,驻扎徐州的军阀张勋敏锐地察觉到了机遇,决心率军北上,恢复帝制。

张勋是清末江南提督、南阳尚书。他认为清朝对他非常仁慈,所以他一心想要恢复清朝。他在徐州时,手下士兵不准剪辫子,史称辫子军。

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张勋被推举为十三省区领导人。他的地位名义上高于其他军阀,这也让张勋更有信心复辟。

1917年6月7日,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的争端愈演愈烈,张勋作为“领头羊”,打着“调停国事”的旗号,率领5000辫子军乘车北上。

到达天津后,张勋与段祺瑞达成秘密协议,之后张勋强迫黎元洪解散国会。 14日,张勋抵达北京。第二天,张巡换上了清朝的衣服,去见年轻的宣统皇帝,准备复辟。

这时,张训才给康有为等人发电报,请康有为来京商议复辟事宜。

6月27日,康有为抵达北京,开始为幼帝溥仪复辟做准备。

但由于维新运动失败后,康有为大部分时间流亡海外,辫子被剪掉,胡须被剃光。

所有其他复辟派领导人都留着又粗又长的辫子。只有康有为暂时留出了头发。辫子又短又秃,只有六七寸长,蓬松得像香蒲一样。这时,有人嘲笑康有为扎着辫子,一点也不像保皇派。他们为什么这个时候来到这里?

康有为辩称:“自1898年逃亡海外以来,我不得不剪发换衣。自1911年辛亥革命后,我又回到祖国,重新留起头发,已经五年多了。”从那时起,它就没有长到一英尺那么长了。”

大家又问他,1911年辛亥革命后,别人都把辫子都剪掉了,你为什么却开始留头发呢?

康有为哈哈大笑,得意道:“我早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但尽管康有为嘴上多嘴,自认为自己是宣统复辟最大的功臣,但在张巡眼里,康有为两者都不是!

张勋从此占领了北京,然后通知康有为:“来北京吧!”看得出来,张勋只是想利用康有为的名声。至于真正的权力,他根本不会交给康有为。

果然,7月1日,在张勋、康有为两位文物圣人的掌控下,12岁的小皇帝溥仪再次登上皇帝宝座,宣布光复大清帝国。

复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厚赏有功的官员!

康有为认为自己非常有资格,是赢得布政大臣(内阁学士)职位的最佳人选。

张勋遂向清廷请示,瑾妃只应了一句话。瑾妃道:本朝从来没有没有胡子的宰相。

康有为得知瑾妃的话,心里非常不爽!因为接到通知后,康有为不久前为了隐藏身份潜入北京,剃掉了胡子!

为了当大官,康有为赶紧去药店买芥菜水。一个小时内要涂两三次,而且总是照镜子。当时的人嘲笑他:“就像农夫看秧苗一样”。

注:康尼有为,当代作品中的“文圣”

但即便如此,康有为的愿望也没有实现。

溥仪复辟后,张勋因支持并有功,被任命为参政议政、尚书、直隶总督、北洋尚书;

康有为只有彼德院副院长的头衔。

康有为不服,抱怨道:“既然给我安排了一个虚职,何苦还要发电报招我进京呢?”

张巡听说后,也骂他:“他什么都不做,就在避德院得到了现成的职位,现在他仍然贪婪无能,真是一个腐败的学者,没有足智多谋。”

注:当时作品中“武圣”的叛逆与叛逆

保皇党内部,张勋和康有为也有不同的想法。

张勋的观点是彻底恢复清朝旧制度,皇帝拥有生死大权!康有为的理念是建立君主立宪制,做虚拟君主!

两人理念有冲突,自然不可能长期合作。

张勋等人复辟的事一出,立刻引起了公愤。天津的段祺瑞见通过张巡逼走黎元洪的目的已经达到,迅速组织起义军,以压倒性的兵力击败了张巡。

溥仪复辟后,只当了12天皇帝,就因失败立即退位。

参与复辟的老老少少见情况不对,早早逃走了。

作为一名从光绪帝时期就开始逃命的老兵,康有为有着丰富的逃亡经验。眼见失败在即,他立即乔装成老农逃走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康有为看到失败在即,准备去法源寺出家。结果,另一位保皇党领袖梁定芬识破了这一点,骂道:

“你不早不晚剃发,却在这晨曦中决定出家,这不是明显是想逃亡吗?”

康有为道:“胡说,你见过我跑多少次了?”

梁定芬笑道:

“1898年之战,如果你没有逃走,你怎么能活到现在?如果你这次来到这里,既然你想做复辟英雄,就不要怕死。如果你怕死就别来了,成功了就抢功劳,失败了就珍惜生命啊,从今天起我就不认你是广东人了。 ”。

康有为逃亡后,全国通缉。无奈之下,他逃往上海,长期隐居茅山。溥仪后来被逐出紫禁城。他住在天津时,康有为去看望他。

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在青岛病逝,结束了他备受争议的一生。

文本/从历史中学习

图/网络

参考/

《光复的阴暗面》——田禅生

康有为的复辟与近代军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粤港澳全运会)十五运会开幕式... 中新社广州11月9日电 (记者 程景伟)9日晚,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源自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句...
原创 金... 南宋能够长期存在并抵抗外敌,主要是由于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北宋灭亡的动荡时期,南宋没有表现得过于脆...
明代丨唐寅《事茗图》卷高清欣赏 《事茗图》卷 明 唐寅 纸本设色 31.1cm×105.8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引首有文征明题“事...
原创 清...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汉族一直是主流民族,文化也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确实存...
原创 诸...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草船借箭”是一个经典且引人入胜的故事。诸葛亮带领草船,冒着曹军的重重威...
原创 夺... 在三国时期的汉末,荆州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关键地区。公元219年,当时担任荆州守将的关羽发起了北伐襄...
原创 吕... 说到吕布,这个名字可以说是人人都知道。他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将领之一,以勇猛无敌的形象深入人心,常常被...
再现抗战烽火中的教育坚守:中国...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撕裂了沈阳的夜空。此后,东北大学被迫流离,转徙北平、西安,成为...
原创 他... 谢富治,这位曾经的开国上将,在生前是荣誉满身、光辉灿烂,但死后却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他的生前和死...
原创 温... 温铁军教授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叫“被扒了两层皮”。这听着像是在诉苦,但其实远不止于此。 上世纪90年...
原创 萧... 1973年,在一次整风大会上,萧克将军作了深刻的检讨,他坦言自己一生中有三次站错队。 那么,这三...
原创 1... 1895年,李鸿章捧着刚签署的《马关条约》,眼中满是泪水,站在慈禧面前。他为国家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尊严...
原创 诸...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之后他的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正是有了诸...
校史上的第一次|第一位来“央音... 1949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诞生。是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原创 盘... 众所周知,学历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但在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创下新低的背景下,学历的作用显得有些无力。...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昭这个字通常出现在那些短命的皇帝的谥号中,尤其是在一些朝代末期的君主身上。例如,汉昭帝...
原创 周...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周公瑾——一位风度翩翩、胸怀...
原创 台... 一场在特殊地点的演讲,引发岛内各方关注。郑丽文选在马场町这一见证过往黑暗历史、承载特殊意义之地发声,...
原创 清...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
原创 赵...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以常胜将军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他的战绩和声誉几乎无人能及。虽然“常山赵子龙”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