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斯大林必须清除干净列宁留下的班底?
迪丽瓦拉
2025-09-15 07:02:59
0

斯大林与列宁的相识始于革命的长征。斯大林在革命道路上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才干和革命意志,而对列宁这位杰出的革命领袖,则始终保持着无比的尊敬,将他视为自己的楷模。反过来,列宁也非常欣赏斯大林的坚定信念与非凡才智,尤其对斯大林的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在革命事业中多次提拔并重用他。

然而,列宁去世后,斯大林逐渐掌控了苏联的领导权,成为最高领导人,令人意外的是,斯大林上台后,迅速开始清除列宁留下的政治核心力量。这些曾与列宁同生共死、并肩作战的老革命者们,逐一被迫从政治舞台上消失。那么,斯大林为何要如此狠心清除列宁的遗产?

早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斯大林便从《火星报》读到了一篇列宁的文章,文章中的思想深深打动了他,使他对列宁产生了极大的敬仰。1905年12月,在芬兰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会议上,斯大林终于与列宁首次见面。在列宁发表演说时,他那非凡的气场和坚定的革命信念,让斯大林为之一振,对列宁的崇敬之情愈发强烈。

到了1912年1月,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列宁提议将斯大林补选为中央委员。列宁的这一举动表明了他对斯大林的极高评价与信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斯大林因革命活动频繁被捕入狱,因此与列宁的直接接触并不多。直到1917年,随着二月革命的爆发,斯大林恢复了自由,并开始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继续参与革命斗争。

尽管两人因某些问题在合作中偶有争执,但这种分歧并未影响他们之间的深厚合作。当反动政府威胁要逮捕列宁时,斯大林不顾危险,积极帮助他转移到安全地点。列宁对斯大林的信任与依赖进一步加深,二人关系日益密切。到了1919年,斯大林已担任多个党政要职,成为列宁的重要副手。

然而,从1921年开始,列宁对斯大林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逐渐察觉到,斯大林在处理事务时过于粗暴,且过于依赖行政手段,难以与其他同志和谐共事。这让列宁担心斯大林的这种性格缺陷可能会对布尔什维克的事业带来负面影响。但与此同时,列宁也意识到,斯大林的这种强硬作风作为一名领导人,可能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列宁心中对斯大林的评价充满了复杂的矛盾。

在1922年4月,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在俄共中央全会上提出让斯大林担任党中央总书记的建议,列宁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同意,但也没有反对,默许了这一提议。那时,“总书记”职位并非党的最高领导,而只是书记处的职务,因此,斯大林接任后,便开始全力掌控组织和人事大权,并通过制度改革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范围,迅速建立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领导架构。

斯大林借此机会开始加强对党和政府高级干部任命和调动的控制,同时也在书记处建立了更加庞大的组织,确保了自己的权力稳固。渐渐地,斯大林的权力基础越来越牢固,直到他不再重视列宁的意见,甚至公开反驳列宁的建议。1922年底,列宁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不得不停止工作,并开始考虑党和国家的未来。

在临终前,列宁通过口述留下了“列宁遗嘱”,表达了对党内未来领导人的深刻担忧。特别是他对斯大林在总书记职务上的做法提出了警告,认为斯大林的粗暴作风可能会给党和国家带来危险,并建议另选一个更合适的人选来替代他。

列宁去世时,未能确定接班人,而这份“遗嘱”成为了一个敏感话题。遗嘱中的批评和建议在党内引发了激烈讨论。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为斯大林辩护,声称斯大林已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并承诺改正,因此认为不应撤销他的总书记职务。最终,斯大林勉强保住了自己的职位,但他心中清楚,列宁的批评已经深深烙印在自己的心里。

斯大林不仅要消除列宁的批评,还要消除列宁留下的所有政治对手,尤其是那些可能威胁到自己领导地位的人。托洛茨基成为他第一个针对的目标。托洛茨基因为过于自负,公开宣扬自己有可能成为列宁的接班人,这让他与斯大林发生了严重冲突。托洛茨基甚至出版了一本名为《十月的教训》的书,其中不仅批评了列宁,也抨击了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这一举动让这两人与斯大林结盟,共同打击托洛茨基。

在斯大林、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联合攻势下,托洛茨基最终被迫退出了权力中心,政治生涯走到了尽头。接着,斯大林将矛头指向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尽管两人曾为他保住总书记职位,但在他们心中依然视斯大林为威胁。斯大林以一种深思熟虑的方式,巧妙地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并最终在1925年12月的党代会上,通过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将他们一举排除。

此后,斯大林的权力愈加稳固,布哈林、李可夫和托姆斯基等列宁的老部下,尽管性格温和,不愿参与权力斗争,但因为他们的威望和对列宁的忠诚,依然被视为威胁。斯大林不容忍任何可能挑战他领导地位的因素。在1929年,布哈林、李可夫和托姆斯基因为反对斯大林的急功近利的经济政策,被一一罢免,彻底被清除出权力核心。

至此,列宁的核心班底,除斯大林外,其他六位成员已经全数被清除。接下来,斯大林发动了更加大规模的“大清洗”运动,彻底铲除了任何可能对他构成威胁的力量。最终,斯大林成为了苏联的唯一统治者,彻底掌握了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任何反对意见都成为不可触碰的禁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三国志曹操传 武将强度培养攻... 三国猛将如云,每个游戏里的每个人物强度都不一样,不经历过测试很容易养错将,走弯路,这篇来总结一下新三...
如果当时关羽没有大意失荆州,刘... 客观的说,刘备集团的确有几率统一天下,但几率不大,而且要满足几个条件。 题目说的是关羽不失荆州,那么...
原创 岳... 好的,我会按照你的要求,把这篇文章进行改写,保持段落意思不变,字数相近,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
原创 廉...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连年征战,群雄逐鹿,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家。他们出战必胜,攻城必克,屡战屡胜...
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古希腊人严重忽视了建立一门致力于研究市场中自发的社会合作过程的学科——经济学科学的必要性。 作者: ...
原创 开... 在1980年代的一个清晨,开国上将肖克受邀参加一个纪念大会,回到了他曾为之战斗过的故地。这片土地上,...
原创 广...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清朝的皇室和贵族几乎已经完全消失了,那些幸存下来的皇族成员大多数也早已改换身份,过...
原创 岳... 一提到“精忠报国”,许多人心中首先浮现的便是岳飞。那位将“精忠报国”四个字刻在自己背上的忠诚将领,岳...
原创 庞... 在三国的历史长河中,庞统以“凤雏”的美誉广为流传,是刘备帐下最杰出的谋士之一。然而,庞统的一生却因落...
原创 二... 1941年,整个欧洲已经普遍预料到德国将发动对苏联的进攻。中国方面、英国方面早有警告,甚至苏联自己派...
原创 尚... 尚书,按通常的理解,是负责一个部门的最高长官。然而,清代的满汉双轨制度让我们对这一职务有了不同的认知...
原创 盘... 这些小说以我国真实的历史背景为依托,融入了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带你穿越时空,体验波澜壮阔...
上将的女儿郭丽卿谈父亲 郭天民... 上将郭天民英年早逝,1970年就离开我们了。因此,存世的历史资料和影视作品中,很难找到他在长征路上的...
新三国志曹操传皇图终改版,平民... 在多次的炮(乞)轰(讨)之后,策划终于做出了让步,将自选神兵给提到了前面从图中可以看到我们只需要先消...
原创 岳... 金兀术南侵与岳飞北伐 南宋绍兴十年,金兀术指挥的金军以势如破竹之势南下侵袭,形势急转直下,局势愈发...
原创 苏... 1941年,德军对苏联发起了猛烈的突袭。为了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苏联在短短几个月内动员了1100...
原创 此... 《——·前言·——》 汉武帝刘彻,这位赫赫有名的帝王,凭借强大的军权和卓越的政治才能,成为西汉的...
原创 6... 当然!以下是改写后的文章版本,字数和段落语义基本保持一致,并适当增加了细节描写: --- 阅读这篇...
原创 被...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晚清的军队往往被视为一支软弱无力、落后腐化、毫无反抗能力的力量,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
原创 他... 在1955年解放军的授衔中,来自甘肃的将军并不多,只有9人,且全都是少将军衔。在这些少将中,有一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