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仁于曹孟德,勇过霍将军”,此人是鲜为人知的万人敌
迪丽瓦拉
2025-09-13 04:32:11
0

前言:

常有人说,文明史本质上是战争史,而战争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进程。在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战争与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紧密交织,亦为出类拔萃的将领提供了成长的土壤。追溯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孙武便已成名为“兵圣”。在提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军时,我们既能想到那些凭智谋立下赫赫战功的智将,如孙膑,也不乏以勇武著称的猛将,如廉颇等。对于这些卓越的战将,世人通常赋予“万人敌”这一称号。那么,何为“万人敌”?这个称谓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据记载,项羽年轻时因心高气傲,既不学文也不练剑,因而遭到叔父项梁的批评。项羽解释称自己想学习“万人敌”,这一话语表明,最初的“万人敌”指的是用兵之法。随着项羽逐渐崭露头角,他的“力拔山兮气盖世”也让“勇猛无敌”的意味逐渐融入其中。通常,拥有“万人敌”之誉的将领都声名赫赫,诸如关羽和张飞。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正是一位低调却同样是唐代“万人敌”的英雄,他的名字叫李晟。

一、初显英雄本色

1. 一箭却吐蕃,始有万人敌

李晟出身于陇西李氏旁支,祖上长期守卫陇右,他的父亲李钦在唐睿宗时期因战功晋升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李晟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将门之后。年幼时父亲去世,他早早就学会了自立和坚韧。身为孤儿,他不仅尽孝心照顾母亲,还常年勤练武艺。十八岁那年,他便加入了王忠嗣所统领的河西军。这支军队的主要敌人是强大的吐蕃,值得一提的是,李晟的父亲正是在与吐蕃的战争中阵亡。

自唐高宗时期的大非川之战后,唐军在与吐蕃的较量中逐渐失去了主动,开始采取防守姿态。直到唐玄宗继位后,唐朝开始加强防御,并通过修建军事堡垒展开反击,逐步恢复了优势。而王忠嗣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次,王忠嗣率军攻打吐蕃城池,却遭遇了一名吐蕃猛将的阻击,唐军损失惨重,陷入僵局。眼看攻城进展缓慢,李晟挺身而出。他张弓搭箭,眼神如电,快速瞄准敌军主将,箭矢呼啸而出,敌将应声倒地。此举令唐军士气大振,吐蕃守军则陷入慌乱,最终王忠嗣指挥全军顺势发起攻势,一举占领了敌城。事后,王忠嗣对李晟大加赞赏,称其为“万人敌”,这一夸奖非同小可。王忠嗣不仅是当时四镇节度使之一,更是大唐的重臣,因而他的评价无疑为李晟未来的军旅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后,李晟的名声迅速传遍大唐,唐代宗时期,他被调入凤翔担任重要职务,随即迎来了更加显赫的战功。特别是在平定叛乱和讨伐党项羌人方面,李晟屡建奇功,唐代宗因此加封他为正三品的光禄卿,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

2. 攘外又安内,沙场无日休

自安史之乱后,吐蕃势力逐渐崛起,兵锋逼近关中。凤翔作为关中的西大门,地位愈发重要。唐代宗为此任命李抱玉掌管凤翔军务,并将李晟升任为右军主将。三年后,吐蕃再次发起进攻,灵州(今宁夏灵武市)面临被围困的危机,李晟遂被派遣前往援救。他率千余人马日夜兼程,成功打击吐蕃军的后方,摧毁了其大量补给并俘虏了主帅慕容谷钟,吐蕃军于是被迫撤退。此役不仅展示了李晟的勇猛,也体现了他深思熟虑的战略眼光。事后,唐代宗为奖励李晟的表现,任命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并升任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

四年后,吐蕃大将赞磨率十万大军进攻泾州,时任泾原节度使的马璘因兵力悬殊而失败。李晟勇敢地突破敌军包围,成功解救马璘,震慑了吐蕃军。此后,李晟因功被封为合川王,比郭子仪封王时还年轻19岁。然而,马璘对此产生了嫉妒,暗中安排李晟赴京报告。李晟因此被调入禁军,成为右神策军都将。虽然这一转调带来了一定的舒适,但李晟却不久后又再次踏上了战场,参与了唐德宗时期的蜀地防守,并成功击退了联合南诏的吐蕃军。

二、威名直冲云霄

1. 介于二贼间,补天回日月

唐德宗继位后,朝廷的内外局势日益复杂。李晟虽然屡屡立功,但却面临着多方的政治挑战。河北三镇之一的魏博镇发生叛乱,李晟第一时间带兵前往平乱。面对强大的敌军,李晟凭借卓越的指挥和战术,多次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然而,随着叛军的力量不断增强,李晟独力承担了主要压力。在几次艰难的战斗后,李晟因疲劳过度而病倒,暂时退守定州。然而,朝廷的动荡并未因此平息,泾原军在长安发生了哗变,叛军推翻了朝廷的统治。

面对国家存亡的危机,李晟迅速回到战场,带领军队迎战叛军。他不仅在战斗中展现出无畏的勇气,也凭借高尚的人格激发了将士们的士气。最终,他成功平定叛乱,重回长安,恢复了朝廷的秩序。唐德宗在得知此事后深感欣慰,感叹道,“天生晟,为社稷万人,岂独朕哉!”

2. 功能存社祏,奈何逢庸主

尽管李晟屡次为国出力,他却没有被唐德宗彻底信任。唐德宗由于过度厌倦兵事,未能及时采纳李晟的建议,这也为日后朝廷的动荡埋下伏笔。李晟深知自己的命运,尽管他为大唐做出了巨大贡献,却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最终,唐德宗对李晟进行了调职和削权,甚至将他调回朝中,剥夺了他的军权。尽管他在许多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但李晟最终因病去世,年仅六十七岁。

结语

李晟虽然在历史上没有像霍去病那样的声名显赫,但他的勇气和忠诚同样令人敬仰。在他去世后,唐德宗为其送葬,并追封其为“太师”,定谥号“忠武”。他不仅被列入宋朝的武庙七十二将之一,也被明朝的帝王庙所奉祀。李晟,作为一位真正的“万人敌”,虽名声不如一些其他将领,但他的事迹依旧值得后人铭记和崇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满... 满清历史上,有一位公主的命运令人唏嘘,她因为丈夫的过度宠爱而早逝,最终甚至引发了皇帝下令驸马陪葬的悲...
原创 岳... 岳飞(1103年—1142年),生活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民族英雄、军事家、战...
原创 越... 1946年3月16日,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代表阮永瑞带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重庆的土地。蒋介石亲自批准了他的...
原创 晚...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李斯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不仅协助秦始皇实施了一系列深远的改革,还为中国...
“守护时光,然后向未来传递”—...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11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守护时光,然后向未来传递”——西...
原创 从... 立太子不仅是皇帝的私事,它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必须小心谨慎地对待。但立太子相...
原创 刘... 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从微不足道的小地方起步,经过多次起伏,最终建立起了自己的事业,这段历...
原创 曹... 曹操,东汉末年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远见卓识,成为了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原创 为... 看到这个话题,可能你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实际上背后却隐藏着一些让人深思的历史趣事。我们常常说要发达...
原创 为... 犹太民族,作为一个历经无数磨难的群体,似乎始终未能摆脱歧视与迫害的命运。特别是在欧洲,犹太人从中世纪...
原创 毛... 1935年,毛泽东经历了遵义会议的成功后,重新掌握了红军的领导权。然而,红军依然处在一个十分复杂且危...
伪满皇宫博物院与吉林建筑科技学... 11月14日,伪满皇宫博物院与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在M+悦读空间共同举办了“空间的语言——《证人溥仪》的...
原创 宋... 在我们之前的讨论中提到,宋庆龄和毛主席的出生年份相近,两人分别是在1893年1月27日和1893年1...
原创 如... 第一位,东汉评论家许劭; 最出名的评价——曹操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得到了...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8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展...
原创 晚... 一组老照片,为大家展示晚清社会人文风貌。触目惊心的“三寸金莲”、戴枷示众的犯人、自恋照镜子的慈禧太后...
原创 杀... 宋朝历史中,最令人痛心的事件莫过于靖康二帝被俘,而最令人惋惜的则是忠臣岳飞的冤死。 岳飞凭借一首...
知名明史学者、福建师大历史系原...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知名明史学者、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原系主任唐文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
原创 非... 一个国家坐拥黄金、铀矿、石油这些宝贝,却依然陷在贫困的泥沼里,这本身就已经够魔幻的了。这样的剧本,在...
41岁古人类学家付巧妹入围“新... 11月24日,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正式揭晓第三期“新基石研究员”获资助名单,35位科学家上榜。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