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被我们嗤之以鼻的晚清军队,在西方列强眼中,竟是这副模样
迪丽瓦拉
2025-09-15 09:03:04
0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晚清的军队往往被视为一支软弱无力、落后腐化、毫无反抗能力的力量,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我们经常看到的晚清军队形象,通常是穿着破旧军服、手持陈旧武器的士兵,在面对西方列强先进的火炮和机枪时,毫无还手之力,任由外敌肆意宰割。对于晚清军队,我们的印象几乎都带有负面色彩,甚至是带有鄙视和轻蔑的眼光。

然而,西方列强对晚清军队的看法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味低估,相反,他们在某些时刻对晚清军队的实力还是有一定的认识和敬意的。虽然晚清时期的军队大多处于衰败状态,但当时的一些军事表现仍然为外界所钦佩。

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创立者,他在明朝万历年间统一了满洲(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国。为了巩固其统治,努尔哈赤设立了八旗制度,将满洲人按颜色分为黄、白、红、蓝四旗,每旗分为正旗与镶旗,合计八旗。此外,他还吸纳了蒙古人和汉人,分别设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军事组织。

清朝在康乾盛世时期,八旗军队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参与了多个重要的军事行动。康熙帝平定了南明的残余势力,摧毁了吴三桂、尚可喜等叛乱力量,成功统一了南方。雍正帝派兵征讨青海的土司龚自珍,稳定了西北边疆。乾隆帝屡次出征准噶尔部,最终彻底消灭了该部,收复了新疆。这些重大的军事胜利,八旗军队均起到了核心作用,展示了他们强大的战斗力与忠诚度,为清朝的统一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清朝的逐渐衰落,八旗军队的衰败也逐渐显现。到了乾隆时期,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和生活方式与满洲的传统精神背道而驰。曾经勇猛的满洲士兵开始沉溺于清朝赋予他们的特权和优待,奢侈和懒惰逐渐代替了过去的节俭与勇武。他们不再关注军事训练和战略战术,反而更加专注于享乐与娱乐,甚至在出征时也不忘带上戏班和乐队来娱乐自己。

乾隆朝的福康安大将军便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福康安是乾隆时期的宠臣,地位仅次于和珅,他既是帝王的宠儿,又是一位能上阵杀敌的将领。福康安参与了多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如第二次金川之战和廓尔喀之役,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尽管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却在领兵出征时却常常表现出奢侈和懒散的态度。传言称,在他带兵出征时,常常是“兵马未动、戏班先行”,前线战士浴血奋战,后方却依旧是奢华的生活。

随着清朝的进一步衰弱,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八旗军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局面。他们不仅要应对国内的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军等反清势力的骚扰,还需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八旗军队的战斗力显著下降,士兵的士气也变得低落。晚清时期的军队形象正是从这一时期逐渐显现出来的。

不过,在晚清的历史长河中,也并非没有涌现出英勇的将领。以蒙古族的僧格林沁亲王为例,他在清朝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容忽视的军事成绩。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的二十六代孙,科尔沁左翼后旗的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曾在道光和咸丰两朝担任重要职务,是当时的“国之柱石”。他在太平天国北伐中大败太平军,捉获了林凤祥、李开芳等太平军的名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指挥清军在大沽口海战中成功击退了英法联军,还重创了英军海军司令何伯。在剿捻战争中,他也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堪称清朝最后一位满、蒙出身的军事统帅。

其中,“八里桥之战”便是晚清军队英勇抗敌的代表战役之一。1860年8月21日,英法联军突破天津大沽防线,进攻北京。此时,僧格林沁没有选择投降,而是带领部队撤至通州,准备与英法联军展开殊死搏斗。他指挥清军守卫着八里桥一带,清军的主力由蒙古骑兵组成,尽管装备较为落后,士兵仅凭传统的火枪、弓箭和长矛,但他们依然顽强地坚守阵地,与英法联军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在这场战斗中,僧格林沁和清军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他们在敌人密集的炮火和步枪下仍不断发起冲锋,试图击破敌方防线。尽管清军的装备和火力处于劣势,但他们依然在英法联军的压制下表现出了强烈的抵抗精神和对祖国的忠诚。英法联军的指挥官们也对清军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表示了敬佩。法国将军孟托班曾说,清军在炮火中倒下后,依然有新的士兵顶上,人数逐渐增加,一度突破了联军的防线。英军军官吉拉尔也表示,清军愿意为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阻挡外敌。

虽然“八里桥之战”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清军的英勇抵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却深深印刻在人们的记忆中。这场战斗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斗志和为国家不惜牺牲的伟大精神,也让世界为之一振。

尽管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历经了无数的波折与起伏,缺乏先进的装备和技术,甚至缺乏抵御严寒的衣物,但我们始终拥有着一个宝贵的品质,那就是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舍生取义的忠诚心。这正是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少... 好的,我会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的核心语义不变,同时适当增加细节描写,文字长度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原创 1... 1995年,朝鲜发生了一起震动全球的军队叛变事件。这起事件的主角是驻扎在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的朝鲜人民...
原创 秦...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突然患重病,由于治疗不及时,他最终死于沙丘。死后,秦始皇的继位之事并...
原创 朱... 朱元璋:从严酷到宽容的转变,赦免死囚范从文的背后故事 众所周知,朱元璋因其暴烈、果断的性格而闻名,...
原创 顺... 顺治帝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出家的皇帝,而他对董鄂妃的宠爱更是被众多史书所认可,足见两人感情之深。 ...
原创 巴... 曹操的这次大迁徙,不仅仅是将汉中的百姓迁走,还计划将巴郡的巴人部落一同迁移。巴人,这一群体在历史上有...
原创 梁... 十、武松 武松,梁山的顶级猛将之一,以“打虎英雄”闻名江湖。因为在景阳冈一拳打死老虎,他的名字响彻四...
原创 名... 当然!我会帮你保持原意,适当增加细节,字数变化不大,改写如下: --- 西楚霸王项羽以勇猛闻名,但...
原创 苏... 1991年12月25日,随着苏联红旗的缓缓降下,这个曾经庞大的超级大国宣告解体。然而,就在苏联即将土...
原创 太... 朱元璋的残忍无情在历史中有着广泛的记载,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能清晰地反映出他性格中的冷酷与无情。大...
原创 他... 人们常说“虎父无犬子”,在我军的近代历史中,这句话体现得尤为明显。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正是李德生将军与他...
原创 山... 关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外貌,历史上一直没有确凿的定论。尽管各类专家们翻阅了大量的古籍与历史文献,却始终未...
原创 汉... 在任何一个国家,背叛自己民族的人总是让人痛恨,尤其是当他们为敌国所用,成为“汉奸”。对于中国来说,曾...
原创 李... 韩练成中将是我党历史上极具特殊意义的一位将领。作为国民党中备受蒋介石信任的重要人物,韩练成的军事才能...
原创 1... 看见人间百态 在抗战时期,国内存在两大主要航空公司:中航和央航。这两家公司都由国民党政府的交通部管理...
原创 胡... 胡志明是越南的国父和革命领袖,以其坚定的革命理想与非凡的领导才能,带领越南人民摆脱了长时间的殖民压迫...
原创 曹... 动荡时代的魏王曹操:从临终遗言到家喻户晓的成语 公元220年初春,魏王曹操病重在床,面色苍白,气息...
原创 蒋... 蒋介石的失败不仅仅源自他指挥混乱,更与他的人事用人方式有着密切关系。虽然在他的麾下并非缺少能征善战的...
原创 我...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句话道出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权力、道德和腐化的鲜明对...
原创 秦... 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漫长的积累与奋斗。在他之前,秦国经历了多位勤勉的君主,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