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成
SHENGCHENG
编者按:昨日北京语言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盛大举行。段鹏校长在毕业致辞中深情回忆了北语一级教授、伟大的中法交流使者、法共联合创始人盛成先生。北语也有一座精美的会议室命名为盛成厅。那么盛成是谁?为何伟大?今天我们一同来了解。
1
从革命少年到国际文坛巨星
少年革命家:13岁投身辛亥革命
盛成,1899年出生于江苏仪征的书香门第。自幼聪慧过人,心怀家国。1911年,年仅13岁的他毅然投身辛亥革命,成为“辛亥革命三童子”之一,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救国的重任。他深受孙中山先生“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的勉励,从此踏上了革命与学术并重的道路。
徐悲鸿画盛成像
留法风云人物:法共建党元老
1919年,盛成赴法勤工俭学,与周恩来、邓小平、李立三等革命志士成为同学。在法国,他不仅深入学习了西方文化,更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于1920年参与创建了法国共产党,并担任法共南方地区书记,成为中共早期在海外的重要联络人。他的革命足迹,跨越了国界,连接了中法两国的革命友谊。
国际文坛巨星:《我的母亲》轰动欧洲
1928年,盛成用法文写下了自传体小说《我的母亲》。这部作品一经出版,便在欧洲文坛引起了巨大轰动。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盛赞此书“比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更伟大”,诗人瓦雷里更是亲自为其作序。该书被译成16种语言,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也让盛成的名字在国际文坛上熠熠生辉。
抗战英雄:投笔从戎,血战救国
1930年代,盛成毅然回国投身抗战,任十九路军政治部主任。他深入前线,鼓舞军民士气,与郁达夫等文人一起亲赴台儿庄前线劳军,写下《徐州慰劳报告》,用文字记录下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也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2
中法文化交流的丰碑
盛成
语言天才
盛成不仅是一位革命家和文学家,更是一位语言天才。他精通法语、英语、德语、马来语等十几种语言,曾在巴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讲授《易经》,向西方世界阐释中国哲学精髓。他的语言才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让他成为了中法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使者。
盛成
法国最高荣耀
1985年,法国政府授予盛成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这是法国最高的文化荣誉之一。当时,中国仅有巴金、盛成、张芝联三人获此殊荣。这份荣誉不仅是对盛成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他在中法文化交流中所做贡献的高度认可。
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盛成
笔耕不辍
盛成先生晚年专注于马来语与汉语关系的研究,出版了《盛成文集》四卷等重要著作,成为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献。他的学术贡献不仅丰富了中法文化交流的内涵,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3
结束漂泊,终归祖国
盛成
被迫离乡
1948年,盛成赴台湾大学任教,但因拒绝加入国民党,在1950年代被解聘,生活陷入困境。他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愿随波逐流,这份坚持和勇气令人敬佩。
盛成
流亡海外
1965年,盛成离开台湾,先后在美国、法国讲学。虽然他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但始终心系祖国,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他的流亡生涯充满了艰辛和不易,但他从未放弃过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
盛成
重返北语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关怀和廖承志的具体安排下,盛成终于回到了阔别31年的祖国。他任北京语言学院(今北京语言大学)一级教授,培养法语人才,推动中法文化交流。他的归来不仅为北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法文化交流翻开了新的篇章。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北语将校园内一座重要会议室命名为“盛成厅”。这座会议室不仅承载着盛成的精神遗产,也成为了北语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和象征。
结语
盛成先生的一生是革命、文学与国际交流的传奇。
他不仅是北语的骄傲,更是中法友谊的永恒桥梁。
在2025届毕业典礼上,段鹏校长特别提及盛成先生,强调北语人应继承他的国际视野与文化担当。这不仅是对盛成先生个人的缅怀和纪念,更是对北语师生的一种激励和鞭策。
来源 | 汉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