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孔子掌控了战国七雄中的任意一国,那么这个国家应该是灭亡比较快的那一个,历史的发展方向不会有太大变化。最多就是如果孔子去了秦国,并且被秦王所接纳,那么秦国先灭亡罢了。这时由其他国家统一中国,出现诸如赵始皇、楚始皇之类的,不过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乱世之时,兵家、法家、纵横家是让国家生存下去的保障。而治世之时,内法家外儒家是让社会稳定的基石。
战国时期,是群雄割据,互相征伐的时期,这时候,讲究所谓的“礼仪道德”是自取灭亡的节奏。
比如春秋五霸中的宋襄公,这是一个很讲究“礼仪道德”的君主,结果却率兵去征伐不支持自己称霸的郑国。“礼让”也是儒家道德的一个规范吧,“孔融让梨”的故事传颂了上千年,那你宋襄公就礼让了呗,干嘛非要做霸主呢。所谓的“礼仪道德”是不是很虚伪。
宋襄公不听劝说,执意攻打郑国,郑国支持的楚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于是宋军和楚军就打了“泓水之战”。楚军开始渡泓水河,向宋军冲杀过来。目夷就说,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宋襄公却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说,现在可以进攻了。宋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等楚军布好军阵,楚兵一拥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
奕天每次看到这个故事都会笑。在国家征战四方的时候,用孔子的思想去打仗,这是在搞笑吧。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也是必然的。
我们知道商鞅去秦国时,其实是经过了秦孝公的三次面试,才得以留在秦国的。第一次面试,商鞅给孝公讲帝王之道,结果孝公听的睡着了。第二次面试,商鞅给孝公讲王者之道,孝公只听进去了一点,觉得王道治国太慢。第三次面试,商鞅给孝公讲了称霸之道,孝公听得心花怒放,立刻启用了商鞅对秦国进行变法。
如果孔子去了秦国,除了被礼遇出境之外,根本没有被留用的可能。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绝对的权威。这给处于既得利益的人增加了道德的保护罩,所有想推翻现有既得利益者地位的人,都会先被全社会的道德舆论谴责,这就增加了既得利益者地位的稳固性。虽然促进了社会的稳固,但同时也给社会的发展增加了禁锢。
孔子的道德思想是“礼、仁”,以“性善论”让来约束世人的行为规范。但是,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其实,处死一个少正卯就可以让鲁国大治?这牛皮真的吹大了。少正卯只是和孔子门对门的开过一个书馆,持和孔子不同的思想,把孔子的很多学生抢了过去罢了。孔子一上位,就以思想罪处死了少正卯。可见,孔子的道德也不过尔尔,想要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孔子还是用的法家的手段。
儒家思想在宋朝时发展到了巅峰,但是宋朝的惨淡,就不用多说了,到最后走到了谁都打不过的地步。
法家、兵家和纵横家讲究“目的”,而儒家讲究“君子之道”。所以,孔子在战国时,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先灭亡,这是必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