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如何从甲骨文中释读出商朝历史,为何章太炎会认为是假古董?
迪丽瓦拉
2024-11-07 20:26:02
0

原标题:学者如何从甲骨文中释读出商朝历史,为何章太炎会认为是假古董?

1899年,王府井大街锡拉胡同的一座大宅,一位年过半百的男子坐在椅子上,左手捧着若干块大小不一的“龙骨”,右手拿着放大镜,正在努力观察上面的符号。忽然,他混浊的双目发出两道精光,这些中药材上面的符号,居然很像是一种古文字!

这位中年男子就是时任清朝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王懿荣以身殉国,但对于“龙骨”的研究却刚刚开始。

1901年,刘鹗从王懿荣家购得大部分“龙骨”,经过几年搜集与研究,于1903年写了第一部甲骨著录书——《铁云藏龟》,从此甲骨文广为世人所知。不过,此时国内外学术界更多只注重甲骨文的古董价值,即对其时代和产地更感兴趣,而其中到底记载了什么内容?似乎没有受到更多关注。

刘鹗是第一位认识甲骨文字的人,在《铁云藏龟》序里认出了40多个字,但未介绍具体方法。

1904年,孙诒让撰写第一部甲骨研究著作《契文举例》,将甲骨文分为日月、贞卜、卜事、鬼神、卜人、官氏、方国、典礼、文字、杂例等十篇,成为系统研究甲骨文字的第一人。1905年,他又在《名原》中提到《契文举例》所用的方法,即“略摭金文、龟甲文、石鼓文、贵州红岩古刻,与《说文》古籀互相勘校,揭其歧异,以箸渻变之原,而会最比属,以寻古文、大小篆沿革之大例”。

简单说,他的主要方法就是古文字字形比较与偏旁分析。

1914年,罗振玉出版《殷虚书契考释》,真正进入甲骨文的考释时期。

他“由许书以溯金文,由金文以窥书契,穷其蕃变,渐得指归”,相对于孙诒让的相互比较,用了更为简捷的逆推法,最早释读了一些殷商先王先妣的名号,并反过来用卜辞证实《说文解字》存在的讹误。《说文解字》一书以秦小篆为主,秦小篆基本来自战国大篆,战国大篆又上承商周文字,也就是说《说文解字》是沟通古今文字的重要桥梁。

不过此时,却有人与罗振玉唱反调,他就是章太炎。章太炎于1919年在《国故论衡理惑论》中,指出“其人盖欺世豫贾之徒”,认为甲骨文系伪作;搜藏传播者“非贞信之人”,当然说的就是罗振玉。实际上导火索源于《说文解字》与甲骨文的冲突,以致章太炎宁可抱残守缺。

但《说文解字》的传统理论终究守不住,唐兰于1935年作《古文字学导论》,建立一个全新的“三书说”,即象形、象意、形声,对于《说文解字》“六书说”致命一击。

1917年,王国维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标志甲骨文又进入一个新的史料时期。

王国维在《毛公鼎考释序》提到:“苟考之史事与制度文物,以知其时代之情状;本之《诗》、《书》,以求其文之义例;考之古音,以通其义之假借;参之彝器以验其文字之变化。由此而之彼,即甲以推乙,则于字之不可释、义之不可通者,必间有获焉。”也就是说,他已不偏重于单纯的文字考证,放在具体历史语言环境里,结合所有辞例释读文字。

举个例子,王国维发生卜辞中有一个经常被祭祀的“高祖”。这个“高祖”的名号像人首手足之形。王国维联想到《说文解字》戈部一个“夒”字,此字“贪兽也,一曰母猴,似人从页,已止戈其手足”;并联系到西周金文毛公鼎中的“羞”字与克鼎的“柔”字,此两字与“夒”也字形相似,因古音同部而互相假借。故王国维认为“夒”与这个“高祖”的名号,从商代甲骨文到周代金文再到秦代小篆均一脉相承,故将其释为“高祖夒”。

那么,“高祖夒”能对应哪位商王呢?王国维先生认为“夒”被称“高祖”,与被称为“高祖乙”的商汤齐名,所以应该也是最显赫的先祖,从音来推测,大概就是《史记殷本纪》的殷商先王帝喾;那么《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引皇甫谧曰“帝喾名夋”,正是“夒”之讹误;故《山海经》的帝俊,也应当就是帝喾。郭璞注《大荒西经》曰“俊宜为喾,余皆以为帝舜之假借。”而《祭法》“殷人禘喾”在《鲁语》作“殷人禘舜”,所以帝舜也是帝喾。

1930年和1931年,郭沫若相继发表《卜辞中之社会》与《甲骨文字研究》,标志甲骨文研究进入综合论史时代。

郭沫若“就诸家所已拓印之卜辞,以新兴科学的观点来研究中国社会的古代”,成为第一个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古文字的学者。如在《释祖妣》中,郭沫若联系到早期婚姻,认为“祖妣”为“牡牝”的初字,来源于生殖神的崇拜;如在《释臣宰》中,郭氏又联系到奴隶社会,认为“臣”是首俯目竖的奴隶,“宰”是屋下执事的罪人,等等。

唐兰则是首位把甲骨文字纳入到古文字学领域的学者,他在《甲骨文字释读》中总结出辨明古文字形体的四种方法,即对照法或比较法、推勘法、偏旁分析法与历史考证法,并于1949年作《中国文字学》。

除了唐兰之外,还有于省吾对甲骨文字理论方法也有较大贡献,在1979年的《甲骨文字释林》中,提出不少文字形旁互用乃至语法现象的归纳,并揭示出了“独体象形字”“原始指事字”,相较唐兰的“三书说”又更进了一大步。

时光流逝,今年已甲骨文发现第一百二十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于10月22日展出“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这是国博一次举办以甲骨文为主题的专题展,也是该馆首次向公众大规模展示馆藏甲骨。站在这穿越四千多年的文物面前,我们不能忘记这些孜孜不倦的前辈学者,正是他们薪火相传的学术研究,才向世界证明了这个文明的存在,才向我们讲述了这个王朝的故事。

参考文献:

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

王宇信、杨升南:《甲骨学一百年》

王宇信:《甲骨学通论》(修订本)

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澎湃历史专栏作者,网易历史专栏作者,百度ta说合作作者,全历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实体书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北京晚报》《醒狮国学》《百家讲坛》《威海晚报》等报刊杂志及自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皇... 台谏制度宋代以前就有,秦汉台谏制度经过长期发展,至宋代已逐步成熟。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皇权专制的一项...
原创 我... 前言 中国历经24个朝代,光是叫得上名的皇帝就有将近五百个。在这些皇帝中,有的政绩斐然,在历史上留下...
原创 英...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世界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战争,而战争的大多数目的就是征服更多的土地,占据更多...
原创 李... 古代,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经常爆发战争。民族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问题,不过,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关...
原创 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每个朝代都有其特定的内部矛盾,无论是太后垂帘听政,还是太监乱政,...
原创 开...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中,大多经过了长期艰苦环境和斗争的磨练,这些苦难使得他们拥有了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
原创 红... 1935年,在蒋介石“步步为营”的战术下,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的根据地不断被蚕食,革命的...
原创 西...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唐太宗李世民以诗寄情,感叹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千秋...
原创 为... 在古代那个冷兵器时代,战场上除了锋利兵器以外,士兵所穿的铠甲也是十分重要,作为防护士兵身体的护具,质...
原创 满... 导言 长白山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长白山脉的“长白”二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即为长相守,...
原创 这... 我国古代战乱纷纷,也是因为战争多的缘故,我国涌现出了很多的英雄人物。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称得上战神...
原创 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巍巍中华从此开启了全新的历史纪元。经过几十年战火的摧残,中...
原创 玄...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其实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场大豪赌,在玄武门事件之前,就有算命的人对李渊说,说...
原创 兵... 许世友将军作为新中国的开国上将,其实关于他的军衔问题一直都有着许多讨论。比如在1955年正式授勋之前...
原创 陕... 陕西发现目前最早的青铜器,专家看到33字铭文,盘点其为镇国之宝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陕西临潼的一个小...
原创 中... 在中国这片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土地上,总有一方领土,上演着与其他区域不同的故事。例如成为许多王朝政治中心...
原创 通...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典故和传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中华民族...
原创 淮... 毛主席在中原重用粟裕,意味着速胜。所谓“速胜”,就是冒着一定高风险的快速胜利。网络上盛传,毛主席曾对...
原创 封... 在封神演义中出现了很多厉害的人物,他们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当然在这其中有的人做的事情非常的有...
原创 贵... 贵州发现史前人类遗址,专家:罕见且珍贵,有望揭开华南古人之谜 对我国的考古工作比较关注的朋友都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