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若是赵构完全信任岳飞,没有干扰岳飞的策略,岳飞能拼到哪一步?
迪丽瓦拉
2025-09-17 08:01:56
0

提到岳飞这位民族英雄,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假如当年赵构是一位胸怀宏图,力图复国的明君,并且完全信任岳飞,南宋是否有可能迎来那一天——“王师北定中原日”呢?如果赵构能够允许岳飞全面出击,决心与金人展开决战,那么岳飞能将南宋的疆域推至何种程度呢?

想要探讨这一假设,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南宋北伐为何会最终失败。当时的南宋朝廷中,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方是以赵鼎为首的主和派,另一方是以岳飞、韩世忠、李世光、张俊等人组成的主战派,俗称“中兴四将”。

与大众常见的理解不同,主和派并非单纯地追求和解,反而是一种策略上的保守派。他们的主张是,在金人归还山西和河南的土地之后,才考虑议和。也就是说,主和派并不反对继续与金作战,只是希望通过战争的胜利,让金人被迫坐到谈判桌前。

与之相对,主战派的立场则更加激进,他们坚决主张收复所有失地,认为没有与金议和的可能。虽然两派在战略上意见分歧,但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实际上,在岳飞等主战派将领与金军交战期间,主和派也尽可能给予支持,双方在大方向上还是保持一致。

因此,南宋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两派的对立,而是集中在两个人身上,一个是赵构,另一个则是权臣秦桧。赵构由于对金国的深深恐惧,始终只希望能够安稳地坐在江南的帝位上,而不愿意冒险进行更大的军事行动。他对岳飞、韩世忠、张俊等将领缺乏充分的信任,担心他们会在对抗金军时遭遇失败。

赵构的战略也因此显得极为保守,甚至有些胆怯。正是因为如此,绍兴年间的北伐几乎没有能够稳固地收复失地。在金国吞并伪齐后,其实力进一步增强,这使得赵构的恐惧情绪愈加严重。而秦桧则不断在旁边煽风点火,最终促使赵构选择与金国议和,放弃了继续北伐的可能性。因此,赵构对北伐的支持程度,直接决定了南宋北伐能否成功。

当岳飞发起北伐时,赵构因其过于保守,发下了诏书,命令撤回张俊和韩世忠的部队,并且同样给岳飞下达了退兵命令。然而,赵构并不知晓的是,岳飞凭借着出色的战术指挥,在郾城一战中成功击溃了金军主力,紧接着又取得了颍昌之战的胜利,并且在朱仙镇击败敌军,势如破竹,兵锋直指开封。

然而,赵构依然没有意识到岳飞的战果,反而在第一道退兵诏发出后,深知岳飞可能违命,于是又加了一道“十二道金牌退兵诏”,指令岳家军所有统制官回撤。岳飞收到第一道退兵诏时,立刻向赵构回信,告知自己所取得的战绩。但不久之后,赵构又发布了第二道退兵诏,令岳家军全员撤退。

这一命令如同一记重击,彻底消耗了岳家军的士气,岳飞只能带领部队退回。直到岳飞已经退兵七天后,赵构才得知岳飞的胜利消息,急忙下令继续征战。然而,这时的岳家军已经无法继续作战。

岳家军并非神兵,单凭两万多人的精锐在郾城、颍昌、朱仙镇等地与金军激战,损失惨重。岳飞看到退兵时军队的惨状,史书记载岳飞惊讶万分,甚至出现了“飞望之,口呿而不能合”的情景。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低声感叹:“岂非天乎?”

如果赵构能对岳飞完全信任,他理应给岳飞更多的支持,而不仅仅是一个有限的岳家军。要知道,虽然岳家军以勇猛著称,但其兵力仅为两万余人,而在全盛时,岳家军的兵力甚至曾达到十万人左右。假如赵构能全力支持岳飞,他必定会调动张俊和韩世忠的军队,协同作战。在这种情况下,郾城之战的战果将更加辉煌,甚至可能使金军主将完颜宗弼失去抵抗力,进而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岳飞三路大军一旦汇合,金军必然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完颜宗弼很可能像之前那样,迅速撤离开封,带着残余兵力北撤。而宋军则能借此机会顺利收复中原,接下来的战役将更加顺利,最终收复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指日可待。此时,岳飞若能将黄河以南的宋朝失地重新收复,赵构也能回到开封,恢复南宋的强大基础。

这无疑是一种美好的假设,尽管即便赵构全力支持岳飞,也不一定能完全消灭金国,但收复北宋的失地,恢复燕云十六州的控制却是非常有可能的。一旦宋朝能够收回燕云十六州,它便能够掌握对金国的主动权,改变之前被动局面。

岳飞是一位极具悲剧色彩的民族英雄,他的英勇事迹和忠诚精神,让无数百姓为之痛惜。岳飞“尽忠报国”四个字,不仅完美概括了他的一生,也让后人永远铭记。

有一种说法认为岳飞是军阀,或许会如赵匡胤般“黄袍加身”。然而,如果岳飞真像吴玠、吴璘那样拥有强大的兵力,他又怎会被赵构和秦桧轻易加害呢?事实上,岳飞并没有像那些拥兵自重的将领一样控制岳家军,他始终没有将军队的绝对领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反而是为了避免朝廷的猜忌,刻意保持了与一些亲信的距离。

当岳飞提出辞官归养时,秦桧出于私欲,决定将岳飞置于死地。即使已经下达了诏书,秦桧依旧心有不安,怕年终大赦让岳飞得以赦免,于是决定提前在监狱中将他杀害。而岳飞的亲信张宪和岳云也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岳飞之死,不仅不符合当时的正常程序,更揭示了秦桧的阴险和毒辣。

当战士倒下,苍蝇趴在尸体上,显得得意洋洋,仿佛自己已比战士更加伟大。然而,倒下的依旧是战士,苍蝇再怎样也无法掩盖其丑陋与可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红... 1935年5月,川陕苏区的山林间,云雾缭绕,景象迷离。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一支八万人的队伍正忙碌...
原创 解... 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内部涌现出许多起义将领,他们的动摇为战争格局带来了极大变化。从那些曾屡次立下赫...
悲情临时工:那些为明朝而战的外... 作为驱逐胡虏的杰出代表,大明王朝自建立之日起,就必然与中原之外的万邦保持安全距离。反映在军事层面,就...
原创 隋... 隋朝,虽然只存在了不到四十年,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深远无比。假如没有隋朝的短暂统治,历史的走向可能...
原创 秦... 大家好,我是小步。 今天带来《楚河汉界》系列的第09集。如果你感兴趣,我主页上有视频和图文合集可以查...
原创 平... 在平型关大捷之后,毛主席看着战报,沉默了良久,最后缓缓说道:“这样的大胜仗以后不能再打了。”这句话引...
原创 汉... 《——【·前言·】——》 汉武帝长达数十载征伐,权势如日中天,却被一名歌女出身的李夫人深深吸引。美貌...
原创 岳... 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赵构下达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命令:“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
原创 副... 2000年3月,胡长清在被执行死刑前,突然大喊:“我将载入史册!”这一声呐喊,至今让人深思。 胡长清...
原创 唐... 唐朝的“岭南”今何在? 唐朝时候的“岭南”,你看古装剧或者历史书,这个词是不是经常蹦出来?尤其是那些...
原创 毛... 1966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召见了北京军区的领导层,然而,令他感到不悦的是,司令员和政委都未出席...
原创 蜀... 三国里最努力的“社畜”,非姜维莫属。 诸葛亮人刚走,他立马扛起北伐大旗,十一征拼到吐血,可打了十多年...
解放时期,发挥失常的四位国军名... 解放战争是国共双方的终极对决,如果失败了,就会错失天下,如果胜利了,就会成为永远的胜利者。所以,参战...
原创 苦...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朝鲜是一个神秘且充满贫困感的国家。这个神秘的国度,也常常被看作是贫穷的象征,与世界...
原创 朱... 咱们都知道,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朝代,而这一切的开端,都得从朱元璋说起。朱元璋可是个苦出身...
山河不会忘记 ——战略防御阶段... 解放军报 2025-06-26 06:01 ■贾 永 八一三淞沪抗战(油画,中华艺术宫藏)姚尔畅作 ...
原创 许... 耿猛子与许世友的军衔对话 “耿猛子,如果授衔,你觉得你适合拿什么军衔?能得个啥?”许世友问道。 耿...
原创 明... 明朝的历史里,总有些人物让人又恨又叹。朱高煦就是这么一个——他是永乐大帝朱棣的次子,战场上救过亲爹的...
原创 美... 在美国的许多地方,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以总统名字命名的建筑、机构和街道,例如华盛顿特区、杜鲁门号航空母...
原创 历... 古代历史人物数不胜数,其中一些人物的命运充满了神秘与不可思议。有四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曾经过着平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