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秦早年贫困潦倒?换个专业都不行,原来问题出在这儿!
迪丽瓦拉
2024-11-08 17:06:26
0

原标题:为什么苏秦早年贫困潦倒?换个专业都不行,原来问题出在这儿!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谋士,他一生活跃在战国各个国家50余年,辉煌的纵横策略成果颇丰。但就像范雎、张仪一样,著名的谋士都有一个难过的发迹过程,苏秦亦是如此。

学成而无用

苏秦是周国人,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只知辛苦地劳作得以生存。后来到齐国追随鬼谷子先生求学,他的同期同学中还有著名的张仪。

虽然求学多年,但学业完毕后他并没有找到一家好的工作,以至于生活都过不下去。想想后来他还嘲笑张仪穷困潦倒,怀才不遇,其实他何尝没有经历过这些呢?到处碰壁的张仪只能落魄地回到家中。见到这般模样,他兄弟、嫂子都取笑他:我们的习俗就是勤工细作,出力气吃饭,你学的只是口舌功夫,现在穷到这般地步,真是自找的。

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苏秦作为鬼谷子优秀的学生,自持有一身才能却无处施展,又逢妻嫂出言讽刺,羞愧的闭门不出。面对家中一墙的书籍简牍,暗自伤神道:我辛辛苦苦学习这么多书籍知识,到头来什么都换不来,有什么用呢?自此恍然开悟,找到著名的姜子牙所著《周书阴符》开始学习。《周书阴符》主要讲的是姜子牙总结出的阴谋方法和治国攻伐谋略。在努力学习一年后,苏秦终于觉得自己有本钱见到各诸侯君王了。

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

但发迹之路仍然坎坷难行,他先求见天子周显王,见他如此落魄,没人相信他。苏秦又去秦国寻找机会,正赶上车裂商鞅,秦王不喜欢说客谋士。后来又去赵国,同样没人信任他。

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

最开始的这段时间,苏秦是典型的怀才不遇。他仗着自己从老师处学习的才能去寻求机会和发展,但太低的他不愿意干,太高的别人又不信任他。在苦苦挣扎后,他只能被迫从口才专业转为阴谋专业学习。其实他的妻嫂说的也并没有错,在这穷乡僻壤,一张能言善辩的嘴只能浪费粮食,没有任何用处。

合纵而攻秦

公元前334年,苏秦放弃游说大国,来到中原之北的燕国。为了见到燕文侯,他在客舍等了一年时间,这一年是非常难熬的,非常无奈的。

首先,苏秦先夸赞了燕国土地肥沃、兵强马壮、地大物博、民众富足,这让燕文侯非常得意。但是话题一转,苏秦立刻阐明自己独特的观点,那就是合纵之策。

此所谓天府者也。

燕国为什么可以富足发展呢?这是因为南面有赵国在屏蔽着。赵国与秦国相争,几次争斗互有胜负,但燕国独居一角,赵国挡在前面,自然无忧。但是将来呢?如果秦国攻打燕国,需要奔袭上千里,就算打的赢也没办法长期固守。如果赵国攻打燕国,不出十日,就能占领都城了。所以,燕国不要防秦而是要防赵。

故曰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

燕国很小,要想在这战国乱世生存下去,只有跟赵亲近,与他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才是长久之计,所以可以联合众多国家一起攻秦,这样赵国就跟燕国属于一条船上的人了,这个策略就叫做“合纵”。

是故原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

燕文侯接受了苏秦的建议,并且表明如果苏秦可以成功让燕国安定发展,愿意“举国相报”!于是赐予苏秦金钱车马,助他完成“合纵”策略。

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

在经历过这么久的怀才不遇,苏秦太需要这次游说燕王的机会了。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虽然这个转折点环境有点差、时间来得太晚。这就仿佛是一场关键的面试,通过了则有机会腾飞崛起,失败了则会再次沦落街头。所以苏秦揣摩了燕文侯想独善其身的心理,先是夸赞一番得些好感,再以燕国安宁为点展开游说,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如果这场演讲发生在大国,苏秦也许获得的起步点更高,但时势造英雄,现在只能将就一下了。

先定一个小目标!

苏秦的才能我们是相信的,但他早年为什么这么坎坷呢?这与他的恃才傲物、好高骛远有关。历史记载,苏秦求学归来竟然一事无成。鬼谷子先生那么多弟子,有的显山露水,有的隐忍而发,但苏秦和张仪两人有点共同之处,就是自带傲气。

如果当一个小城的参谋,当一个贵族的门客,以苏秦的才能完全可以出任。但苏秦毕业后游历了一圈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是因为他的目标定得太大了。现代的王健林先生说过:“先定一个小目标。”他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太大,要根据情况适可而止。

在“闭关”一年后,苏秦出来找发达之路,他先找了谁呢?周王!这时他好高骛远的问题还是存在。各个诸侯国都是周王分封的,周王是当时天下的共主。是个人都知道,那王城里的周王才是天下最大的、最神圣的君王。苏秦第一个就去找他,这个目标定得太大,结果根本没人搭理他。

接着,苏秦又去秦国、赵国,当时诸侯国中最强的两个。事实说明,这两个目标还是有点大,两国都不信任他。最后苏秦好像发现了问题,直接去了各诸侯国中最偏远的、比较小的燕国。就这样他还要等一年才见到燕文侯,现在看来,目标还是有点大,他应该直接去夹缝中生存的、最小的韩国,也许那里才是他施展才能的舞台。

虽然历史不能重演,但如果苏秦最先去了韩国,没准他与老同学张仪一起提出“连横”政策,肯定能彻底改变战国历史了。

参考资料:《史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 原标题: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血战三百哥萨克,竟能重创敌军? 在第二次...
“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 原标题:“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定要对他赶尽杀绝?有何瓜葛? 在中华文化...
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 原标题: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氏族人过来祭拜 各位老表们大家好,近段时...
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 原标题: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杨广,我要投奔表兄李渊去了哦 窦抗是隋朝...
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 原标题: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婚姻如何呢?子嗣情况如何? 隋文帝杨坚...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 原标题: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朝皇帝在此都有事发生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
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 原标题: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晋阳起兵,随李世民冲锋陷阵 窦师伦墓志出...
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 原标题: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门三十年,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 李多祚,爵...
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 原标题: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是怎么死的?李隆基对兄弟如何 李旦是唐朝...
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 原标题: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谁身上?刘邦刘彻恐怕难辞其咎! 嗨!大家...
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 原标题: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亲,一辈子罪行累累,晚年病死美国 199...
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 原标题: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开启 公元前138年,汉朝派遣张骞...
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 原标题: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冤,竟然被盗贼所杀 窦庆是杨坚的外甥,杨...
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 原标题: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除了徐庶还有谁? 在三国时期,荆州多俊才...
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 原标题: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少100年,不是康熙,不是乾隆 如果没有...
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 原标题: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到97岁,成为清朝后妃长寿之冠 1685...
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 原标题: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一向以精明自诩?是在责怪他吗? 《雍正王...
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 原标题: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年成太后,为何被骂作“大清罪人” 隆裕当...
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 原标题: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绝 说起中国历史...
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 原标题: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道台和知府哪个级别高权力大? 清朝的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