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日籍华人向我国相关部门申请入境,许多人还希望重新加入中国国籍。对于那些未能成功加入的,也希望能获得长期居住证。这一现象的出现,令大家意识到日籍华人数量之庞大。然而,回顾历史,日本曾经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伤害。那么,是什么吸引了这些华人?他们为何选择前往日本求学、生活,并最终定居在日本?最近,日本发生了哪些变故,令这些日籍华人的生活质量出现了问题,迫使他们选择返回祖国?
一、亚洲第一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日本的近代史,和清朝末年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两国的命运却截然不同。清朝未能通过洋务运动实现自我复兴,而日本却依靠明治维新,成功跻身强国之列。
19世纪初期,欧洲列强纷纷通过殖民等方式加速对全球资源的掠夺,而中国与日本同时成为列强眼中的“肥肉”。此时的日本和中国一样,仍处于封闭的状态,已闭关锁国近二百年。虽然两国都尝试通过与外部世界接触来改变局势,但它们都未意识到世界正在发生剧变,甚至在这场变革中被边缘化。
1853年,美国海军佩里率领黑船舰队闯入日本江户湾,迫使日本打开了已封闭两百年的国门。随之而来的,是日本与美国签订的《神奈川条约》,以及法国、俄罗斯、荷兰等国相继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
1868年,明治天皇发布了《五条诏书》,明确加强了天皇的统治权力,并提出了“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的改革目标。得到了英国的支持后,天皇成功推翻了幕府,进入了改革的起点——戊辰战争。此后,政府主导了一系列西化改革,派遣使团赴欧美国家进行考察,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废除了封建制度,引进西方技术,推行工业化,废除了地主制度,实施农民自由经营,并加强教育体系的改革。
通过这些广泛的改革,迅速崛起的日本成为了亚洲第一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随后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尽管日本对中国实施了侵略,但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却依然向日本寻求进步思想的滋养。
鲁迅先生曾在他的散文《藤野先生》中,生动描述了自己在日本留学的经历。20世纪初,在清政府的号召下,留学日本的潮流愈发浓厚。仅1901年至1911年十年间,就有超过两万名中国人前往日本留学。鲁迅也是在这段时期赴日留学。
当时,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前往日本求学呢?吸引他们的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清政府对君主立宪制的接纳度较高,而西方的民主政治不被其接受,因此在清政府的主导下,留学日本成为一种主流选择。其次,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且日本位于中华文化圈内,交通较为便捷。相比远赴欧美,前往日本的交通成本低廉,留学风险小,航程仅需两天,且不容易遇到风暴,因此成为许多进步分子的理想之地。
随着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对日本的强大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然而日本却在中国人眼中成了革命的根据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中国留学生和革命者选择了日本,而不少人也因此在日本定居。
二、亚洲第一个发达国家
第二波赴日潮流出现在改革开放后。二战结束后,日本战败投降,国土被摧毁殆尽,美国则全面接管了日本。在冷战格局下,日本和韩国成为美国抵御苏联的“桥头堡”。日本经历了战后的重建,但经济依然处于困境。
1950年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大量武器的需求催生了日本的军工业复苏。随着美国对日本的援助及军工订单的激增,日本经济迅速复苏。凭借已有的工业基础和美国的帮助,日本开始了经济的腾飞,逐渐积累了大量财富。
到1954年,民众收入大幅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家电如洗衣机、电视机和冰箱成为了普通家庭的必需品。经过石油危机后的调整,日本在1970年代迎来了新一轮高速增长。日本逐渐转向高端技术领域,发展精密仪器和数控机械,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领头羊。到1980年代,日本的汽车产业更是占据了世界市场的首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日两国关系的一个新阶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许多人开始赴日本求学或定居。特别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国家选拔优秀人才出国留学,赴日本的留学潮再度兴起。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亚洲首个发达国家,其人均GDP高达8000美元,而中国仅为300美元。中日之间的经贸关系逐渐加强,2004年两国贸易额相比1972年增长了160倍。
随着经济交流的加深,中国移民日本的数量不断增加。根据统计,2020年已有近百万人获得日本长期居住权。与此同时,日本成为21世纪初中国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三、艰难的回国之路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本位居世界第二的日本早已被中国超越。到2022年,中国GDP已接近18万亿美元,而日本仅为4.2万亿美元,差距足足为五倍。与此同时,中国的工资水平也逐年攀升,尤其是在2022年,日本大学生的平均工资为22.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1万元),而这一薪资水平在国内已不再具有吸引力。
日本国内的工资在过去二十多年基本没有增长,但物价持续上升。即使是一些日常用品,比如水果,也变得越来越昂贵。与中国的高物价形成鲜明对比,日本人生活的压力愈加加重。
尽管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但其社会思想却依旧显得保守,甚至存在一定的排外情绪,尤其是对待中国人时,歧视现象尤为明显。在日本,外国人很难找到优质的工作机会,尤其是中国人,除非具备特殊的技术能力。
近期,日本再次进行核污水排放,引发了中国的强烈反应。由于中国政府禁止进口日本海产品,日本的反华情绪再度上升。多重因素叠加,造成了在日本生活的华侨感到生活压力倍增。曾经光鲜亮丽的回国探亲已经不再,许多华侨甚至被亲戚视作“穷亲戚”。
如今,曾经流落海外的华侨开始要求回国,但中国对这些曾经抛弃国籍的人并不热衷接受。想要回国,必须遵守出入境管理规定,排队申请,往日的荣耀与便利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