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量日籍华人叫嚣回国,希望被“祖国接纳”,日本发生了什么事?
迪丽瓦拉
2025-09-13 13:34:28
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日籍华人向我国相关部门申请入境,许多人还希望重新加入中国国籍。对于那些未能成功加入的,也希望能获得长期居住证。这一现象的出现,令大家意识到日籍华人数量之庞大。然而,回顾历史,日本曾经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伤害。那么,是什么吸引了这些华人?他们为何选择前往日本求学、生活,并最终定居在日本?最近,日本发生了哪些变故,令这些日籍华人的生活质量出现了问题,迫使他们选择返回祖国?

一、亚洲第一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日本的近代史,和清朝末年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两国的命运却截然不同。清朝未能通过洋务运动实现自我复兴,而日本却依靠明治维新,成功跻身强国之列。

19世纪初期,欧洲列强纷纷通过殖民等方式加速对全球资源的掠夺,而中国与日本同时成为列强眼中的“肥肉”。此时的日本和中国一样,仍处于封闭的状态,已闭关锁国近二百年。虽然两国都尝试通过与外部世界接触来改变局势,但它们都未意识到世界正在发生剧变,甚至在这场变革中被边缘化。

1853年,美国海军佩里率领黑船舰队闯入日本江户湾,迫使日本打开了已封闭两百年的国门。随之而来的,是日本与美国签订的《神奈川条约》,以及法国、俄罗斯、荷兰等国相继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

1868年,明治天皇发布了《五条诏书》,明确加强了天皇的统治权力,并提出了“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的改革目标。得到了英国的支持后,天皇成功推翻了幕府,进入了改革的起点——戊辰战争。此后,政府主导了一系列西化改革,派遣使团赴欧美国家进行考察,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废除了封建制度,引进西方技术,推行工业化,废除了地主制度,实施农民自由经营,并加强教育体系的改革。

通过这些广泛的改革,迅速崛起的日本成为了亚洲第一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随后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尽管日本对中国实施了侵略,但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却依然向日本寻求进步思想的滋养。

鲁迅先生曾在他的散文《藤野先生》中,生动描述了自己在日本留学的经历。20世纪初,在清政府的号召下,留学日本的潮流愈发浓厚。仅1901年至1911年十年间,就有超过两万名中国人前往日本留学。鲁迅也是在这段时期赴日留学。

当时,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前往日本求学呢?吸引他们的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清政府对君主立宪制的接纳度较高,而西方的民主政治不被其接受,因此在清政府的主导下,留学日本成为一种主流选择。其次,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且日本位于中华文化圈内,交通较为便捷。相比远赴欧美,前往日本的交通成本低廉,留学风险小,航程仅需两天,且不容易遇到风暴,因此成为许多进步分子的理想之地。

随着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对日本的强大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然而日本却在中国人眼中成了革命的根据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中国留学生和革命者选择了日本,而不少人也因此在日本定居。

二、亚洲第一个发达国家

第二波赴日潮流出现在改革开放后。二战结束后,日本战败投降,国土被摧毁殆尽,美国则全面接管了日本。在冷战格局下,日本和韩国成为美国抵御苏联的“桥头堡”。日本经历了战后的重建,但经济依然处于困境。

1950年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大量武器的需求催生了日本的军工业复苏。随着美国对日本的援助及军工订单的激增,日本经济迅速复苏。凭借已有的工业基础和美国的帮助,日本开始了经济的腾飞,逐渐积累了大量财富。

到1954年,民众收入大幅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家电如洗衣机、电视机和冰箱成为了普通家庭的必需品。经过石油危机后的调整,日本在1970年代迎来了新一轮高速增长。日本逐渐转向高端技术领域,发展精密仪器和数控机械,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领头羊。到1980年代,日本的汽车产业更是占据了世界市场的首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日两国关系的一个新阶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许多人开始赴日本求学或定居。特别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国家选拔优秀人才出国留学,赴日本的留学潮再度兴起。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亚洲首个发达国家,其人均GDP高达8000美元,而中国仅为300美元。中日之间的经贸关系逐渐加强,2004年两国贸易额相比1972年增长了160倍。

随着经济交流的加深,中国移民日本的数量不断增加。根据统计,2020年已有近百万人获得日本长期居住权。与此同时,日本成为21世纪初中国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三、艰难的回国之路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本位居世界第二的日本早已被中国超越。到2022年,中国GDP已接近18万亿美元,而日本仅为4.2万亿美元,差距足足为五倍。与此同时,中国的工资水平也逐年攀升,尤其是在2022年,日本大学生的平均工资为22.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1万元),而这一薪资水平在国内已不再具有吸引力。

日本国内的工资在过去二十多年基本没有增长,但物价持续上升。即使是一些日常用品,比如水果,也变得越来越昂贵。与中国的高物价形成鲜明对比,日本人生活的压力愈加加重。

尽管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但其社会思想却依旧显得保守,甚至存在一定的排外情绪,尤其是对待中国人时,歧视现象尤为明显。在日本,外国人很难找到优质的工作机会,尤其是中国人,除非具备特殊的技术能力。

近期,日本再次进行核污水排放,引发了中国的强烈反应。由于中国政府禁止进口日本海产品,日本的反华情绪再度上升。多重因素叠加,造成了在日本生活的华侨感到生活压力倍增。曾经光鲜亮丽的回国探亲已经不再,许多华侨甚至被亲戚视作“穷亲戚”。

如今,曾经流落海外的华侨开始要求回国,但中国对这些曾经抛弃国籍的人并不热衷接受。想要回国,必须遵守出入境管理规定,排队申请,往日的荣耀与便利已不复存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第... 1939年底的“冬季攻势”中,第8战区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支援,但傅作义指挥下的部队成功发动突袭并占领包...
原创 女...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星辰般闪耀,穿越时光的岁月,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
原创 刘... 无论是从情感层面细细考量,还是从法律条文严谨审视,刘备都绝不能将刘封立为自己的继承人。对于蜀汉这一方...
2025年高考考了哪些知识点 1.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间经济发展的矛盾和统一是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民族交融是历史...
原创 溥... 《——·前言·——》 溥仪的退位,不仅仅是一纸简单的诏书,它背后隐含着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与历史变迁...
原创 平... 前言: 公元755年,歌舞升平的大唐王朝突如其来地爆发了震惊天下的安史之乱,这场内乱彻底改变了唐朝的...
原创 八... 在阅读此文之前,欢迎点击“关注”,不仅能便捷参与讨论与分享,更能带给您不一样的互动体验,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家... 在陕西西安的一隅,秋先生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承载着家族深厚记忆与历史的宝物 —— 宣统三年大清铜币十...
原创 取... 尽管陈玄奘真实历史中的传经、译经过程并不如小说中所呈现的那样,但由于我们讨论的是小说情节,因此只能依...
原创 司...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无数的开国帝王,他们在纷繁的历史舞台上,或为时代的弄潮儿,或为治国安...
2025(乙巳)年公祭中华人文...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6月11日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乙巳)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定...
原创 他...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我们通常提到“南陈北李”,这确实是事实,陈独秀与李大钊在党内的创立过程中发挥了...
原创 刘... 《——·前言·——》 刘邦深知吕后的冷酷与心狠,那么为什么在吕后显现出无情之时,他没有为戚夫人争取...
清康熙墨地绿彩龙纹盘,龙纹密码... 清康熙墨地绿彩龙纹盘 龙纹密码与天价的碰撞 一、瓷器名称与基本特征 这是清康熙墨地绿彩龙纹盘,以墨...
原创 伤... 1937年11月,上海迎来了一场惨烈的战役,整个城市笼罩在悲剧的阴影下。经过三个月激烈的淞沪会战,中...
原创 朝...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愿这篇文章带给您愉悦的阅读体验。 ...
原创 张... 张鲁是三国时期一位颇具特色的军阀,凭借宗教背景和道教力量,他在乱世中成功建立了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政...
《永乐大典》失佚记 经过数十年的酝酿和筹备,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名儒姚广孝、解缙等组织朝臣文士、宿学老儒共2169人...
黄河清风·丝路人物史话|奚康生... 奚康生(467年—521年),本姓达奚,北魏名将。《魏书》记载奚康生为河南洛阳人,其实这是当时对南迁...
原创 1... 1992年,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在苏联解体后首次访问美国,当时的美国总统是老布什。苏联的解体意味着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