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二百多斤。”这句话乍一听似乎带着些许讽刺,但如果有一个人凭借着200多斤的体型引起了别人的关注,或许你会开始想:自己是不是没有好好享受生活?
这段故事的主人公,是溥仪身边的一位宫女,她并非因为外表的俊美受到了瞩目,而是由于其超乎寻常的体型,反而引起了溥仪的特别关注,并被授予了“最美宫女”的荣誉称号。而令人意外的是,溥仪还时常把她当作模特来拍照,甚至有些妃子都差点被她给比下去了。那么,这个体型如此特殊的宫女究竟是什么来历?她的遭遇又会怎样改变她的命运呢?
这个世界总有一群看似生活美满的人,他们外表光鲜亮丽,似乎过得比常人幸福,但背后却隐藏着普通人无法理解的不幸。溥仪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国之君,溥仪的童年几乎没有自由可言。三岁那年,他便被推上了帝位,那个时候他连话都说不清楚,站也站不稳,更不用提治理国家的重任了。然而,那个病入膏肓的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却将这个重担交给了年幼的溥仪。历史的车轮不停转动,许多积压的矛盾使得整个清朝逐渐步入了无法回头的境地,即便是有经验的官员也无力改变局面,溥仪更是无法力挽狂澜。
于是,清朝的灭亡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结果。溥仪虽然年仅六岁,但他已经在权力的深渊里感受到了一些东西,尤其是权力的重要性。在这之后,溥仪开始梦想复辟,靠着张勋和袁世凯等人的支持,他又一度恢复了“皇帝”的身份。尽管许多人认为他依旧是一个傀儡,但溥仪不这么看。毕竟,在他看来,无论是“真皇帝”还是“傀儡”,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区别。他甘愿继续活在自己构筑的美梦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溥仪逐渐厌倦了后宫的束缚和无聊的生活。他想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然而,袁世凯才是真正的权力掌握者,溥仪早已失去了发号施令的权利,只能在园子里兜圈子。溥仪这时的生活和深宫中的妃子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但在溥仪的生活中,却有一件新奇的事物打破了这种单调,那就是一台古老的照相机。对他而言,这台相机无异于一件宝贝,能精准地复刻眼前的一切,这对他来说实在太神奇了。于是,溥仪像个孩子一样,拿着相机四处拍照,甚至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拍一点,逐渐将整个皇宫的风景、人物都记录下来。
溥仪对拍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拍下了婉容皇后的照片,并且还为其他妃子们也拍了很多照片。这些妃子们也对照相机产生了浓烈的兴趣,纷纷摆出各种姿势拍照。在溥仪的细心操作下,宫中的景物也都成为了他相机下的美丽景象。花草树木,池塘水面,飞鸟游鱼……溥仪每拍下一张照片,都充满了成就感。
然而,拍照的素材终究有限。于是,溥仪又将目光投向了宫中的太监和宫女们。看着这些每天忙碌、神情各异的人,溥仪又有了新的灵感。他开始拍摄这些在宫中忙碌的仆人们,记录下他们的每个动作、每个瞬间。对于溥仪来说,宫中的一切都成了他独特的“创作素材”。
时光荏苒,溥仪已经在宫中度过了好几年。随着生活的单调与乏味,溥仪的拍照兴趣逐渐被搁置。尽管宫中依然充斥着权力和名声,但溥仪却不再对这些感兴趣。他渴望的是一种更加自由、快乐的生活。
就在他感到生活空虚时,一个小太监带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溥仪笑了,这个消息竟然和一位名叫额尔德特的胖宫女有关。众所周知,溥仪一直偏爱身材苗条、容貌姣好的宫女,但这位胖宫女究竟为何能引起他的注意呢?溥仪的兴趣并不在于这位宫女的外貌,而在于她的体型给他提供了新的拍摄机会。在他庞大的作品中,尚未出现过体型如此特殊的人物。
额尔德特被召见时非常紧张,毕竟她和溥仪素未谋面,突然的召见让她无法预测后果。但溥仪却平静地询问她的名字,并表示要为她拍照。面对这位曾经对照相机不屑一顾的胖宫女,溥仪将她视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虽然最初额尔德特因紧张而不自然,但在溥仪的指导下,她渐渐放松了下来。
溥仪拍摄的照片很快得到了宫中其他人的关注。大家纷纷称赞额尔德特的美丽,甚至认为她受到了皇帝的宠爱。对于额尔德特来说,这种突如其来的善意和尊重是她从未体验过的。过去,因体型问题,她常常遭遇嘲笑和排斥,但如今,皇帝的青睐让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然而,额尔德特并非因为外貌得到了这些好评,她知道自己依然胖,但也明白,她的价值已经从单纯的体型转变为了溥仪作品的一部分。这种认可虽然暂时,但足以改变她曾经孤立无援的生活。
过去,因身形问题,额尔德特常遭遇冷眼旁观,在宫中的日子充满了艰辛与痛苦。尽管如此,她依然咬牙坚持了下来。宫中的奴才们虽然身处光鲜的皇宫,却面临着艰苦的生活,他们不仅要接受繁重的工作,还要忍受严苛的规矩和艰难的生活条件。额尔德特经历了无数艰辛,才得以站在溥仪面前,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或许,对她来说,这份来自皇帝的青睐与尊重,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她的一生,也让她在经历了许多苦难后,终于迎来了生活中的一丝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