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千步兵击败3万北魏骑兵!刘裕所用的却月阵,为何后世不再提起
迪丽瓦拉
2024-11-06 21:10:33
0

原标题:2千步兵击败3万北魏骑兵!刘裕所用的却月阵,为何后世不再提起

在古代,骑兵相当于今天的装甲部队,几乎碾压步兵。骑兵胯下的马奔驰如风,人力根本无法抵挡。然而,在南北朝初期,刘裕率领的北府兵却用仅仅2千步兵,战胜了3万北魏骑兵,打得北魏溃不成军。刘裕使用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却月阵”!

一、刘裕北伐后秦,北魏不肯借道。刘裕平定南方叛乱后,为南方带来了百年一遇的统一。然而,关中地区依然掌握在羌族人建立的后秦手中,让刘裕颇感不快。刘裕已经消灭了南燕,积累了对抗北方骑兵的经验。于是,他分兵五路,开始进攻后秦。刘裕亲自率领一路大军从彭城出发,逆流而上,直面黄河西进的困难。然而,黄河以北是北魏的领土。刘裕可以随时登陆,随时攻占北魏的城池。因此,刘裕请求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借道。面对请求,拓跋嗣犹豫不决。崔浩建议让刘裕去,等到他进入关中,再堵住他的东归之路。然而,拓跋嗣担心刘裕的狡诈,生怕他直接北上攻打北魏。于是,拓跋嗣果断拒绝了刘裕的请求。不仅如此,他派遣10万大军驻扎在黄河北岸,紧密监视刘裕的一举一动。刘裕对此感到非常不满,如果不将北魏打服,灭后秦就成了一场空想!

二、水陆两军配合作战,却月阵大显神威。刘裕派人勘察地形后,决定在黄河北岸布下一座弧形大阵,即著名的却月阵。刘裕虽然没读几天书,但在军事素养上几乎无人能及。首先,他派遣700人队伍登上黄河北岸,在离黄河百来步的地方,布置成弧形。两端紧贴着河,中间突出,形成一个类似新月的阵型,因而被称为却月阵。主将丁旿在阵中挥旗指挥。其次,他派遣宁朔将军朱超石带领2000步兵登陆,携带百张大弩,与前线的丁旿军形成前后呼应。此外,战车得到加强,每辆战车上有7名士兵,同时配置盾牌,以保护战车(战车本身也算在步兵序列中)。这样,却月阵基本布置完成,剩下的就是表演时间。朱超石首先派遣一部分人用普通弓箭射向魏军,魏军见惯了大场面,哈哈大笑,甚至认为南方军队在玩过家家,根本不把刘裕的却月阵放在眼里。刘裕达到了目的,让狂妄自大的魏军误以为南方军队无足轻重。趁机三面而来,又增援了3万骑兵,显然是要一举将刘裕的军队吞没。正当魏军向前冲锋时,朱超石将战术转变,将带来的一千多戟切成三四尺长,用大锤敲断,以此对付魏军。每根断戟都能洞穿三到四名魏军,再加上却月阵的弧形优势,不管魏军再多,都能从容击毙。这一组合拳打下来,魏军哪里还顶得住?剩下的魏军只好匆匆撤退。连魏军主将都被刘裕的军队击毙。

三、刘裕顺利拿下后秦,北魏自此不敢乱来。这场战斗结束后,北魏认输了。2千多人对抗3万多骑兵,居然不是对手,这样的战果让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无法置信。他迅速吸取教训,宣布允许刘裕大军西进。原本约好的唇亡齿寒关系如今被拓跋嗣抛之脑后。后秦与北魏关系的确是唇亡齿寒。如果刘裕占领了关中,再倚靠南方半壁江山,灭掉北魏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拓跋嗣阻拦刘裕灭后秦,也是无奈之举。但可惜拓跋嗣实力不济,刘裕灭后秦是大势所趋。就算要灭掉北魏,拓跋嗣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刘裕以却月阵击败魏军后,一路顺利进军。先后夺取了洛阳、长安,成功灭亡了后秦。这是东晋百年来,第一次重新夺回关中之地。

四、那么为何这么厉害的却月阵后来再未使用过呢?却月阵实在太过特殊,对地形要求极高。由于刘裕大军背对黄河,魏军的骑兵优势被消除,一旦冲锋过猛,很可能掉进黄河。而后来的战争很少会以黄河岸边为战场,因此却月阵几乎不再被提及。其次,却月阵的主力虽然是步兵,但战车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后来的战争中,野战减少,战车灵活性不如骑兵,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没有战车的却月阵无法发挥其优势。再者,南北朝时期的骑兵属于轻骑,马镫刚刚发明。到了后来,重骑兵逐渐兴起,冲击力远胜轻骑兵,再遇到却月阵,或许他们会宁愿牺牲一部分重骑兵也要冲破对方阵势。最后,却月阵只在防御方面具备优势,而在进攻方面却不占优。魏军完全可以围而不攻,逐渐耗尽刘裕的军队。所以说,这种防御战且能迎击敌方主动进攻的场合实在是太少见。却月阵虽然无法复制,但其中的战争理论值得深入研究。刘裕虽然出身贫寒,但是他的军事天赋卓越。他的战争理论中包含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原则。在战争中,胜利往往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策划和巧妙的操作。要想取得战胜,需要从形势出发,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善于引导敌人深入,巧妙利用地形,攻守兼备,扬长避短。却月阵的背后是刘裕对战争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这种理论不仅在却月阵中有所体现,更是贯穿刘裕整个军事生涯的一种精神。通过这场令人瞩目的却月阵战役,刘裕成功夺回关中,也为后来的战争留下了深刻的战略思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正... 提到三国名将,99%的人会脱口而出:关羽、张飞!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颠覆认知的真相,翻开正史《三国志...
原创 亚... 目前与我国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一共有13个,其中12个与台湾保持所谓的外交关系,另外1个是不丹...
原创 他... 1954年,郭林祥担任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副政委时,接到了一个重要的调职通知。他需要在军政委和四川军区副...
原创 三...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联合废除了晋国的晋静公,并将晋国最后一部分土地瓜分。晋静公被迫迁往普通...
原创 赵...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国君之一,他主导了赵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胡服骑射,使得原本较弱...
郑浩胜:「宝安」地名的千年变迁 很多人知道,宝安县是深圳市的前身,而宝安,也是深圳这块土地最古老的名字。但是,在1913年前的一些诗...
原创 周... 周瑜与诸葛亮,经常被拿来对比,尤其是那句“既生瑜,何生亮”,似乎表明了诸葛亮在三国中的至高地位。然而...
原创 如... 中国的古代历史中,有着漫长的一段时间,中国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学习和仰慕。...
原创 陈... 在中国历史上,一将功成万骨枯是一个真实写照,许多朝代的建立,都是以无数功臣的牺牲为代价的。皇帝们为了...
原创 “... 他是日本帝国最后的“陆军大酱”,也是“玉碎战术”的代表人物。自杀式战机、自杀式鱼雷、自杀式导弹等各种...
原创 毛... 一位农民出身的教师,如何培养出一支能够横扫千军的将领团队?从井冈山到抗美援朝,毛泽东的军事智慧在这些...
原创 宋... 赵匡胤统一天下后,为了确保后代能够秉承正确的治国理政方针,他在一块石碑上刻下了三条祖训。碑文中明确告...
原创 中...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四位人物可以真正被称为“天命之子”,他们的崛起可谓传奇。与通常的世袭贵族或天...
原创 地...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地府是亡灵最终的归宿之地,是一个拥有严格秩序和独特审判体系的地方。在这个体系...
原创 卫... 卫瓘之所以在三国时期能够轻松干掉三大名将,并不是因为他有过人的能力,而是因为他背后有强大的支持,特别...
原创 项... 天下大势,有合必分,有分必合。 即便六国被灭,大秦建立,统一天下看似繁荣昌盛,但秦帝国最终因推行...
原创 从...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按理说,它应该代表着腐朽与衰落的象征。然而...
原创 刘... 三国时期,动荡不安的局面展现了许多将领和谋士的智慧。在国土争夺和权力斗争中,许多英雄人物为各自的国君...
原创 故... 北京最著名的建筑物无疑是故宫。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外国游客,几乎每个人都想去故宫亲眼见识它的雄伟和壮丽...
原创 他... 1940年初,琼崖地区的抗日战争形势异常严峻,琼崖特委紧急向延安请求支援,希望能派遣有军事指挥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