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军在大规模进攻前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军事改编,成立了19个兵团。每个兵团的指挥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其中诞生了三位大将和15位上将。另有一位13兵团司令程子华,因转入地方工作未能参加授衔,尽管如此,他依旧是一位杰出的军事领导人。
然而,有一个兵团的历史却格外传奇。在其历任指挥员中,竟然有三位元帅和一位上将,因此被誉为“元帅兵团”,在全军中独一无二。这支部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战争初期,为了迎接即将爆发的大规模战斗,军委决定将全军进行改编,并引入兵团制度。每个兵团下辖三个军,每个军下设三至四个师。按照当时的编制,每个军大约有五六万人,这样一个兵团的兵力至少有15万人。为了指挥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兵团司令员必须具备极高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因此中央在选拔司令员时异常谨慎。
最初,我军经过改编后共成立了16个兵团。第一野战军有两个兵团,分别由王震和许光达将军担任司令员;第二野战军有三个兵团,指挥员分别是陈锡联、陈赓和杨勇;第三野战军有四个兵团,指挥员是王建安、陈士榘、宋时轮和叶飞;第四野战军同样有四个兵团,司令员分别是肖劲光、程子华、刘亚楼和邓华。此外,华北军区还设置了三个兵团,军事主官为徐向前、杨得志和杨成武。
随着几位国民党将领的起义,我军又增设了陈明仁的21兵团、陶峙岳的22兵团以及董其武的23兵团,这三支部队最终被归入一野和四野的指挥范围,为全国解放贡献了力量。
尽管这些兵团的指挥员都是耳熟能详的战将,他们中许多人后来都晋升为大将或上将,但其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18兵团司令员徐向前。徐向前不仅最终被授予了元帅称号,他所指挥的18兵团也是全军中调动最为频繁的部队,其军事主官先后更换了三位元帅和一位上将,堪称独一无二。
要了解这一切的原因,还得从解放战争初期说起。或许很多人不知道,18兵团最初并不是一支精锐的部队,而是一支地方偏师,战斗力相对较弱。它最初是晋冀鲁豫军区的一个前方指挥所,在刘邓率领的中野主力向大别山进军时,徐帅负责留下其余部队,继续扩展解放区。尽管当时晋南、晋中和太原等重要战略地区仍在敌军控制之下,敌人的兵力雄厚,装备先进,我军想要解放山西的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尽快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徐帅开始着手收拢地方武装,扩充兵力。经过努力,他终于集结了五万人左右的部队,成立了前方指挥所,并由徐帅担任司令。这时的部队仍然是一个起步阶段的地方偏师,装备落后,缺少重型武器,攻坚能力几乎为零。但幸运的是,这支队伍有徐向前这个出色的指挥官。
徐帅,作为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拥有非凡的军事才华,在红军时期就指挥过多个重要战役。无论是在黄安、商潢还是苏家埠的战斗中,徐帅展现了其独特的指挥风格:迅速、果断、猛力和灵活,特别擅长在关键时刻进行“最后五分钟”的决胜。他带领这支部队冲锋陷阵,成功攻下了运城,并逐渐积累了更多的胜利经验。
随着一场场战斗的胜利,部队的士气逐渐高涨,战斗信心也越来越强。此时,部队已被改编为华北第一兵团,徐帅继续担任司令员,副手则是周士第将军。值得一提的是,徐帅当时是带病指挥的,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带领部队攻克了敌军的重镇,成功将晋军的主力一口口消灭。在攻打临汾的战斗中,敌军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强大的火力顽强抵抗,伤亡不断加重。为了打破敌人防线,徐帅决定挖掘地道进行爆破,成功摧毁了敌人的防守力量,最终以少胜多,解放了整个晋南地区。
正是在这场战斗中,徐帅为一支英雄部队——8纵23旅授予了“临汾旅”的荣誉称号,以表彰他们在主攻任务中的突出表现。这也是全军唯一一个被赋予师级荣誉的单位。
在晋中战役中,徐帅再度展现了他的指挥才能,带领6万兵力通过大规模的运动战,成功消灭了敌军十万多的兵力。收到捷报后,主席当即发电报,向徐帅及其部队表示祝贺。
1949年2月,随着全军的改编,华北第一兵团被改编为18兵团,徐帅依然担任司令员。这时,山西几乎已被解放,只剩下太原一地孤立未解。徐帅决定发起攻势,一举解放整个山西。然而,在最后的决战前,徐帅突然旧病复发,倒下了。
正巧,彭老总前来探望徐帅,两人商议后决定,由彭总代为指挥。于是,18兵团的指挥权交到了彭总手中。战斗打响后,彭老总果断指挥部队从南北两个方向对太原展开夹击,并迅速发起总攻,成功夺取了太原。
这场胜利后,考虑到徐帅的身体状况,中央决定让他暂时退居二线,周士第将军接替了他的位置。周士第虽有着极为丰富的革命经验,但他并未因此得到元帅的荣誉,而是在1955年被授予了上将。尽管如此,他的军事能力依然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认可。在担任司令员后,周士第率领部队先后参与了扶眉、秦岭等重要战役,并在兰州战役中消灭了马家军和胡宗南部,为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北解放后,中央决定将战略重点转向西南,贺老总被任命为总指挥。考虑到贺老总一直以来默默奉献,不求个人荣誉,毛主席决定从一野抽调部队,支持他解放西南。贺老总请求使用18兵团,这支队伍再次交到了他的手中。虽然周士第仍名义上担任司令员,但实际的指挥权已转交给了贺老总。
最终,18兵团跨入四川腹地,成功追击胡宗南残部,彻底消灭了驻守在西南的蒋军,为全国解放的胜利贡献了重要力量。不久后,18兵团再次回归刘邓指挥下,最终成为一支精锐部队,经过几番波折,它终于成为解放战争中的“铁军”,为中国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