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6日清晨,86岁的华国锋在家人搀扶下,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多年来,他一直都保持着这个习惯。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来这里了。
临走前,华国锋的一句话让周围人为之动容,流下眼泪,这句话是什么?晚年的他过得怎么样?
1983年,华国锋退下来没多久,就跑到北京郊区的几个葡萄园学习种植技术。香山、植物园这些地方,他去得很勤,跟园艺师切磋怎么修剪、浇水。在居住的院子里,他亲手搭起了两个大葡萄架,种着几十个品种的葡萄。
到了收获季节,不光全家人吃,还要送给部队的战士们尝鲜,外孙女王苏佳说起姥爷种葡萄,觉得很神奇:“葡萄还没长出来呢,他就能告诉你,到什么时候会长成什么样。每次都特别准。”
身体好的时候,华国锋亲自上手修剪,后来年纪大了,就在旁边指挥,让司机、厨师或者警卫战士帮忙干活。一刮大风,他就着急,赶紧出去给葡萄藤加固,但他自己因为患有糖尿病,每次只能吃一两粒解解馋。
晚年的华国锋还迷上了练字,经常跟书法名家切磋,大书法家启功看过他的字,评价相当高。有时候他也参加小型笔会,家里还留着他跟一些名家交流的老照片,曾书写“清静”二字,苍劲有力,一直挂在华家会客室的正中央。
华国锋很少出门,一个原因可能是怕引起围观,有一年,他戴着口罩去地坛庙会凑热闹,竟被群众认出来了,人群一下子涌过来,混乱中,他的口罩被挤掉,赶紧钻进车里离开。
还有一次,大晚上华国锋想去王府井逛逛,结果碰到几个工厂的工人,询问他是不是华主席。他矢口否认,然后赶紧劝他们:“天晚了,快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上班呢。”说完就匆匆走了。
虽然晚年几乎不怎么出门,但一年中有两天例外,那就是12月26日和9月9日,分别是毛主席的生日和忌日。无论他身体状况如何,无论天气刮风下雨,他总会带着家人和工作人员前往,静静地站在遗容前致意。
2007年,华国锋又来了,随行的是毛主席原警卫队长陈长江,从1977年就开始负责华主席的安保工作,几乎每年都会在纪念堂门前等他。
这一次,华国锋依然笔直地站着,用庄重的声音喊出一句话:“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听了这句话,在场的人无不感动。
老一辈的精神传承,华国锋也教给了孩子,不会严厉批评孩子,但要求严格,希望孩子们做个节俭的人。不让他们涉商,也不以“家属”身份给他们增加任何额外的便利,大儿子苏华住单位分的房子,同事们说他很朴素没架子,跟谁都处得来。
2008年夏天,北京举办奥运会,华国锋很高兴,反复说这件事意义重大,工作人员早早就帮他买好了开幕式的门票,按计划着要去观看。8月1日,他住院一段时间后出院回家,家里人以为他能如愿。
可惜在家只待了两天,华国锋的病情突然加重,又被送进了医院。8月8日晚上,鸟巢的上空,奥运圣火点燃夜空,五星红旗和五环旗同时升起,全场沸腾。
此时的华国锋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8月20日中午,他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作出的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华国锋鲜为人知的一面:特殊年份的历史印记》《华国锋:远离政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