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每天都在为生计奔波的作者们而言。他们不仅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还必须通过不断创作来维持生计。为了回馈大家的理解与支持,本文插入了一个5秒广告,观看5秒后即可免费阅读全文,感谢大家的耐心与支持!
--- 文 | 叶炜华 编辑 | T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支极为强大的军政集团,他们几乎战无不胜、势如破竹,甚至连续创造了隋朝和唐朝这两个辉煌的王朝。这个集团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陇集团。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关陇集团的衰败竟然源于一位女性的出现,最终这个曾经强大的集团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那么,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关陇集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的武川集团。当西晋发生八王之乱,导致政局动荡不安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羯、羌、氐等趁机进入中原,这段历史被称为五胡乱华。而在鲜卑民族中,最为强盛的便是建立了北魏政权的那一部分人。武川集团正是在北魏末期,由位于今天内蒙古武川镇一带的鲜卑族与汉族军事贵族组成的庞大军事力量。 由于北魏后期的内部问题不断,武川集团逐渐成为了北方的重要军事力量,尤其是在与外族如柔然、高句丽、吐谷浑等的战争中,武川的防线显得尤为重要。武川的将领们屡屡以少胜多,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甚至在西魏建立后,以不到一万人的军队击败了东魏的二十万大军。可以说,李世民日后非凡的战斗力,也正是源自这段血脉的传承。 随着北魏的分裂,武川集团的成员开始迁徙到关中和陇右地区,在此建立了新的政治力量。武川集团的核心人物宇文泰,借着当时北魏孝武帝元修的名义,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成功建立了西魏。西魏的建立为宇文泰提供了更多的政治支持,使得关陇集团逐渐壮大。此时的关陇集团不仅继承了武川集团的成员,还吸纳了关中和陇右地区的士族与军事贵族。 在西魏时期,国家的权力核心主要集中在八柱国之中,李世民的太爷爷李虎与杨广的祖父杨忠都被封为其中的柱国。然而,来自六镇的强大势力高欢并不甘心,他依靠自己的力量拥立了孝静帝元善见,建立了东魏。很快,北魏的两个傀儡皇帝被迫退位,东魏和西魏最终演变成了北齐和北周。最终,北周灭了北齐,杨坚篡位,建立了隋朝。 对于关陇集团来说,杨坚与宇文家族的崛起似乎不会产生太大变化,因为他们都属于这个集团的一部分。然而,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隋炀帝杨广继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他对关陇集团展开了大规模的打压。 杨广首先对官员任命做出了调整,开始大量提拔江南的士族和官僚,打破了关陇集团对中央政权的垄断地位。同时,杨广还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使得普通百姓也能通过考试成为官员。这一举措对关陇集团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因为古代门阀家族长期掌握政治资源,普通百姓几乎没有机会参与政治,而科举制度的推行改变了这一格局,直接挑战了关陇集团的权力。 此外,杨广还决定将都城从长安迁至洛阳,这一决定使得关陇集团失去了对政治中心的控制。尽管杨广因修建京杭大运河、进行三次高句丽远征而让国家陷入困境,关陇集团的影响力却逐渐被削弱,最终未能抵挡住杨广的压制。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变数。隋朝崩溃后,关陇集团迎来了新的机会,李渊以关陇贵族身份建立了唐朝。在唐朝的初期,关陇集团的影响力依然强大,甚至李世民登基后,也没有削弱这一集团的地位。然而,随着李世民去世,李治即位后,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治深爱武瞾(即后来的武则天),并将她立为皇后,这一决定引发了唐朝内部的巨大波动。武则天凭借自己的政治手腕,逐渐掌控了政权,并开始清除那些反对她的力量。关陇集团中的许多人忠诚于李唐宗室,对武则天的统治心存疑虑,认为她的登基行为是篡位。然而,面对这种局面,武则天毫不犹豫地采取了强硬手段,通过任用寒门士族、打压关陇集团的成员,逐步削弱了这个曾经强大的派系。 最终,武则天通过酷吏如来俊臣和周兴,成功清除不满分子,彻底将关陇集团打垮。即便在她将权力还给李唐之后,关陇集团也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辉煌。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关陇集团的力量逐渐被其他地方势力所取代。从此,关陇集团彻底从历史舞台上消失,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过往。 可以说,关陇集团的灭亡,完全是武则天亲手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