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应该属于秦朝末年最引人瞩目的一场对决,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先是歼灭王离大军,而后迫使章邯大军全部投降,秦军主力就此湮灭,秦朝也就彻底失去了扭转局面的机会。“巨鹿之战”不但催生了一个著名的典故——破釜沉舟,也使项羽一战成名,成为秦末起义军的领袖
巨鹿之战,人们看到了项羽的运筹帷幄和领导能力,然而,如果将双方战前的备战进行对比的话,就会发现,项羽的英明,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众所周知,项羽一直跟随项梁长大。项梁在拥立楚怀王之后成为起义军的实际统帅,而项羽也掌握了四支起义军主力中的一支。只可惜,后来章邯发动奇袭,项梁身亡,之后楚怀王迅速出手夺回了军队的控制权,将项羽架空。好在章邯获胜之后没有趁胜追击,而是转投扑向了赵国,这才给了项羽一个崛起的机会
项羽随宋义出兵救赵,项羽利用宋义的种种失误、以及军队对宋义的不满,当机立断、将其诛杀,成功夺回了兵权。
按说,事情很美满,都是朝着有利于项羽的一面发展,可是,夺回兵权的项羽却根本高兴不起来,因为形势远比他想象的要严峻,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支援赵国
按照楚怀王的规划,当时的起义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宋义率领救援赵国,另一路由刘邦率领进攻咸阳。
可宋义到达安阳就停步不前,他希望在赵国与秦军火拼之后坐收渔翁之利,可他忘记了这个赵国是得益于陈胜吴广起义才刚刚复国的赵国,根本就没有与章邯大军抗衡的能力。赵军与起义军里应外合尚且可以与秦军一战,若是赵军被歼,起义军独木难支,很有可能再次被秦军击败。宋义的这个失误引起军中不满,再加上自私和享乐,最终导致被项羽所杀。
宋义死了,全天下都在看着项羽,因为项羽杀了宋义后给楚怀王的信中说宋义不是社稷之臣,无法为国分忧,言外之意不就是自己可以为国分忧吗?如果项羽拿不出一点让人信服的功绩来,那他就彻底失去大家的信任了。项羽也想有所作为,但是,他面前的章邯是秦末最杰出的将领,章邯所率领的秦军也是秦国的精锐,项梁在他们面前都不堪一击,项羽心里着实没底,但是,又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这是项羽当时的苦恼之一
其二:家仇国恨
项羽是楚国人,当年秦始皇在征服楚国时,项羽的爷爷项燕曾一举击败了李信所统帅的大军,只不过,后来主帅换成王翦后项燕就被逼得饮恨自尽。项燕死后,楚国灭亡,这既有“家仇”、也有“国恨”,另外,项羽的伯伯项梁死于章邯的突袭之中,这更增加了双方的仇视程度
而这一次,项羽面临的对手中,不仅有章邯大军,还有王翦的孙子王离所率领的一支军队。谁能想到,十余年前留下恩怨的各方,竟然在这一刻聚集在了一起。
章邯已经成名立万,为了自己的地位,他肯定会不遗余力;王离也背负着家族的荣耀和秦国的重任,绝对不会手下留情;而项羽,更是仇恨的结合体,“家仇国恨”的沉淀也必定让他使出浑身解数!
这一战,对于交战各方来说至关重要,都是势在必得,因此,都不得不格外谨慎
其三:实力悬差
谨慎归谨慎,但是,在冷兵器时代,数量上的悬差是决定战争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偏偏,项羽面对的除了训练有素的秦军外,还有两位身经百战的秦军统帅
当时项羽有多少人?史料中记载,不超过五万人,而且还是杂牌军,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居多。从这个数量上也可以看出,宋义“坐山观虎斗”的战略是十分失误的,因为当时章邯手里的军队有大约20万人,而王离手里也有近10万人的军队。
很多人认为章邯手里的大军也并非秦军精锐,而是由囚徒改造的“骊山军”,这其实是个误区,当时章邯为了解咸阳之围,确实将骊山囚徒整编成军,并在对抗陈胜义军中起到关键作用,打了不少胜仗。但是,几场战争下来,囚徒们也损失严重,由于战争的需要,秦国也在不断给章邯补充更多的军队,只不过,章邯是因为“骊山军”而闻名,后人就一直用“骊山军”来形容章邯,但实际上,在章邯后期的军队中,真正的“骊山军”已经微乎其微了
从数量上的悬差来看,项羽几乎就没有取胜的可能,如果从秦军的战略意图来看,项羽更没有一丝机会
当时章邯和王离并没有驻扎在一起,王离率10万大军攻打巨鹿,而章邯的2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非但如此,当时前来救援赵国的军队除了项羽之外还有很多,他们都集中在巨鹿的北面,而章邯却视而不见,将大军驻守在巨鹿的东南方向。这个意图再明显不过,这是标准的“围点打援”,我们甚至可以猜测,王离的10万大军都未必全军攻城。
章邯和王离在听说项羽诛杀了宋义成为上将军之后,知道项羽会孤注一掷,条码觉得,只要不出现重大失误,单是兵力上的悬殊就足以让项羽无功而返,因此,章邯故意将巨鹿的秦军设计成犄角之势,就等项羽自投罗网
可没想到,项羽故意示弱,在章邯和王离的注意力转移之后,趁夜渡河,并采用“破釜沉舟”的策略激发了将士们最大的斗志,一举歼灭王离大军,并在与章邯的对峙中不断进行劝降,最终迫使章邯大军投降。
巨鹿一战,绝对有载入史册的资本,谁都想象不到,只有5万人马的项羽是如何击败30万秦军精锐的。项羽的周密谋划不容否认,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在他辉煌的背后,其实也有太多的无奈。因为在诛杀宋义后,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他必须比宋义表现得更让人信服,除了击败秦军,他已经无路可走。
俗话说“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项羽能够一战成名,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的话,项羽之所以能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何尝不是被形势给逼出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