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女王为何失败?与西班牙联姻介入对法战争,损害民族荣誉
迪丽瓦拉
2024-11-08 14:46:34
0

原标题:玛丽女王为何失败?与西班牙联姻介入对法战争,损害民族荣誉

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是英国向现代转型的重要阶段,国王亨利七世、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等都是受人尊敬和褒奖的君主,这些君主的丰功伟绩使后人为都铎王朝贴上了“明智”的标签,但这一王朝中仍有一个例外的君主,即玛丽女王。

玛丽一世被称为“血腥玛丽”,在位期间,极力复辟天主教,打击新教徒,与西班牙王子菲利普联姻,将英国绑上了西班牙对法国战争的战车上,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玛丽女王即位后,选择复辟天主教,并在此基础上施行了种种政策,其中,与西班牙联姻的政策极大地损害了民族荣誉。

英国介入对法战争的失败与丢失加莱又损害了英国的利益,使英国丧失了欧洲大陆的最后一块据点。这一桩桩、一件件积攒在一起最终引起了民众的不满和新教徒的反抗。

她的失败主要在于英国人经过宗教改革,复苏了民族主义思想,而玛丽女王却没有注意到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仍然推行亲西班牙政策。

一、玛丽女王时期的英西联姻违背民族荣誉

1.多方反对的英西联姻

玛丽是亨利八世与其首位皇后凯瑟琳的女儿,少年时期的玛丽深得父亲喜爱,为此还赐予玛丽以威尔士公主的称号,历史上领有威尔士头衔的人一直都是王储,足见亨利八世对少年玛丽的喜爱。

但亨利八世仍然希望能有个儿子来继承王位,最后父亲亨利八世与母亲凯瑟琳王后离婚,这一离婚案件还成为亨利八世加强王权,建立国教,摆脱罗马教廷的借口,父母的离婚使玛丽一夜之间从万人羡慕的公主变成了私生子,对玛丽造成了打击。

亨利八世与安妮·博林结婚后,玛丽又多了一个妹妹,即后来著名的伊丽莎白一世。青年时代的不幸导致玛丽坚强又固执,冷静又渴望关爱,所以后来的她会选择与年轻而又热情的西班牙王子菲利普结婚。

正如安东尼娅·弗雷泽的《历代英王生平》所记载:“(菲利普)完全是为了确保英格兰支持他在欧洲大陆的霸权而与玛丽结婚的”。所以这场婚姻注定是不幸的。1553年,玛丽击败不愿但被迫登上王位的简·格雷,成为英国女王。

在婚姻问题上,玛丽女王排除万难,排除枢密院和议会为其挑选的八位候选人,选择了菲利普,结果引发了怀亚特爵士等人的起义。

虽然起义很快被平息了,但是这些起义及其支持者的出现表明玛丽女王的婚姻选择是不符合民意的。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英西联姻可能会使较弱的英国有被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吞并的可能;二是因为英西宗教不同,两国联姻可能会使英国的地位重回罗马教廷之下。所以包括女王的谋臣都反对这场联姻。

2.玛丽女王复辟天主教

玛丽女王在内政中最用力而又最失败可能就是复辟天主教的举措,因为议会虽然不同意玛丽一世的联姻和介入对法战争,但玛丽女王都如愿实现了,但复辟天主教却遭到了失败,尤其是继位的伊丽莎白一世复辟新教。

玛丽与她的母亲凯瑟琳王后一样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所以她即位之后,积极推行复辟天主教的活动,结果她低估了民众的抵制力量,C.罗伯茨的《英国史》指出:“大多数人民尚非热心的基督新教徒,但他们也不再是热心的天主教徒。”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当时英国刚刚经历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新教思想刚刚被人们接受,还没有到达根深蒂固的程度,但民众却不愿意再回到罗马教廷主导下的天主教统治下了。

在亨利八世的影响下,罗马教廷控制下的天主教及其教会已然成为外国势力的象征,所以任何推崇罗马教廷的举措都会被视为叛国行为。

与大潮流相反,玛丽一世选择取消《至尊法案》等前任国王们颁布的法令,使英格兰教会和民族又重回罗马教廷的控制之下。

玛丽女王复辟天主教失败的原因在于天主教已然成为逆流,她没有看到古老的天主教禁令已经不符合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现实,以及新教鼓励追求财富和现世享受。

二、玛丽女王介入对法战争损害民族利益

1.英西对法战争违背民意

印度在近代以来一直被视为“大英帝国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而加莱则是中世纪末期英格兰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玛丽一世嫁给西班牙王子的选择实际上也是将整个弱小的英国“嫁给”了西班牙,所以西班牙在与法国作战时,毫不犹豫地拉上了英国。

这桩婚姻带来的战争为英国民众所不喜,因为君主应当是代表国家和民众利益的理性行为体,不应以一己之私决定国家政策,后来的伊丽莎白一世就深谙此道,而玛丽一世对此却颇为缺乏。

正如徐飞在《英国玛丽女王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关系》中所说:“英法之争由来已久,纵观欧洲历史,英法两国或是暗地相斗或是公开战争。”英法之争的确存在,但英国在对付法国时,都选择了恰当时机,比如法国内乱或者干涉他国内政而丧失国际支持。

然而,玛丽一世选择的对法作战时机似乎不合时宜,一是此时的英国相对法国来说还比较弱小;二是英国擅长海战而不擅长陆上作战,对付强大的法国无疑需要强大的陆上力量。

英国人的民族情感不允许国王让英国士兵为其他民族或国家奔赴疆场,而且这毫无疑问是损害英国民族利益的时间,即便对法战争获胜,英国仍然是西班牙进攻法国的马前卒。当时的英国民众相较于战争,更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鉴于英法百年战争带来的恐怖后果,亨利七世结束红白玫瑰战争的努力,都表明民众不愿意再次陷入战争中,而且还是为了天主教西班牙人与强大的法国作战,所以玛丽女王的选择无疑会引起民众的反对。

2.丢失加莱引发民众不满

1492年,英军乘着法国与西班牙作战之际,选择远渡英吉利海峡,来到加莱,顺利地包围了布伦,法国因为缺乏同时对付英国和西班牙的实力,所以不得不选择向英国交纳贡金,以解决腹背受敌的困境。

这一战和有利时机的选择为英国带来了荣誉,赢得了民众的赞誉,但是玛丽女王的对法战争却没有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反而丧失了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唯一据点加莱,使英国资产阶级丧失了进入欧洲大陆市场的有力跳板。

加莱的丧失之所以会引起民众如此强烈的反应,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因为加莱本身的重要性,加莱在地理位置上既可以是英国入侵法国、进入欧洲大陆的跳板,也可以是法国或欧洲联军进攻英国的基地。

二是因为加莱作为英国的据点,已经被认为是英国的国土,象征着英国的荣耀,而加莱的丧失则折辱了这份荣耀。三是因为加莱沟通着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工商业联系,能为英国的羊毛制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由此可见,丢失加莱就等于丢失了民心,再加上玛丽一世所推行的激进天主教复辟政策和个人色彩浓厚的英西联姻政策无疑加深了民众对这位君主是否能代表名义产生了怀疑?

姜守明在《现代化、全球化与世界历史》一书中指出了玛丽女王所缺乏的东西,“英国人可以随着君主的意志来选择或更改其宗教信仰,关键在于他们的君主必须维护英格兰民族利益。”英国的君主虽然以血缘和神意为主,但民意也比较重要,玛丽一世显然没注意到这点。

三、总结

从历史角度来看,玛丽女王的失败并不完全是复辟天主教带来的代价,更多的是她忽视了英国,忽视了英国日渐兴起的民族主义思想,尤其是女王选择嫁给西班牙王子,而没有嫁给议会为其择定的英国人。

这场婚姻将英国和西班牙紧紧相连,所以西班牙对法国的战争自然成了英国对法国的战争,这一点连英国议会都没能阻止玛丽女王。议会和民众的反对给玛丽一世的统治以致命一击,她也被冠以“血腥玛丽”之称,无人为其逝世而哀悼。

在这场对法战争中,英国对西班牙的附庸地位被暴露无遗,加莱的丢失打击了英国人的民族自信,这些接二连三的事件终于成了民众反对玛丽女王的要素,于是玛丽一世的声名逐渐损毁,天主教也随着她的逝去而势力渐弱。

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一个久经波折的君主、一个渴望却始终没有得到丈夫怜爱的女子,玛丽·都铎最终带着绝望和臣民的不满而去世,她最值得人们称道的一点或许应该是她用自己的失败证明了英国民族主义的兴起。

参考文献

《英国通史》《历代英王生平》《英国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禹,姓姒(si),夏后氏,名文命,也称大禹、夏禹。夏朝的奠基人,开国君王。黄帝的玄孙、颛顼(zhua...
原创 杨... 隋文帝杨坚原名普六茹坚,唐太宗李世民的原名则是大野世民。看到这两个名字,我第一时间产生了疑问,为什么...
原创 困...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者朱元璋指派徐达、常遇春等将领率兵北上,成功攻占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元...
原创 大... 我国古代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入了封建社会,并先后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替。尽管这些朝代中也涌现出了许多...
跨越半个世纪,14位知青重返故...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逸峰 通讯员/周鑫)5月7日,在石峰区清水塘街道九塘村,14位曾在这里上山...
原创 开... 开国少将傅崇碧,四川省通江县人,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便投身革命,在艰苦的长征中跋涉,参与过无数次反“扫...
原创 雅...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超厉害的游牧民族,叫雅利安人。他们特别能打,走到哪打到哪,被称作 “文明粉碎机”...
原创 洪... 常言道:“水火无情。”这句话体现了人们在多次经历自然灾害后,所产生的深切无奈与感慨。每当自然灾难降临...
原创 中... 奉天之难是唐德宗李适执政期间发生的最大一场国家动乱,它不仅波及了唐朝北方,还让刚刚从安史之乱中稍微恢...
原创 晚... 皇室的公主、格格以及福晋们亲切接待外宾,地方官员与自己的妻子孩子一同拍摄“全家福”,而大户人家则往往...
原创 假... 朱标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可惜的太子了,他为人仁厚,操行品德都很棒,但是可惜偏偏英年早逝。对于朱元...
原创 曹... 一说起三国时期想必大家都很了解,三国中名将诸多,其事迹更是广为流传,今天来聊一聊在三国时期,典韦战死...
原创 俄... 军事扩张、经济扩张、文化扩张都有一个特点:一旦停止扩张,他背后的主体就会不可避免走向腐朽衰亡。人类几...
原创 航... 航空动力的未来走向如何?从历史到现实的延续线,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和启示。 回顾航空...
原创 外... 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一书中曾提到:“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至今,其中之一是《曾国...
原创 在... 为活着的人竖立烈士铜像? 1997年,蒋梦兰,一位来自中国浙江的企业家,在一次前往朝鲜的商务行程结...
每个普通人,都需要懂一点语文学... (图/《教授与疯子》) 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沈卫荣的专访中,他回忆了自己从南京大学到波恩大学的求学...
原创 叛... 很多人习惯用“好”和“坏”来评价别人。比如,做了好事的人被视为好人,做了坏事的人则被看作坏人。然而,...
原创 辽... 1948年10月25日早晨9点,东野发来的一封电报令主席感到有些恼火。 此时,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已...
原创 北... 公元402年,刘牢之率部众北上去往广陵(今江苏扬州),准备据此讨伐桓玄。一路走一路散的北府军将士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