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末清初,多尔衮赫赫战功,为何要辅助顺治当皇帝?
迪丽瓦拉
2025-09-12 06:02:14
0

1643年农历八月,一场充满张力的会议正在进行。几位将军身穿孝服,佩戴宝剑,默默坐在一起,彼此眼神犀利,空气仿佛凝固了,紧张得令人窒息。每个人的目光都如同利剑一般,仿佛随时会爆发冲突。外面,士兵们严阵以待,阵容严密,剑拔弩张,紧张氛围笼罩着整个院落,场面犹如“秋高风怒吼”的时节,压迫感十足,仿佛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沉默和等待之中。这样的局面正如纪录片《清宫秘档》中描述的那样,气氛压抑、充满了不安。

然而,这一切究竟是为何而起?为何这些身穿孝服的将军们放弃了守孝,而聚在一起讨论政事?是什么原因使得大军集结,局势愈发紧张?

原来,在八月初九,52岁的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突然在盛京后宫去世,且未及确立继承人,这一变故让众王们都蠢蠢欲动,各方纷纷准备争夺权力。此时,皇宫中风云变幻,人人心怀不同的野心,然而真正有实力争夺帝位的只有两位主要候选人。

首先是豪格,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自幼勇武,战功赫赫,年少时便被封为和硕贝勒,后晋升为肃亲王。他的父亲是皇帝,身份正统,背后有强大的支持,理应是继位的最佳人选。豪格拥有显赫的背景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显然是名正言顺的继位者。

另一位则是多尔衮,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自小经历了许多磨难,年幼时父母双亡,且面对其他贝勒的威胁。在这个充满残酷竞争的环境中,多尔衮早早认识到,只有强大才能存活下去。于是,他开始辅佐皇太极,逐渐积累了丰厚的军事和政治经验。在南征北战中,他屡建奇功,不仅帮助清朝统一了多个地区,还为皇太极除掉了对手袁崇焕,进一步巩固了清朝的统治。他将元朝的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此举大大增强了各族对清朝的忠诚,也为皇太极称帝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多尔衮不仅在战场上无往不利,在朝堂上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皇太极最倚重的亲信。

多尔衮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但他始终保持着低调和隐忍。当皇太极去世的消息传来,多尔衮并未急于采取行动,而是观察局势变化,待时而动。

豪格则不甘示弱,他得到了索尼、鳌拜等权臣的支持。在一场关键的会议上,索尼首开言:“嫡长子继位理应是天经地义,豪格应当是新皇帝。”话音未落,多尔衮便猛然发难,怒斥道:“诸王尚未发言,怎敢插嘴?滚出去!”索尼被训斥后,愤愤然退出了房间。

接着,多尔衮的弟弟多铎也趁机提议由多尔衮继位。但多尔衮并未立即表态,而是冷静地观察局势,同时也担心外面紧张的军队会随时爆发冲突。这时,大贝勒代善以巧妙的方式提出:“豪格与多尔衮,谁继位都行。”代善这一番话显得含糊其辞,避免了得罪任何一方。他年事已高,心知此时此刻应避免过于锋芒毕露。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豪格突然发出一番自嘲之言:“我福薄德浅,不适合承继大任。”这番话令全场哗然,他竟然主动退出了继位争夺,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会议室。豪格一向以强硬的态度示人,然而在这场历史性的决策中,他的退出却没有任何前兆。离开后的豪格支持者纷纷表达愤懑:我们出身贫苦,皇太极恩泽厚重,不能让别人继位,否则我们愿以死明志。场面瞬间陷入混乱,许多人开始激烈争辩,甚至有支持者哭喊着要自杀,场面充满了悲壮。

此时,多尔衮迅速意识到,如果他继续坚持自己的继位主张,将会导致八旗内部的争斗甚至流血冲突,外面的士兵可能随时发生暴动,局势将难以控制,代价太大。因此,他主动提出折衷方案,表示:“我推荐福临继位,大家同意吗?”这一建议出人意料,却迅速获得了全体参与者的支持。多尔衮并未直接推举自己,而是提出了一个较为平和的方案,避免了大规模的内讧。

接着,他提议,由正白旗和镶蓝旗各出一位亲王,辅佐年轻的福临治理政事,而他和济尔哈朗将分别担任摄政王,确保政权稳定。这一方案充分考虑到了各方的利益,也避免了任何一方的强势崛起,最终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福临继位后,年号顺治,并于翌年正式开始了顺治元年。这个政治安排不仅确保了清朝政权的平稳过渡,也为未来的清朝崛起、征服中原、逐步走向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豪格得知这一决定后,悔恨交加,痛斥多尔衮:“无福多病之人,怎能当摄政王?”他未能如愿登基,深感自责,而这一决定的结果,或许对于清朝历史而言,是一次幸运的转折。豪格的失误最终避免了更大的内讧,也为清朝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契机。那么,对于这一历史性决策,你怎么看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我... 封建王朝的兴衰历程如同潮水般起伏,从古至今始终未曾改变,这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性,无法逆转。然而,在...
南海经纬|浪花淘千年·沉船里的... 2022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遗址。 时至今日,这些曾隐...
原创 末... 我国有着超过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而在这一封建社会的宏大背景下,掌握至高权力的莫过于天子,皇帝。提到...
原创 横... 根据史书的记载,蒙古创建的铁骑部队展现出可怕的战斗力。他们从狼群的捕猎方式中汲取灵感,将其运用到军事...
七十年持久战:隋唐两朝为何坚持... 阅读隋亡唐兴那段历史时,很多人都会想不通,隋炀帝为什么要坚持不懈地打高句丽,甚至打到败国丧家也在所不...
原创 真... 建兴六年(228年),马谡在诸葛亮的北伐中担任先锋,他未能遵循诸葛亮的作战指令,最终导致了街亭失守。...
原创 文... 康熙帝亲政后,他的治国举措无疑为后世树立了典范。除去他镇压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和三征噶尔丹的历史...
往事|百年前南翔名园印象记 新近出版的《槎溪旧梦——南翔老游记》(上海文化出版社)收录了百年前时人所著并于报刊公开发表的嘉定南翔...
麦田之上 6月8日,巩义宋陵遗址保护区永泰陵附近最后一块麦田收割完毕,预示着今年宋陵麦收落幕。这片环绕北宋皇陵...
原创 大... 宋朝的建立,部分源于赵匡胤的军人背景,他通过“黄袍加身”的方式被部下推上了帝位。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
原创 李... 1946年7月12日,在李默庵率领的蒋军一绥区准备对苏中解放区发起进攻的前一晚,蒋介石下达了一道意外...
原创 为... 任何朝代都不能保证永久性的存在,仿佛是每个朝代都摆脱不了的命运。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弊病,难道真的就没有...
原创 从...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主力转变为八路军,初期总兵力包括3个师和16个团(其中有2个教导团、1...
原创 明... 明朝的灭亡既源于内忧,也由于外患。内忧主要表现为农民起义,外患则是后金(即满清)的崛起。如果说农民起...
原创 三...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涌现出了一批英勇的豪杰,这些英雄人物为后世的文学经典《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原创 三... 东汉完人卢植:文武双全震朝野,家族传奇贯古今 一、名门大儒之后:师从马融,桃李芬芳 东汉末年的涿郡...
原创 “... 国民党部队内的攀比氛围极为浓厚,许多人常常互相比拼自己所处的派系背景,是否出自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哪...
原创 刘... 刘伯温,凭借其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谋略,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谋士,被誉为“大明朝第一谋臣”。他精通经史,...
原创 三...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争雄逐鹿中原,英雄辈出。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才俊和猛将,正是时代造就了这些卓越的军...
原创 先... 周朝建立之后,为巩固统治疆域与安抚诸侯,进行分封制,从而维持自己的王朝秩序,进而奠定周朝八百年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