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打哪来,如何发展的,现在“女王主义”是女权的胜利吗?
你一定听过这样的话:“没车没房,你拿什么给我未来?”近年来,有房有车是婚恋市场中男人的标配,没“钱途”的男人,基本会被一秒pass掉。
年轻貌美则成了女人最大的价值,不用多付出什么,就可以绑定一个优秀的男人,并换得车本房本上的一半名字。女生倒是很坦然:“这算什么,我以后还得替你们家生孩子呢”,从古时候“伺候老公的保姆”变成了“被讨好和呵护的女王”,地位大大提高。
所以这就是“女权主义的成果”吗?“到底什么是女权主义?”难道这真的是女权主义的胜利?
历史上三次女权抗争在争什么?如今“女王主义”是不是女权的胜利
女权主义是从哪冒出来的?
事实上,第一波女权主义的抗争距我们仅200多年。
那时的女性地位与现在大不相同。那时中国大部分女性还在缠足,三妻四妾都是男人的“所有物”;欧洲女性地位也没好到哪去,已婚妇女的人身权利和财产归丈夫所有。因为“女人的意志应服从男子,男子是她的主人。”
在20世纪初,西方女权主义者通过抗争,取得了选举权、有限的就业权和受教育权。(为何称为有限?因为岗位、薪资水平及升职机会均存在性别歧视)
女权主义的第二次浪潮是来势汹汹的一波,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
二战中担当后方劳动力的女人们,在二战后被赶回家中,原因是必须给归来的男性让出职位。政府的这般决策令已具备独立意识的女性大为光火,她们要求实现真正的两性平等,围绕着女性的工作权、堕胎和避孕权、离婚、家庭暴力等事项进行探讨和抗争。
著名海报“铆工露丝”中所展露出来的倾向可窥一见。“铆工”这项本由男人负责的工作,在二战时被女人成功接任。其红色头巾、蓝色牛仔服的形象,在今天仍被沿用。
在第三次女权主义浪潮中,人们认识到女权主义不能用几句话去定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学说。它是多民族、多阶层、多元文化的,是开放的、包容的、动态的,是各种思想的碰撞交融。反种族主义、安全生育、同工同酬、反性侵和家暴、拯救因性别而失学的女童……都被纳入女权主义的抗争范畴。
第三次浪潮提议女性应自尊、自省、自爱、自治,更加尊重每个人的个人选择。
被物化的女性与被压死的男人们
个人认为,“被男人讨好和呵护”绝不是女权的胜利。因为在这里,女人的价值和意义依然是被男人付出多少所定义的。
那种认为“老公越优秀,我就越幸福;找不到老公,事业再好也不行”的想法既不是自尊,也不是自治。
女人的相貌、学识、事业都成了资源,待价而沽,“卖出”自己的价值,换得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仿佛成了极其正常的买卖与交易。
那男人就是男权社会的胜利者吗?也不是,我只见到遍地都是被房贷车贷和养家压力压垮的男人们。还记得翟欣欣与前夫苏享茂离婚时,签订了非常不合理的离婚协议,要前夫支付1000万、过继一套三亚别墅作为离婚补偿。苏享茂不堪重负,跳楼自杀。
要知道苏享茂是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是WePhoneApp的创始人兼工程师,如此聪明理性的一个人,为什么不拒绝掉无理的要求?
因为社会公认“女人的青春是值钱的”,离婚会让女性大大贬值;她把青春付给了我,成了“二手货”,离婚时自然要付一些“折旧费”,而男人呢,付出了精力心血和时间金钱的男人仿佛天生就该当个垃圾桶?
不难想见,在男权社会的规则下,男人和女人都不是赢家,女性受到的不公平对待越多,男性承担的不必要的责任就越重。“待价而沽”的女生们,承认自己在男权社会的弱势地位,但地位的转换不是靠“从男性手中得到资源和权力”,不是在不公平的游戏规则中夺得优势,而是要重新构建一个游戏规则,一个男女真正自由平等、公平合理的世界。
“自由”才是女性主义的真正意义
女性主义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做“真我”——表达自己真正喜欢的,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以性格和能力指引自己,而不是被“男人应该如何”、“女人应该如何”所束缚,被固定的身份和责任、社会看法所绑架。
职场女性和全职太太应该同样被尊重;大龄未婚女人不是“没人要的老处女”,而有多任男友的女人也不是“公交车”;女人可以和穷小子一起打拼,而爱上富人也不是“心机婊”;女生,可以让喜欢男生保护,也可以保护男孩子。
正如学文科的男生是因为喜欢文科,而不是因为学不好理科;男人可以不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必故作坚强,也会受伤,也有软肋;男人可以喜欢粉色,可以爱看韩剧,可以爱吃零食爱撒娇,不必被冠上“娘pao”的称谓。
在经济物质上,“买车买房撑起家庭”不只是男人的事情,而应当是男女共同分担的事。
男和女不应是对立的,当女性有更多的自由,男性也将有更大的空间,只要你有性别,性别平等和性别刻板印象就跟你切身相关。
女权就是人权,这不只是女人的事,而是每个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