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野组建十纵,梁兴初吵着当司令,后一看下属名单傻眼:怕镇不住
迪丽瓦拉
2025-09-11 20:35:23
0

权威资料来源:《统领万岁军 梁兴初将军的戎马生涯》

1947年8月的一天,梁兴初来到了哈尔滨一座俄式花园小楼,在一位参谋的带领下,他走了进来。推开一间办公室的门,只见罗荣桓正坐在办公桌后,林总则在屋内踱步。

见到梁兴初后,两位东野的领导显得非常放松,罗荣桓还笑着问他早餐吃得怎么样,一向不苟言笑的林总也拿出自己的黄豆招待他。

三人简单寒暄之后,罗荣桓告诉了他此次找他的任务,东野正准备组建十纵,他们商议过后,决定让梁兴初担任十纵副司令。听了两位领导的话,梁兴初突然站了起来,他当场拒绝了这个任命。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中,梁兴初无疑是最有个性的一个,这位未来在朝鲜战场带领万岁军的猛将,却有着一个悲惨的童年。

梁兴初出生在江西吉安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是当地一个篾匠,父母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劳作,可一家人还是有了上顿没下顿。6岁的时候,梁兴初就不得不上山砍柴,帮着父母做一些杂活。

即便一家人已经过得这么苦了,老天还是没有放过他们,几年后梁兴初的父亲患病,父亲一开始一边工作一边治病,还省吃俭用送梁兴初去读书。

可他的病情迅速恶化,梁兴初不得不放弃上学。此时家里的情况已经非常糟糕,父亲的病让家里欠下许多债务,为了帮助家人,梁兴初前往了一家铁匠铺当学徒。

梁兴初从小身体瘦弱,来到铁匠铺后他每天都要早早起床,除了抡锤打铁之外,他还要帮着老板做各种杂活,甚至还要帮人带孩子。

瘦弱的他每天都无法完成师傅交代的任务,这让他经常遭受师傅的打骂,有时候忙完了,他还必须拿着打出来的器具沿街叫卖。

有一年冬天,梁兴初拿着器具跑了一个又一个村子,又冷又饿的他晕倒在了一个牛棚里,幸好被人及时发现,否则他就死在那里。

这样悲惨的日子并没有击倒梁兴初,经过不断的磨炼,梁兴初练出了一个好的身体,这种生活也练出了他铁打的性格。

渐渐地,梁兴初靠着自己的手艺,也在铁匠铺里有了一席之地,可就当他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当个铁匠的时候,一次讨薪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一年端午节,梁兴初碰到了母亲,他想到自己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家,希望能买点粽子回去孝敬父母。于是他便请求师傅能先支给他上半年的工钱,师傅见状立马变了脸色,对他连打带骂,最终将他给赶了出去。

多年以后,已经是广州军区副司令的梁兴初回乡探望母亲,铁匠铺师傅的老婆得知此事后吓得赶紧让人送了30块钱给梁兴初。

梁兴初并没有追究当年的事情,反而还请了老板娘和她儿子吃了一顿饭。毕竟如果不是铁匠师傅把他赶走,他也不会有如今的成就。

被赶出来后,梁兴初回顾自己悲惨的童年,他为穷苦人的悲惨生活感到不满,下决心要改变这一切。从这开始,梁兴初决定投身革命,并靠着自己的能力,一点点在革命的队伍中闯出了名堂。

从加入红军开始,梁兴初就是军中的狠人,从军多年他多次因为在战场上冲杀而负伤,有一次一颗子弹从左腮穿透梁兴初的头部。

他身受重伤,但还是坚持指挥,直到战斗取得胜利,梁兴初一头栽倒,昏迷了三天三夜,愣是凭借顽强的生命力挺了过来,此举让全军上下都对他非常佩服,大家都称他为铁打的梁兴初。

正是靠着自己的勇猛,梁兴初很快就脱颖而出,他的勇武也引起了两个人的注意,这两人正是林总与罗荣桓。

在东北野战军时期,林总有着绝对的权威,由于他卓越的能力,再加上他怪异的性格,哪怕东野内部一众猛将,他们在其面前也十分恭敬。

唯独梁兴初是个例外,他早年参加红军之后,很快就被分到了林总所在的红1军团。林总一向不爱与下属或同事开玩笑,可在梁兴初担任1军团侦察连长的时候,他就与梁兴初相处得非常融洽,林总还专门给他起了个“梁猴子”的外号。

此后梁兴初在林总麾下工作多年,从反围剿到长征,再到平型关,最后又在东北共事,二人之间的情谊极深,梁兴初因此在林总面前依旧显得非常自然。

罗荣桓同样是梁兴初的老上级,不仅如此,梁兴初红军时期还听过罗荣桓讲课。后来,梁兴初因一些事情险些被处死,是罗荣桓连夜赶了几百里路才救下了他。

由于这层关系,梁兴初对两位老领导都非常尊敬,林总与罗荣桓也都非常清楚梁兴初的能力。正因如此,当梁兴初拒绝十纵副司令的时候,林总与罗荣桓并没有生气。

其实当时梁兴初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他“宁做鸡头不当凤尾”,他当场就对林总等人表示,要么让自己当十纵司令,要么就让他回一纵当师长。

林总等人非常清楚梁兴初的性格,他认定的事情是不会改变的,一番思索后,林总同意了梁兴初的请求,决定让他担任十纵司令。

对于当时的东野来说,组建十纵的工作非常关键,1947年东北局势发生剧变,蒋介石撤掉了杜聿明,让陈诚负责东北军政。

中央与东野都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发起战略反攻,为了保障战事的顺利,林总需要手里有一支能执行各种艰难任务的铁军。有了这个想法后,组建十纵的事情也被提上日程。

安排给十纵的部队自然不是一般的队伍,三个整编独立师里面,作为主力的独一师与独三师可不是一般的部队。

他们前身是红军时期的老队伍,后来又是三五九旅的部队,发展到如今,这两支队伍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这些队伍也有着各自的问题。

正因如此,林总等人一开始只是想让梁兴初担任副司令,梁兴初倒是没想这么多,提完要求后,他就悠哉悠哉地跑去找刘亚楼借了点钱,然后去逛松花江商场去了。

可没过多久,随着东野正式下达组建十纵的命令,以及十纵各级干部的人员安排之后,看到自己新单位下属名单后,梁兴初傻眼了,有些担心自己不够资格。

——原来,在东野任命的干部中,十纵内有大量老资历干部。

比如十纵的三个师长,第三十师师长方强可不是一般的人物,红军时期方强就已经是军、师级干部,后来还担任过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主任。

梁兴初那时也就是个营连级干部,抗战时期论职级也完全无法与方强相比。

第二十八师师长贺庆积同样是老革命,红军时期就已经担任了师长,跟随部队从反围剿到长征,一路战功赫赫。

第二十九师的刘转连更是特殊,他在红军时期不但是师长,还是红二方面军中的模范师长,到了抗战时期,刘转连担任了359旅717团的团长,而与贺庆积搭档的二十八师政委晏福生那时正是团政委。

梁兴初在当时只是359旅的一名营长,没想到自己麾下的这些师长,一个个都是老红军。梁兴初这才明白过来,林总等人一开始为何没有直接安排他担任司令,十纵这个担子确实不好挑。

下属的这些师长资历都比自己老,红军八路军时期自己都属于这些人的下级,眼下他成了这些人的上级,想要管理好这些人,那可要费一番功夫了。

更何况除了这些师长之外,十纵内部还有许多干部都是老资历,比起这么多老干部,梁兴初此时就显得底气不足了。

一方面,自己红军、八路军时期的资历和这些人比确实拿不出手;另一方面,梁兴初来之前,刚当上16师师长没几个月。

他带着部队虽然在夏季攻势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全军都有着较大的斩获,他取得的这些战绩就显得没那么突出了。既没有足够的资历威望,又没有足够的现实成绩,想带好十纵确实很难。

除此之外,十纵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组建十纵的部队中,独立一师等部队按照历史,完全可以成为东野主力部队。

按理说这几个历史悠久的老部队,早早就该编入纵队里,可这些部队之所以到现在还挂着“独立师”的名号,正因为他们的实际表现不够理想。

此前,作为三五九旅老部队的它们在一些战斗中表现并不出色,林总在火石岭子等战斗中还曾点名批评过它们。对作战要求极高的林总当时还表示,哪怕它们是老部队,可要是打不好仗,那就让它们降级当独立师。

十纵成立前,罗荣桓也曾表示这些部队论实际的战斗力,还没有东野一般部队强,所以他们才需要梁兴初这样铁打的猛将负责这些队伍。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梁兴初从来不会畏惧困难,接过任命后就立即开展工作。更困难的是,除了以上这些问题外,十纵还有着一个更现实的困难,东野指示的十纵应该在敦化这里。

可实际上十纵下属的部队都分散在各地,三个师一个在四平到沈阳中间,一个在吉林以北,一个在长春西北。基本上所有部队都离属地非常远,想召各级干部开会都要花费很长时间。

通过几天的准备,梁兴初克服了诸多困难,十纵也在1947年10月10召开了第一次党委扩大会议。平日里,梁兴初并不是一个善言谈的人,可这一天他滔滔不绝讲了许多的话,说得在场的众人都感到非常佩服。

虽然很多人都是老资历的将领,但梁兴初展现出来的决心,以及他的人格魅力还是让众人非常佩服。通过这次的动员,梁兴初得到了各级干部的支持。

对于这些干部来说,他们的部队之前过得确实很憋屈,好不容易转入纵队了,大家也想要做出一番成绩。

大家在梁兴初的身上看到了可能,梁兴初也明白光靠讲话动员,是带不好部队的。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根本顾不得自己休息,把每一天都用于工作中。

梁兴初经常整日整夜忙着落实部队编制配额与装备配给等问题,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十纵各部队基本准备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就在梁兴初忙着十纵的准备工作时,战事没有给他更多的准备时间,东野很快展开了秋季攻势,这对十纵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那时,部队的指挥体系还没有彻底完善,三个师也分散在各地,梁兴初并没有退缩,反而非常高兴。他认为只有通过实战,才能更好磨炼部队,把全军拧成一股绳。

于是,他立即指挥着十纵投入到战斗中,第一个出战二十八师就做得非常到位,他们虽然并没有担任主攻,还是很好完成了交给他们的作战任务,帮助友军部队歼灭了开原一带的敌人。

随后,他们在梁兴初的命令下,攻克了抚顺外围的重要据点下章党。

与此同时,二十九师也在梁兴初的指挥下,快速穿插至吉林与北吉林之间,成功包围了大屯一带的敌人。随后二十九师吃掉了大屯守军一个团,并继续推进,成功扫清了大屯到小丰满一带的敌人,共消灭了2000多敌军。

三十师也不负众望,他们成功攻入了长春北部的德惠县城,部队一路突破敌人的防线,攻入敌军指挥所。最终,他们顺利消灭全部守军,还因此得到了总部的嘉奖。

十纵首次亮相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下属各部队都打得非常出色,消灭了大量的敌军。虽然在秋季攻势中他们不是表现最出色的,但他们的进步也让东野首长们非常满意。

可梁兴初并没有因此感到满意,他明白十纵还需要更多的磨炼。此后在他的指挥下,十纵脱胎换骨,在辽沈战役期间于黑山、大虎山一带阻击廖耀湘兵团,打出了他们的代表作。

十纵彻底证明了自己,它们也自此成了四野的铁军之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朱元璋的崛起故事从一个放牛娃、农民、小和尚,到最后成为一国之君,花费了至少十五年的时间。这条道路充满...
原创 太... 1856年2月,湘军向武昌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企图一举攻下这一战略要地。面对这场严峻的挑战,太平军的...
原创 她... 在清朝历史上,皇太后有几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嫡母皇太后。这种皇太后是最有权威的掌权者,因为在成为皇太后...
原创 蒙... 大家好,欢迎来到“史书上说了啥”,今天我想与大家一起探讨蒙古西征的历史。蒙古西征是指自蒙古建立国度以...
原创 李... 在历史的长河中,帝王之家争夺帝位、兄弟阋墙的惨剧屡见不鲜。即便是在大唐盛世,也无法避免这场血腥的悲剧...
原创 清... 在中国历史上,皇权之争常常引发血腥的政治斗争,萧墙祸起的惨案屡见不鲜,即便是出身显赫的天潢贵胄,也无...
原创 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讨论的核心议题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与历史背景之间的差异。历史上并没有记录赵云与文...
原创 唐... 在757年二月,正值唐朝与安史叛军在北方激烈对抗之时,南方却爆发了另一场波及朝廷的大动荡。唐肃宗借助...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六大猛将被普遍认为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他们都因强悍的武力而被称为‘武力...
原创 他... 提到“三国平头哥”这个称号时,很多人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张飞的身影——那位在长坂坡一声怒吼吓退曹军百万...
原创 谁... 元末明初,朱元璋,这位从贫寒的放牛娃一路奋斗,经过漫长的征战,最终创立了大明王朝。这段历史已经成为许...
原创 汉... 蔡琰,字文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杞县)人,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的才女之一,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她以博学...
原创 大... 洪武三十年,朝廷与民间传来一则震动四方的消息:开国功臣郭英因私自养家奴150人,且其中五人因私刑致死...
原创 诸... 在《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中,庞统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被乱箭射杀,刘备不得不紧急召集诸葛亮等人北上入川,...
原创 晚... 类别:历史,内容:在欣赏了众多晚清时期的黑白照片后,大家是否见过经过彩色修复的老照片呢?今天,我想和...
原创 刘... 张飞和马超,两位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不仅各自有着令人敬畏的武力,还曾在战场上多次交锋。总体来看,两人...
原创 关...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亲自率领大军向汉中发起进攻,曹操则派遣夏侯渊和张郃前来迎战,双方展开...
原创 那... 虎落平阳难立锥 刘备,48岁,走过了大半生,最终却仍未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他在曹操的追击下四处逃...
原创 许... 许褚在汉中之战中被张飞刺伤,这场战斗结束后,巴蜀地区进入了一个暂时的修整期。此时,关羽也在荆州开始发...
原创 同... 历史上的华雄,原为董卓帐下的都督之一。他在阳人之战中参与抵挡孙坚的进攻,大将胡轸指挥吕布、华雄等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