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邑之谋,计未成,却改写了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迪丽瓦拉
2024-11-08 10:24:45
0

原标题:马邑之谋,计未成,却改写了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公元前140年,未央宫,十六岁的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

此时,大汉王朝业已创建六十余年,而这不到百年的王朝史,实在是一卷屈辱史。

汉高祖曾率三十余万部队,北伐匈奴,却被对方困在白登山,回到长安后,便听取谋臣刘敬的建议:和亲匈奴。

说得好听些,名曰“和亲”,实则就是通过卖自家的女人给敌人,来换取和平罢了。

汉高祖、吕后(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未央宫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和亲政策始终没变。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汉家女儿,被迫离开父母,远嫁匈奴。偏远蛮荒,生活水平低下,已令人难以忍受,偏偏匈奴人又有“父死子妻,兄死弟妻”的违背人伦的习俗,令多少汉女生不如死。

每一次离别,女人们的眼泪,都充满了对汉家儿郎的哀怨。

而今,少年皇帝刘彻,决意改变这种以女人换和平的政治局面,一劳永逸地消灭匈奴。于是有了马邑之谋。

定外必先治内,皇帝掌权波折多

实施灭匈奴战争,首先要解决人才问题。

放眼朝堂之上,汉武帝看到,三公九卿,全是老气横秋的“无为之臣”,他们信奉黄老“无为而治”的信条,数十年都不愿改变一点点。

事实证明,黄老之术能富国,却难以强兵,强兵不成,外患难息。

汉武帝想通过任命儒学人才,来逐步淘汰黄老大臣,他通过“荐举贤良方正”的方式,将赵绾提拔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

可惜,这两个儒生太过于书生气,他们忽视了少年皇帝背后的老太太——太皇太后窦氏。

汉王朝的大权是掌握在窦太后手中的,只是这个老太太与吕氏不同,她对权力并不痴迷,只是在大政上,一直严格要求汉武帝要遵循黄老之术。

赵绾、王臧急于表现自己的能力,力劝汉武帝搞新政,实施一整套与过去大不相同的政策,惹恼了窦太后,她寻找理由,要将两人下狱治罪,两人还算有骨气,面对前来抓捕的廷尉,他们选择了饮药自杀。

新政被迫中断,改弦更张仍需时日。汉武帝需要静静地等待机会,当然,他也没闲着,多次派李广等将军巡防边地要塞,巩固整修城邑,充实军器物资,并继续大力推广鼓励民间养马,为创建大建制骑兵做准备。

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窦太后薨,时机到了,汉武帝可以将自己的宏图伟业付诸实施。

朝会议出兵

公元前133年六月,面对匈奴忽而和亲,和亲不久,复来侵略的现实,汉武帝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武帝曰:

“朕饰子女以配单于,币帛文锦,赂之甚厚。单于待保命加嫚,侵盗无已,边竟数惊,朕甚闵之。今欲举兵攻之,何如?”

大行令王恢极力支持汉武帝,主张汉朝应该主动向匈奴发动进攻。

“今以陛下之威,海内为一,天下同任,又遣子弟乘边守塞,转粟挽输,以为之备,然匈奴侵盗不已者,无它,以不恐之故耳。臣窃以为击之便。”

王恢分析当时汉朝所具有的优势,并指出之所以匈奴会言而无信,反复侵略汉朝,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汉朝放在眼里,认为汉朝软弱可欺。

但老成持重的御史大夫韩安国却极力反对:

“匈奴,轻疾悍之兵也,至如飙风,去如收电,畜牧为业,弧弓射猎,逐兽随草,居处无常,难得而制。”

朝堂之上,就主动进攻还是固守和亲,大行令王恢与御史大夫韩安国,你来我往,针锋相对。

作为决策者,汉武帝最终拍板,采纳王恢的建议,向匈奴发动进攻。

间谍游说匈奴

第一次出兵,汉武帝决定采取稳妥些的办法:寻找机会,设伏于匈奴。

汉朝派商人聂壹,以经商为名,来到单于大帐,劝说军臣单于进攻马邑城,聂壹说,自己手下有数百人众,可以约定时间,杀死马邑守将,打开城门,接应匈奴军队入城,如此,马邑城中无尽财宝、美女可尽归匈奴。

匈奴人多年来,贪婪于汉朝的财物,所以才会不断搞摩擦,犯边境。聂壹又经常往来汉匈之间,进行贸易活动,军臣单于听信了聂壹的话,在约定时间,率军先进入武州塞(今山西省左云县),派遣前锋,化妆后,先随聂壹入城,聂壹以死囚代替守将,将其头颅悬于城门之上。

军臣单于得到消息,大喜过望,随即率军向马邑城进发。

谋划功亏一篑,汉匈关系决裂

事情本来朝着预想的计划发展。

这边,汉武帝派出三十万大军,埋伏在马邑山谷中: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令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御使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总帅各军。

但是,百密有一疏。也许是汉武帝太急于实现自己的宏愿了,也许是朝臣们太过于紧张了,这第一次主动进攻匈奴,制定出的计划,应该非常周密才对,却出现了岔子。

军臣单于率军向马邑方向行进,在距离马邑城百余里处,沿途只见漫山遍野的牛羊,却不见牧人。这是一个明显的漏洞。军臣单于顿时起了疑心,他派人攻破马邑外围的亭障,抓获雁门尉史,这个软骨头,将汉朝的战役部署,和盘托出。

知晓真相,军臣吓出一身冷汗,赶忙领军撤退。

第一次对匈奴人采取主动军事行动,汉朝将领还没有找到要领。眼瞅着匈奴大军退去,几位将军都未采取追击行动。

匈奴人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却也令军臣单于十分恼怒,“白登之围”后,汉朝都是向匈奴服软,送财货,送美女,匈奴可以随时撕毁和约,汉朝却从来不敢反击,现在,却大不同,汉朝居然主动向匈奴挑衅。

“自是之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

从此,汉匈正式决裂:没有和亲,只有铁血。

问责王恢

马邑回军后,其他将军未受到任何处罚,唯有大行令王恢,被汉武帝问责,按计划,匈奴军入马邑城,王恢击其辎重,而本次行动中,匈奴大军离城还很远,发现事情不妙就撤退了。从这一点上讲,王恢不算违反军纪。

但汉武帝却十分震怒,曰:

“首为马邑事者恢,故发天下兵数十万,从其言,为此。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犹颇可得,以尉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为求活命,王恢让家人持千金,贿赂汉武帝小舅子丞相田蚡,田蚡又托姐姐王太后这层关系,去游说汉武帝,到头来却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汉武帝坚决处死了王恢。

帝王之心,几人能明白

王恢被处死,当时许多人觉得他是枉死。

王恢固然死不得当,却又有几个人能明白,身为皇帝的刘彻,内心有多么煎熬:

■灭匈奴,展汉威,是他从小的梦想。年少初继位时,他以为可以施展抱负,却被奶奶窦太后给按住了,憋了整整六年,方才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改变实行六十多年的国策,推行新政,本来就支持者少,反对者多,尤其是在对匈奴开战事情上,汉武帝是承受了更大压力。马邑之谋,刘彻寄予了太多的期望,本想着能一战得胜,以堵悠悠众口,为自己赢得更多支持,却不料半途而废,白费功夫!

■淮南王刘安等诸侯王,觊觎帝位的不少,他们是最希望刘彻失败的。

基于此,马邑之谋失败,汉武帝就必须要找个人开刀,方能给天下一个交待。

马邑之谋不成,给汉武帝敲响了警钟:皇帝可以部署战略,却无法遥控指挥具体战役。若要取得对匈奴作战的胜利,还是需要能够统领军队,在战场上应变指挥的将领。

“欲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这个人才,究竟在哪里?将是汉武帝接下来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而这个人,将带领着汉家儿郎纵横驰骋在北地草原,“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胡虏肉”,真正为汉王朝打出一片天地,为汉民族打出传世的功业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资... 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102卷!海西公下 太和五年(庚午,公元三七零年) 原文:二月,癸酉...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考古新发现...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出水“丙寅年造”红绿彩碗。 透过载人潜水器舷窗看见的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  ...
原创 魏... 前言 权力的游戏,到底谁才是赢家?在明朝这场朝堂之争中,一名资质平平的宦官魏忠贤竟自许"九千岁",而...
原创 2... 在美国的领土扩张史上,发生在公元1803年到1804年的路易斯安那购地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此次交...
原创 郭... 前言 都说“功高盖主”后肯定是“狡兔死,走狗烹”,但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也不是没有例外发生。 安史之乱在...
原创 都... 不少人对于东汉末年这个三国时期都是十分了解的吧。正所谓东汉末年分三国,各方势力拔地而起,三国尤为强大...
原创 谋...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有贾诩、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庞统、法正、沮授等等;但是有一人却经常被世...
原创 徐... 徐向前元帅晚年回忆历史,对张闻天和王稼祥的做法,略有微词,十分佩服毛主席,由衷地说,还是毛主席高明,...
原创 史... 大家好,我是渭城朝雨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不缺少阴谋诡计,这或许是因为相较于开诚布公的沟通,我们的文...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他成为中国第一位封建君主,开启了我国历史上首个大统一的王朝,称帝之...
原创 隋... 前言 昏君、暴君的头衔加身,隋炀帝杨广留了一世骂名。 除此之外,荒淫好色更成为众人对他的第一印象,虽...
原创 盘... 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作者:雪月江城 常言道:不到长城非好汉!春秋战国时代,为防御外敌入侵,诸侯国纷...
原创 秦...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其中包括对封建体制的改革和转型。然而...
原创 拯... 一纸《杀胡令》拯救华夏的冉闵,是乱臣贼子还是历史英雄,为何上不了历史课本! 大家好,欢迎来到神秘观察...
原创 1... 图为一组拍摄于1908年的晚清老照片,彼时18岁的美国少年西德尼甘博和家人来到中国旅行,途径十里洋场...
原创 堪... 秦桧,江南东路江宁府人,他是南宋王朝初年著名的宰相,他在北宋末年,做御史中丞的时候,一度还是非常“爱...
原创 斯... 1953年3月7日,中国代表团在周总理的率领下抵达莫斯科,参加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葬礼。这次葬礼之旅不...
原创 该... 虚假的爱国主义,其本质无异于一把双刃剑,看似捍卫了国家荣誉,实则深深地伤害了国家的肌体。 回望历史...
原创 苏... 苏联卫国战争是一场悲壮的战争,在德军的偷袭和闪电战的攻势下,毫无准备的苏联红军损失惨重。为了迟滞德军...
原创 韩... 头条号/天启元贞 文 韩国人的祖先来自何处不可考,大概是从北面大陆来的,属于蒙古利亚种。不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