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纣王都能上榜,为何妲己独独被排斥?7个细节揭露封神体系漏洞!
迪丽瓦拉
2025-09-13 18:02:34
0

要说起《封神演义》里最出名的反派组合,商纣王和苏妲己绝对算一号。可怪事儿来了:这俩人一个被封了 "天喜星",一个被姜子牙拿斩仙飞刀砍了脑袋,连封神台的门槛都没摸着。这就好比考试作弊的拿了奖学金,认真答题的反而被赶出门,里头的门道咱得好好唠唠。

纣王再怎么作,人家身份摆在那儿 —— 人皇。在封神的世界观里,人间帝王那是 "天子",相当于天道认证的 CEO,就算死了也带 "编制"。就像老话说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人家王族血脉里就透着神性。

可妲己呢?撑死了是个修炼千年的狐狸精,就算占了苏护女儿的身子,骨子里还是个 "妖怪编制"。在封神这套体系里,妖族天生就低人一等,就算帮女娲打工完成 KPI,也摘不掉 "异类" 标签。

这就跟职场似的:纣王是体制内铁饭碗,犯错了最多降职调岗;妲己是临时工,活儿干得再好,老板说开了你就没辙。当初女娲派三妖下凡时,明明交代 "别乱杀生",可妲己倒好,炮烙忠臣、剖腹验胎啥狠事儿都干。最后女娲翻脸不认人:"我让你搞垮商朝是顺应天命,谁让你瞎作妖害人性命?这不是跟天道对着干吗!" 说白了,人家妖怪完成任务是本分,多搞事儿就是自己作死。

纣王虽然坏,但人家最后在摘星楼自焚了,这事儿看着惨,其实帮了姜子牙大忙。按封神的设定,商朝气数尽了,纣王必须下线周朝才能名正言顺接班。他自个儿一把火烧了,相当于主动 "交权",把天道剧本演完了。

可妲己呢?本来任务就是迷惑纣王,结果她偏要加戏:挖比干的心、搞垮姜皇后,甚至武王伐纣时还帮商朝抵抗。这就好比领导让你买杯咖啡,你转头把咖啡店给点了,不炒你炒谁?

更关键的是,纣王作为帝王,"根行" 比妖怪厚实。封神榜讲究 "根行浅薄,成其神道",人家就算残暴,底子在那儿。妲己呢?就算完成任务,也得看女娲脸色。当初女娲说 "事儿办完让你们成正果",结果妲己活儿干超了,反而触怒了天道。就像学生写作业,多交了十篇论文,老师却说你抄袭,上哪儿说理去?

在古代男权社会里,女人总爱被当成政治失败的替罪羊。纣王干的那些破事儿,全赖到妲己 "魅惑" 头上,说是 "母鸡打鸣,家宅不宁"。可纣王作为帝王,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吧?他自焚前还喊 "都怪妖妇迷惑我",这跟现在某些领导出事了让临时工背锅有啥区别?

封神里对女性的偏见可不止这一处:姜王后被妲己害死,没封神;纣王另一个妃子杨氏,啥坏事儿没干,也没上榜。再看男反派,申公豹背叛师门、到处挑事儿,照样封了东海分水将军。这就像考试,男生作弊扣十分,女生作弊直接零分,规则本身就偏心。

纣王背后站的是商朝气运和人皇身份,就算作恶多端,元始天尊、老子这些大佬也不能直接动他 —— 因为 "天数" 定了商朝该亡,纣王得活到最后。可妲己呢?就是女娲手里的棋子,用完就扔。当姜子牙追杀她时,女娲不仅不救,还补刀:"我让你搞垮商朝是顺应天命,谁让你瞎作妖?这不是活该吗!"

这就像职场派系斗争:纣王是董事长亲儿子,犯错了最多挨顿骂;妲己是外来实习生,出事儿了第一个被开除。就算活儿干得再好,没人为你说话,照样玩完。

纣王虽然坏,但他的存在客观上推动了封神大战。他越作,阐教、截教、人道三教越得下场掺和,最后才能完成封神 KPI。就像演戏,反派越坏,主角看着越光鲜。妲己呢?她干的坏事儿超出了任务范围,比如害死伯邑考。后来伯邑考封了紫薇大帝,能不记仇吗?这就像员工超额完成任务,却把大客户得罪了,领导能饶了你?

再说了,纣王自焚算 "赎罪",妲己死了算 "活该"。封神榜评功过看的是结果不是过程:纣王死了让周朝接班,所以他的罪被 "洗白";妲己死了是为了平众怒,谁管她是不是真罪该万死?

从纣王和妲己的结局,能看出封神体系的大漏洞:说是按根行、功德、人品封神,实际操作全看关系。纣王根行浅能封神,妲己完成任务被砍头,说明这体系根本不公平,全看出身、后台、性别这些玩意儿。

更有意思的是,好多神位其实是为了安抚各方势力:封纣王当 "天喜星" 管婚嫁,可能是为了稳住商朝旧部;封申公豹当分水将军,是为了安抚截教门人。妲己作为妖怪,没背景没势力,不当牺牲品当啥?

《封神演义》是明朝人写的,作者许仲琳可不是单纯写神话,他是在借故事吐槽当时的社会。纣王代表腐朽的统治阶级,他能封神说明封建帝王有特权;妲己代表被压迫的女性,她的悲剧揭露出男权社会里女人有多难。

再说封神体系的不公,其实是作者在骂 "天道" 也不讲理:纣王干坏事能善终,妲己奉命行事却没好下场,这跟 "善有善报" 的老理儿完全反着来。作者就是用这种反差,让读者琢磨琢磨啥是正义,啥是命运。

纣王封神、妲己被砍头这事儿,看着离谱,其实说的全是现实:出身、性别、后台、权力这些东西,有时候比个人努力和善恶更管用。就像现实里,富二代犯错能花钱摆平,普通人可能一次失误就翻不了身。

不过话说回来,神话归神话,现实里咱也别太纠结这些设定。重要的是透过故事看清人性和社会,然后更珍惜眼前的公平正义。就像姜子牙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善恶终有报,只是时间早晚的事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抗... 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关键时刻,敌我双方陷入了长时间的胶着局面。这时,毛主席收到了一封来自一位...
《寿考景福——清代万寿盛典》 6月6日,“故宫学院(沈阳)”2025年第三讲(总第十四讲)——《寿考景福——清代万寿盛典》在沈阳故...
原创 贺...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您可以通过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您就能在每天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获...
风动千帆起——永州擘画对非经贸... (图为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永州馆) 今日永州讯(记者 成丹丹 摄影 翟吉星 文林)6月12日,...
原创 军... 在国民党军队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神秘且令人敬畏的女将军,她不仅是民国时期唯一的女性将军,还因其特殊的...
原创 周... 在司马睿站稳江东并建立东晋政权的过程中,周玘在“三定江南”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初到江东,司马睿就...
原创 四... 美丽一直以来都是历史上永恒的话题,而古代文学中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四大美人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时...
原创 他... 自1968年起,在康生的指挥下,时任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的滕海清开始了大规模的“深挖内人党”运...
原创 河... 好的,我已经将文章内容改写,保留了原文的核心思想,并添加了一些细节描述,让叙事更加丰富。以下是改写后...
原创 邓... 邓小平,这位为国家的革命事业和发展操劳一生的伟人,曾经说过:“打桥牌的时候,我能什么都不想,专心致志...
原创 秦... 世人皆知,秦始皇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但你可曾听说过他那句仅有16字的名言,令人所有后世帝王感到深深...
原创 大... 谁不是汉人? 1912年,清朝这个统治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终于倒下,政权更替的风暴让它未能发...
探秘柴窑绿釉镂空双耳瓶:历史、... 在浩瀚的中国古代陶瓷艺术长河中,柴窑瓷器一直以其神秘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收藏家和研究者的目光。柴窑...
河南洛阳佳话:温氏一门双进士 一门双进士,指的是明朝嘉靖年间,祖籍山东青州益都县、河南洛阳中护卫官籍的温如春、温如璋两位兄弟进士。...
袁崇焕到底是真英雄还是卖国贼?... 文|云初 编辑|云初 前言 袁崇焕到底是忠心护国的大将,还是暗通敌国的奸臣?崇祯皇帝在清军压境之际...
原创 他... 咱都知道,蜀汉有那声名远扬的 “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各个英勇非凡,他们的故事流...
原创 张... 提到西安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总是被提及为主要的事件负责人。但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究竟谁才是背...
原创 三...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尽管中原地区战火纷飞,内外矛盾激化,然而外族却并未趁机对中原发起大规模的入侵。这...
原创 元... 在元末那个风云变幻、战火纷飞的年代,朱元璋在江南地区逐步崛起,最终统一南方。这一过程中,元朝的表现令...
原创 彭... 我们总是通过历史的视角,耐心地劝说人们要提高理性思维和认知水平。生活是充满希望与期待的,我们可以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