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告诫不能攻打该国,朱棣不听把其打成一个省,此地是哪里?
迪丽瓦拉
2025-09-17 03:02:07
0

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持续了276年,历经了十六任皇帝的治国。然而,真正推动明朝历史重大变革的,却只有两位皇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朱棣。

在朱元璋临终时,他曾反复告诫后代,不要攻打安南,认为这会引发国内的混乱。然而,朱元璋去世后,身为第三任皇帝的朱棣并未听从父亲的忠告,反而选择了进攻安南。尽管他最终成功地将安南纳入了明朝版图,但也给大明王朝留下了许多后遗症。

那么,安南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国家?为何朱元璋会警告后代不攻打安南?而朱棣为何仍然选择了违背父命,发动战争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原因?

其实,安南就是今天的越南。古代的越南并非我们现在所称的“越南”,而是由许多部落组成的“百越”族群。早在黄帝时代,我国人民与百越地区的人们就有过接触,甚至在后来的历史中,蜀国的末代王子蜀泮曾带领部落征服百越,建立了“瓯雒国”,这也是越南的雏形。

瓯雒国最终被秦朝所灭,秦始皇时期的一位将领在此建立了南越王朝,但不久后南越也被汉武帝所消灭。随后,越南地区长期处于中国的统治之下。直到五代十国时期,越南逐渐脱离了中国的直接控制,并最终在丁朝时期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正式脱离了中国的统治。

然而,丁朝成立后的两年内,丁朝接受了宋太祖的册封,成为了宋朝的藩属国,虽然他们并不承认自己是宋朝的属地,只是对外宣称自己为宋朝的藩属。之后,在元朝建立之前,越南又曾成为蒙古帝国的藩属国,但在元朝建立后,他们再次成为了中国的藩属国。

随后,明朝的成祖朱棣进攻安南,并将其纳入明朝的版图。回顾历史,越南曾是我国的藩属国之一,先前的历代王朝并未对越南的进攻产生太大影响。然而,到了朱元璋时期,为什么他会特别警告后代不要攻打安南呢?这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作为一位曾经流浪乞讨、经历过艰难生活的帝王,他对社会有着深刻的理解。早期的“行讨”经历让他看到了社会的冷暖,塑造了他理想中的统治方式——让天下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成为皇帝后,他始终致力于改善百姓的生活,并着手进行许多关乎民生的改革与建设。

朱元璋并不像其他皇帝那样急功近利,他的统治中充满了对百姓的关怀。他不仅大力推动行政清廉,甚至提出了“我想让天下的官员都能清正廉洁,让百姓没有冤屈可诉”的豪言壮语。同时,他也提出了外交政策,宣称:“我们身为大国,应当以德服人,不能随便动用武力。”这句话,展现了他对于国家战略的深远考量。

虽然朱元璋也曾有过攻打安南的想法,但他看到了安南与中国之间文化差异巨大,战争所带来的麻烦不可小觑。毕竟,如果征服安南,是否要消灭这里的民众?朱元璋显然并不愿意看到那样的血腥场面。即便他手下掌握了大量兵力,能征善战,但他依然避免了这场战争,因为他清楚,古代的战争并非只有敌军才会付出代价,平民的伤亡也是不可忽视的。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认为,安南并不会对明朝造成直接威胁。因此,他选择放任不管,甚至在临终时,他向后代发出警告:不要进攻安南这片土地。然而,朱元璋去世后,局势发生了变化。朱棣发动靖难之乱,成功夺得皇位,并在此后决定进攻安南,这一决定直接违背了朱元璋的忠告。

朱棣,作为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是一位具有巨大野心的帝王。他不可能只满足于现有的局面。他早在发动靖难之乱之前,就公开表示:“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但我有统一天下的志向。”朱棣成为皇帝后,立即着手进行对外扩张,尤其注重海外事务,他派遣郑和七下西洋,表现出他不局限于国内的狭隘视野。

当安南发生内乱时,安南的民众请求朱棣的援助,朱棣终于找到了发动战争的正当理由。他虽然早有进攻安南的打算,但一直受制于朱元璋的祖训和朝廷的反对。此时,内乱为他提供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朱棣立刻决定派遣三十万大军征讨安南。很快,安南便成为了明朝的附属国。

然而,尽管安南被纳入了明朝版图,但治理的难度远超预期。安南人民与明朝的习俗、饮食、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统治的难度可想而知。即便在明朝军队的镇压下,当地依旧爆发了不少暴动,且暴动持续不断。到了朱棣去世时,安南的治理状况仍不理想。

朱棣临终时,他深感后悔,曾对亲信说:“我虽然扩大了明朝的疆域,但也为后代带来了许多麻烦。”由此可以看出,朱棣对攻打安南的决定深感懊悔,同时也证明了朱元璋的眼光独到,能预见到日后可能带来的问题。

朱棣去世后,安南的反明力量逐渐壮大,明朝对安南的影响力开始下降,最终安南彻底摆脱了明朝的控制。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越南已经脱离了中国的统治,但他们的国号“越南”依旧是由中国皇帝所赐,嘉庆皇帝当年为他们赐予了这个国号。

中越两国的历史渊源深厚,近代时期,我国曾多次援助越南,帮助其抵抗外敌入侵,提供大量的物资支持。可惜,越南在得到中国的帮助后,却反过头来做出背叛行为,甚至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与中国发生了长时间的冲突。这段复杂的历史,充分展现了中越两国深厚却充满矛盾的关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多... 前言 我们是否曾设想过,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如何在复杂的宫廷争斗中,奋不顾身地为自己深爱的兄长出手相...
观展 溯源 探微(上新了) 刻纹石器 这是我国史前文化中流行的一种特殊石器,在内蒙古敖汉兴隆洼、辽宁阜新查海、山东泰安大汶口等遗...
原创 以... 历史长河中的智者抉择——诸葛亮为何选择刘备而非曹操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一位人物凭借其卓越的智...
原创 五... 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这五位将领是蜀国阵营中的重要人物,每个人的武功都非常强大...
原创 历... 有句话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一些历史在后代的流传中被改变,原本的真相被掩盖。由于古代的文化和科...
原创 元...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曾经两次尝试征讨日本,但都以失败告终。元朝甚至还筹划了第三次东征日本的行动,但...
原创 明...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掌控的封建王朝,它的前朝是元朝,后来的清朝则是另一个强大的政权。明朝能...
原创 晋... 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八月,太原城外的晋恭王坟园旁,突然出现了一队人马。领头的那人手持朝廷敕...
原创 清... 华夏大地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明和王朝。从远古的尧舜禹时期,开始开疆拓土,奠定了...
明中期景德镇青花瓷考古持续深入 近年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工作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一号沉船被确认为明正德年间商船,...
原创 五... 五代十国:安重荣起兵造反,冯道负晋主托孤 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冬季,晋主忆起桑维翰之言,北巡邺...
浙江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晚清货... # 浙江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晚清货币改革的实物见证与收藏珍品 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光绪元宝铜元是晚清...
原创 他... 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杰出的武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至今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像三国时期的张飞和赵...
原创 汉... 刘协不缺杀掉曹操的心,也不缺杀掉曹操的机会,缺的是杀掉曹操后还能保证自己没事儿的方法。如果杀了曹操一...
原创 印... 在17世纪的北美,随着第一批欧洲殖民者的船只驶入这片未知的新大陆,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贸易模式。这种模式...
吸引人的短视频有爽剧 还有红色... “名侦探小宇”团队正在制作道具。受访者供图 “郝家豁”团队正在拍摄。受访者供图 “以吾辈之青春,捍...
原创 为... 中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建筑,其中故宫无疑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之一。从明朝开始,故宫就成了皇帝的居住地,并一...
原创 低... 1.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讲到崇祯皇帝自杀的悲壮时,故事戛然而止,许多人因此感到遗憾。虽...
郑佳明:湖湘文化与湖南伟人 一、近代湖南的辉煌业绩和伟人、英雄群体 近代史有一个说法,就是从1840年算起到1949年为止,是1...
原创 赵...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这场战争让赵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几乎导致了国家的崩溃。然而,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