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形势愈加严峻的今天,我真的越来越怀念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鹰派人物,他们面对强敌有着极大的勇气。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辞告诉我们,面对狠厉的敌人,就应该比他们更狠、比他们更硬,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祖国。
中国都出现过哪些“鹰派”人物?
艾跃进——“灭掉日本”的民族警醒者
说起中国的鹰派人物,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艾跃进。
这位南开大学的教授,曾经因为一句“中国富强后第一件事是灭掉日本”而轰动全网。
艾跃进出生在天津一个革命家庭,从小就把周恩来当成自己的偶像。
南开大学毕业那年,北京大学向他抛出橄榄枝,但他却选择留在母校任教。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他傻,放着北大不去,偏要留在天津,可艾跃进有自己的想法,他要在南开开创一个全新的学科——非军事院校的军事理论课。
2008年,艾跃进的军事理论课在南开火了。
他讲南京大屠杀,不是照本宣科念数字,而是一个个细节往外抠。
日军怎么杀的,杀了多少,用什么方式杀的,他讲得清清楚楚,学生们听得拳头都握紧了。
讲到抗战最惨烈的时候,他会突然停下来,看着台下的学生说:“记住,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内。”
就是这句话,后来在网上疯传,年轻人把它当成座右铭,贴在宿舍墙上,写在笔记本扉页。
艾跃进的课堂视频也开始在网上流传,点击量动辄几百万。
2012年,日本右翼势力又开始闹腾,否认侵华历史,参拜靖国神社。
艾跃进在课堂上怒了,他说:“如果中国真正富强了,第一件事就是灭掉日本!”这话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说他太激进,有人说他是民族主义,其实了解艾跃进的人都知道,他这话是有前提的。
他针对的是日本右翼势力,是那些否认历史、美化侵略的人。
对于普通日本民众,他从来没有敌意,他经常在课上说,我们要分清楚,敌人是军国主义,不是日本人民。
可惜的是,2016年,艾跃进被查出胃癌晚期。
医生切除了他四分之三的胃,建议他至少休养三个月,但手术后仅仅16天,他就重新站上了讲台,学生们看着明显消瘦的他,眼圈都红了。
最后那段日子,艾跃进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
他把自己的讲义整理成册,录制视频课程,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
临终前,他握着学生的手说:“你们要超越我,中国需要更多清醒的人。”
2016年4月21日,艾跃进走了,年仅59岁。
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宁死不躺平”,直到今天,还有无数年轻人在网上重温他的课程,记住他的话:“中国人的膝盖,是用来跪天跪地跪父母的,不是用来跪洋人的。”
朱成虎——“核威慑”底线捍卫者
第二位就是朱成虎,这位国防大学的将军,曾经一句话让整个西方世界都睡不着觉。
1969年,朱成虎刚满17岁就参了军,那个年代当兵可不轻松,尤其是在东南沿海,美国第七舰队的航母经常在台湾海峡晃悠,耀武扬威。
朱成虎所在的部队只能眼睁睁看着,因为我们的战机性能太落后了,根本追不上人家。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必然遭欺。
几十年后,朱成虎成了国防大学防务学院院长,少将军衔。
2005年7月14日,他在北京参加一个国际记者会,当时有个外国记者问他,如果美国介入台海冲突,中国会怎么办。
朱成虎的回答震惊了全场。
他说,如果美国用核武器攻击中国,中国必然会进行核反击。
我们已经做好了西安以东所有城市被摧毁的准备,但美国也要准备好,他们会有几百座城市被摧毁。
这话一出,全世界都炸锅了。
西方媒体铺天盖地报道“中国将军威胁核战”,但其实朱成虎的意思很明确,他是在告诉美国人:别以为你有核武器就能为所欲为,中国也有,而且我们不怕同归于尽。
除此之外,朱成虎对台湾问题的态度更是强硬。
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谁要是在这个问题上挑衅,就是逼着中国成为敌人。
很多人说朱成虎太激进,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敢于亮剑的军人,才有了今天的和平。
当年那个看着美军战机却无能为力的年轻士兵,用一生的时间证明了,中国人的脊梁已经挺直了。
沙祖康——“银河号”反击战的外交斗士
第三位是中国外交界的鹰派——沙祖康。
沙祖康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全靠政府资助才读完书。
1970年进外交部的时候,他就是个最底层的小职员,天天抄文件、跑腿送信,但他心里憋着一股劲,中国人凭什么就该低人一等?
而1993年发生的“银河号事件”,让沙祖康一战成名。
那年7月23日,美国突然指控中国货轮“银河号”运送化学武器原料到伊朗,要求立即停船接受检查。
当时“银河号”正在印度洋上航行,美国派出军舰和直升机,把“银河号”团团围住,逼着它在公海上漂了33天。
船上的淡水和食物都快耗尽了,情况十分危急。
沙祖康当时是外交部军控司副司长,他灵机一动,下令把所有的排风扇都关掉。
结果船舱里的温度飙升到66摄氏度,美国检查人员热得满头大汗,但连个化学武器的影子都没看到,最后只能灰溜溜地撤了。
沙祖康后来说,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不是要检查吗?那就慢慢查,看谁耗得过谁。
不过更让沙祖康出圈的是2006年,他在接受BBC采访时,主持人问他怎么看“中国威胁论”,他一句“美国最好闭上嘴,保持安静”在网上炸了锅。
很多人说沙祖康太冲动了,在国际场合这么说话不合适。
但更多的中国人觉得解气,终于有人敢在西方媒体面前说真话了,因为真相是:中国的军费连美国的零头都不到,美国的军费够买下几个中国了,到底谁在威胁谁?
不过,沙祖康虽然外交风格一直很强硬,但他不是莽夫,每次反击都有理有据。
他经常说,外交斗争不是吵架,是要用规则打败规则,用事实碾压偏见。
2007年,沙祖康当选联合国副秘书长,成为联合国历史上职位最高的中国人之一。
从一个农村穷小子到国际组织高官,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中国人的尊严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王洪光——“三天统一台湾”的实战派
最后一位是解放军里最敢说真话的将军——王洪光。
这位从战场上走下来的老兵,一句“三天拿下台湾”让岛内政客们夜不能寐。
1979年,王洪光还是个年轻的基层军官,跟着部队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那场仗打得惨烈,他亲眼看着战友倒在身边,也亲手击毙过敌人。
战争的残酷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打仗不是儿戏,要打就要速战速决,拖得越久伤亡越大。
从战场回来后,王洪光一路从基层干起,最后当上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几十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对现代战争的规律了如指掌。
2016年退役后,他经常在媒体上发表对台海局势的看法,其中最轰动的就是“三天统一论”。
王洪光说,如果真到了武统那一天,解放军完全有能力在72小时内拿下台湾。
这话一出,台湾那边立刻炸锅了,有人说他吹牛,有人说他恐吓,但王洪光有自己的底气。
他提出了“六战一体”的作战理念:火力战、信息战、心理战、法律战、舆论战、特种战同时展开。
现在的战争早就不是拼人数了,而是拼科技、拼体系,解放军这些年的现代化建设,就是为了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王洪光还经常引用《反分裂国家法》来警告“台独”势力。
这部法律明确规定,如果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将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
有人问王洪光,真的有必要武统吗?他的回答很直接:我们当然希望和平统一,但如果“台独”分子非要往绝路上走,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解放军的职责就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如今王洪光虽然退役了,但他依然在为统一大业发声。
他说,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五星红旗在台北上空飘扬,为了这一天,解放军已经准备了几十年,随时可以出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