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翦打仗总要加赏赐,让秦始皇觉得十分心疼,但每次只能咬牙容忍
迪丽瓦拉
2025-09-13 19:32:43
0

好的,我将根据你的要求对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有的语义,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使内容更加生动。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

---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引自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和截图,敬请知悉。

在秦国的战国末期,秦王嬴政与他的得力大将王翦之间,既有着深厚的君臣情谊,也潜藏着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权力博弈。王翦每次出征,都会向秦王请求大量的赏赐,而秦王虽然心疼,却总是屈服,这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政治智慧呢?

公元前230年,秦国已经逐步吞并了战国七雄中的大部分,只剩下楚国这个最后的强敌。此时的秦王嬴政,雄心勃勃,渴望尽快实现统一大业。然而,在这关键时刻,他最为倚重的将领王翦,却频繁提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要求。据《史记·王翦列传》记载,在开始攻楚之前,王翦不仅多次向秦王请求赐予田地和房产,甚至在战斗进行过程中,他还五次派人回朝索要更多的赏赐。这一系列行为令秦王嬴政深感不悦,甚至对王翦的动机产生了怀疑。尽管如此,每次秦王都只能无奈地答应,究竟为何?

要理解这一现象,首先必须回溯到王翦的成长背景。王翦出身贫寒,家境并不显赫,属于普通的军功地主家庭。他的成功,得益于秦国商鞅变法后推出的军功爵制。这个制度为普通士兵提供了通过战功获得晋升的机会,使得像王翦这样的平民子弟也能脱颖而出。

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继位的是安国君,不久安国君也去世,由其子异人继位,史称庄襄王。庄襄王在位仅三年,随后嬴政继位成为秦王,正是在这一时期,年轻的王翦开始崭露头角。年仅20岁的王翦参军起步,虽然初期并不顺利,但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最终被调任为名将白起的亲兵。白起麾下的王翦表现出色,从未犯过错,然而他始终未能获得独立指挥的机会,直到秦王政平定公子成矫叛乱时,王翦终于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并且因此引起了嬴政的注意。

嬴政认为王翦勇敢且有谋略,认为他是“打仗的好材料”。从那时起,嬴政开始将统一天下的重任交给王翦。然而,王翦亲眼目睹了白起因秦昭王命令被迫自杀的悲剧,这段经历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王翦深刻意识到,在宫廷政治中,即使是功勋卓著的将领,也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牺牲品。这使得他开始变得更加谨慎小心,精心设计自己的自保策略。

公元前225年,在征讨楚国的关键时刻,王翦与李信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王翦提议派遣60万大军,而李信则认为20万兵力足矣。最初,嬴政对王翦的提议产生了怀疑,甚至怀疑他是否失去了锐气,甚至心生疑虑是否有反叛之心。最终,嬴政选择了李信的方案。没想到,李信率领20万大军出征,结果惨败而归。这一失败令嬴政十分羞愧,不得不再次求助于王翦。

此时,王翦展现了极为高超的政治智慧。他首先假装辞去兵职,回到家乡,装作不愿再出征的样子。嬴政多次劝请他出征,最终王翦勉强同意,但他提出了必须派遣60万大军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王翦巧妙地实施了自己精心设计的自保策略。他频繁向嬴政索要赏赐,表现出对财富的极度渴望,似乎是在为家族积累财富,而不是谋求更大的权力。表面上看,这种行为像是贪婪,实则是王翦巧妙地制造出“贪图财富”的形象,让嬴政误以为他对权力并无野心,心甘情愿为家族谋取利益。

王翦的儿子王贲曾关心地问父亲为何总是愁眉苦脸,王翦无奈地叹息道:“秦王这种人,只能与他共患难,不能与他同富贵。”他还提到了白起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安全的深深担忧,显现出王翦对宫廷权力斗争的深刻理解。

在征讨楚国的过程中,王翦再度展现了他的战略智慧。他带领60万大军与楚军对峙长达一年多,采取拖延战术,成功消耗楚军的力量。最后,他突然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一举击溃了楚军的主力,楚将项燕被迫退守江浙一带。王翦则命令李信追击,最终彻底消灭了楚国军队,为秦国的统一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战胜楚国后,王翦立即交还兵权,选择隐退,不再参与朝政。这一举动进一步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嬴政虽然表面上挽留他,但心里对王翦的识趣感到欣慰,并且深知他并无篡位之心。王翦的战略不仅确保了军事上的胜利,更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他个人及家族的安全。与白起、李牧等将领最终因功高震主而惨遭不幸不同,王翦成功地在建立不朽功勋的同时,也避免了权力游戏中的致命风险,最终享受了安稳的晚年,儿孙满堂。

然而,王翦的孙子王离却没有听从祖父的忠告,执意从军。项羽入关时,王离与项羽激战,最终不幸被项羽所杀。这个战斗似乎象征着历史的某种轮回,王翦当年击败了项羽的祖父项燕,而现在他们的后代又再次对决,历史仿佛在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重新演绎。

回顾王翦的一生,不仅可以看到他作为杰出将领的成长轨迹,还能感受到他作为政治智者的生存智慧。王翦不仅凭借军事才能帮助秦国统一了天下,他的政治智慧同样保护了自己和家族的安全。他通过表现出对财富的渴望,成功地消除了秦王的疑虑,避免了成为“功高震主”的牺牲品。嬴政虽然每次都因频繁的赏赐请求而心生不悦,但他深知王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这些物质回报,统一大业面前,这些赏赐显得微不足道。嬴政的应对也彰显了他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智慧,他深谙如何在权臣的需求与自己统治的平衡中找到最佳的契机。

王翦不仅是一个军事天才,更是一个极具政治智慧的谋士,他在复杂的权力环境中,凭借高超的智慧和独特的策略,成功地确保了个人安全并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堪称一代名将。

参考资料:

1.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2. 《秦朝王翦的儿子是谁 王翦的儿子王贲怎么死的》

3. 《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4. (汉)司马迁撰,(南朝宋) 裴骃解.《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11: 3277-3284.

---

以上是文章的改写版本,我尽量保留了原文的结构和核心信息,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希望符合你的要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真是让人惊讶,泰国的王后苏提达,刚从国外回国,还没休息片刻,竟然就去海上开帆船了。她的节奏一点都不拖...
原创 关... 张飞和关羽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将领,他们都是武艺出众,情谊深厚,与刘备一同结为桃园三结义。关羽以忠...
原创 鳌... 前言 在清朝的盛世时期,鳌拜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复杂的权谋、忠诚与背叛。当他面临生命...
原创 宰... 我国上古时期实行禅让制,即部落首领在无法继续执政时,会将自己的位置让给更加贤能的人。例如,尧帝被后人...
狂妄言行背后是错误历史观作祟(... 历史的教训岂敢忘却!抗战胜利80年后的今天,我们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破坏世界和平稳定 日本首相...
原创 秦... 秦始皇陵作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寝中的代表,至今依然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下。尽管自从确认其存在至今已经有超过两...
原创 故... 首都,在古代常被称作京城,现在的首都就是北京,这座城市曾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所在地。回顾三千多年的封建历...
大禹治水不是神话传说!大禹治水... 夏朝作为我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代表着我国统一国家概念的正式确立。夏朝也是我国华夏民族形成的最初来源,...
原创 曹... 赵云的七进七出是三国历史中的一段传奇,至今让人感到惊叹。根据《三国演义》的记载,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为...
原创 唐... 引言 唐朝是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朝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唐朝的小商品贸易也达...
原创 我... 图腾是指代表某种文化的标志,最初的含义是指能够承载神灵之魂的象征物。在古代社会,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控制...
原创 清... 1923年6月27日,紫禁城的建福宫突发大火。溥仪怀疑宫中的太监为了私利,将珍贵的宝物偷偷藏匿,担心...
1916年6月6日,在北京中南... 1916年6月6日,在北京中南海居仁堂,病榻上的袁世凯攥住长子袁克定的手,虽手劲虚浮,眼神却满是杀气...
原创 马... 张飞位列三国二十四名将的第六,而马超则排在第五,看似马超的排名比张飞高出一头,这让许多人感到不满。因...
原创 波... 波兰,今天或许是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小国,但在历史上,它曾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大国。遗憾的是,波兰在历史上...
原创 老... 一组1931年的圣彼得堡老照片。那时圣彼得堡叫列宁格勒,1721年至1917年间沙皇俄国的首都设在这...
镇江博物馆清宫遗珍下篇碧树琼花... 镇江博物馆 清宫遗珍下篇 中国古代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制造和...
原创 关... 武圣关羽,从公元184年随刘备征讨黄巾军起,直到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10月兵败麦城,三十多年...
原创 潼...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潼关那一战,当时马超为报父仇,带着西凉铁骑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于禁顶不住十合,...
原创 孙...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辉煌的时代,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文化流派。这个时期不仅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