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愁坏朝鲜好姑娘:学历高了,嫁人咋成“老大难”?
迪丽瓦拉
2025-09-17 08:32:19
0

离开平壤数月,导游朴顺玉发来一张照片:夕阳下的大同江,波光粼粼。没有文字。我想起她曾说过的话:“这江水流了千年,看尽了平壤姑娘的心事。” 那些心事,关于学识、理想,也关于一个或许会迟到、或许不会来的良人。

朴顺玉的观察:街头巷尾的“静默”

朴顺玉,29岁,平壤金日成综合大学毕业,是我们此行的导游。她专业、沉稳,有着超越年龄的通透。一次,走在绫罗街,看着擦肩而过、青春洋溢却大多结伴而行的姑娘们,我问:“顺玉,平壤的年轻小伙子们,都去哪了?” 她目光扫过稀疏的男性身影——多是中年人或军人,嘴角牵起一丝理解的苦笑:“在军营里,或者…在别人的结婚照里。”

她的话,在大同江畔的婚纱摄影点得到印证。新娘们娇艳如花,新郎们却多显沉稳,甚至沧桑。“同龄的、学历相当的、工作体面的小伙子,是稀缺资源。”朴顺玉的声音很平静,“优秀的姑娘们在等待,但时间不等人。”

李贞慧:书架间的守望者

在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习堂,我们遇到了研究员李贞慧。30岁,博士,主修朝鲜古代文献。她身着深蓝色民族服装,气质沉静如古卷。为我们讲解一部15世纪典籍时,她眼中闪烁的光芒,是对知识的纯粹热爱。我们惊叹于她的博学与专注。

休息时,朴顺玉低声说:“贞慧姐是我们馆里的宝贝,学问顶好。可您知道吗?她还没成家。” 朴顺玉顿了顿,声音更轻,“馆里像她这样醉心学问、过了最佳婚龄的姑娘,有好几位。学问越深,懂得越多,能懂她们的人…似乎就越少了。” 我看向李贞慧。她独自坐在阅览室靠窗的位置,午后的阳光在她翻阅的古籍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她看得入神,手指轻轻划过泛黄的书页,周遭的寂静仿佛是她最熟悉的伙伴。那份专注的孤独,令人动容,也令人微酸。

女交警的荣光与无形的“线”

平壤女交警是城市象征。她们站在路口,身姿笔挺,手势精准,面容坚毅。游客镜头追逐着她们。

“能穿上这身制服,是万里挑一。”朴顺玉语气带着敬意,“身高、容貌、政审、学历、家庭,层层筛选。她们是国家的脸面,待遇优渥。” 然而,她的目光里多了一丝复杂:“外人看到的是荣耀和飒爽。可脱下制服呢?她们也是普通的姑娘,也要面对终身大事。这身荣光,无形中拉高了世俗对她们伴侣的期待线。线高了,能跃过的人,自然就少了。”

大学时光:错开的列车

朴顺玉是过来人。“在朝鲜,上大学不难。国家有保障,想读书的孩子基本都能读。” 她说,“但大学不是谈情说爱的地方。男生想的是尽快毕业,扛起养家的担子。女生呢?成绩优异、心怀理想的,会选择深造。”

“问题在于,” 朴顺玉望向车窗外飞逝的风景,语气平缓却带着力量,“当这些姑娘们硕士、博士毕业,怀揣着更广阔的理想走向社会时,她们发现,那些曾在校园里擦肩而过、可能产生火花的同龄优秀男生,早已乘着‘本科毕业-工作-成家’这趟更早的列车,驶向了人生的下一站。她们登上了知识的高峰,却可能错过了情感的站台。这趟人生的列车,男女车厢的出发时间,似乎被设定得不一样。”

餐厅舞台:汗水里的“嫁妆经济学”

在一家涉外餐厅,服务员崔英爱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笑容温婉,服务细致。晚餐时,餐厅变身剧场。灯光亮起,崔英爱和同事们华服登场,歌声清越,舞姿曼妙,专业水准不亚于专业院团。

“她们都是大学生,”朴顺玉看着舞台,“白天端盘子,晚上是演员。一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是常态。” 我问为何如此辛苦?朴顺玉沉默了一下,轻声道:“攒嫁妆。英爱这样努力又体面的姑娘,谁不想风风光光地出嫁?一份丰厚的嫁妆,在现实的婚恋考量中,是筹码,也是给自己和家人的一份安心。” 舞台灯光下,崔英爱旋转时,额角细密的汗珠折射着光芒。那汗水里,混合着青春的活力与一份沉甸甸的现实考量。

朴顺玉解局:兵役、标高与“预购”

我请朴顺玉分析这现象背后的根由。她条理分明:

“十年兵役:不可逾越的时间鸿沟”:“这是核心。” 朴顺玉语气肯定,“男孩十八九岁入伍,服役期十年。当他们脱下军装,已近而立。而女孩的‘黄金婚龄’在二十三四岁。这六七年的时间差,像一道鸿沟,让无数本可能匹配的姻缘,隔岸相望,最终错过。”

“知识抬升的择偶标高”:“读书明理,眼界自然开阔。” 朴顺玉理性地说,“她们寻求的不仅是生活伴侣,更是精神同路人——学识相当、志趣相投、理解她们追求的人。然而,社会能同步供给的此类男性,数量有限。高处不胜寒,选择面反而窄了。”

“家庭‘战略储备’的挤压效应”:“这是现实的一环。” 朴顺玉带着一丝洞察的冷静,“有资源、有眼光的家庭,会在男孩尚在部队表现优异(如提干苗子)或刚考入顶尖大学时,就启动‘人才储备’计划,通过关系网络进行接触甚至‘预定’。当这些优质男性‘解甲归田’或‘学成上市’,早已被‘战略锁定’。普通家庭的优秀女孩,在起跑线上就面临资源挤压。”

大同江畔的合声:理想高于耳语

朴顺玉说,困难虽在,但希望永存。黄昏的大同江边,是观察朝鲜年轻情侣的窗口。我们看到几对恋人,保持着礼貌的距离,或漫步,或静坐。没有亲昵举止,但低声交谈的神情专注,偶尔相视一笑的默契,流露出深厚的情感连接。

最难忘的是一对站在主体思想塔广场前的年轻人。他们并肩肃立,面向高塔,身姿挺拔。小伙子似乎在阐述着什么计划,手势坚定,姑娘侧耳倾听,目光沉静而充满认同,不时点头。他们谈论的,显然不是风花雪月。

“这就是我们理解的爱情,”朴顺玉望着他们,眼中有了温度,“它超越肌肤之亲,扎根于共同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承诺。他们在讨论如何更好地工作,如何响应国家号召,如何共同建设更美好的生活。这种基于共同理想和目标的情感纽带,在我们看来,更为牢固和持久。” 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长,投射在广场洁净的地面上,仿佛两个为共同理想而并肩前行的灵魂剪影。

告别与回望:在时代的褶皱里

送别时,朴顺玉在机场安检口向我们挥手告别。她依旧干练利落,笑容得体,但转身离去的背影,在机场空旷的大厅里,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寂寥。我想起李贞慧指尖划过古籍的专注,女交警哨声下的英姿,崔英爱舞台灯光下的汗珠,以及江边那对讨论理想的年轻人。

朝鲜社会为女性推开了知识殿堂的大门,让朴顺玉、李贞慧、崔英爱得以在各自的领域绽放智慧的光芒,这是时代的进步。然而,传统社会结构(尤其是漫长的男性兵役制度)与观念更新的滞后,如同无形的皱褶,缠绕在她们通往个人幸福的道路上。学识,这照亮她们前程的明灯,在某些时刻,也在婚恋的迷宫中投下长长的、令人踌躇的影子。

飞机爬升,平壤城在视野中渐渐模糊,唯余大同江如一条蜿蜒的银线。朴顺玉们的故事告诉我:发展的叙事宏大而清晰,但个体的命运常在时代的褶皱里蜿蜒。她们的“等待”与“错过”,是这宏大叙事中一段细腻而复杂的副歌。

真正的进步,或许不在于强行抹平这些褶皱,而在于赋予身处其中的个体更从容的底气与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当社会能够更宽容地看待人生的不同节奏,当女性的价值无需通过婚姻的标尺反复丈量,当“优秀”本身成为最无需解释的吸引力,大同江畔那些关于理想与未来的合声,才能孕育出真正丰盈而自由的生命果实。到那时,朴顺玉们的学识与光芒,将如同大同江的晨雾,自然升腾,成为她们生命天际最本真的风景。她们的幸福,值得拥有属于自己的、不受限的脚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郑佳明:湖湘文化与湖南伟人 一、近代湖南的辉煌业绩和伟人、英雄群体 近代史有一个说法,就是从1840年算起到1949年为止,是1...
原创 赵...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这场战争让赵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几乎导致了国家的崩溃。然而,令人...
原创 国... 1934年10月,因红军领导人博古和李德在指挥上犯下严重错误,导致中央苏区在蒋介石第五次围剿中惨败。...
原创 日... 最近日本闹翻了,不是动漫,不是关税,而是翻出了一个已作古快80年的人——王仁三郎。 曾几何进,这位爷...
原创 西... 西晋时期,有一位非常出名的富豪,那就是石崇。提到石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他和王恺的斗富故事,这段往...
原创 为...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些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它们的影响依然深远,如同一圈圈涟漪,始终在触动着后...
原创 狄... 唐朝长安城中有一座名为太极宫的宫殿,而在太极宫的东北角,有一座特别的建筑——凌烟阁。这个凌烟阁因唐太...
原创 原... 秦朝末年,天下动荡不安。首先是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率先揭竿而起,接着项羽也带领着8000名来自关东的勇...
原创 成... 成吉思汗:草原上的传奇 成吉思汗,这位曾统一蒙古各部的伟大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
原创 夷... 夷陵之战,深刻地改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尤其是蜀汉政权的命运走向。这场战争的胜负并不是由一场突如其...
原创 曾...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延续了五千年。从文化到皇权的推动,汉族最终统一了中原,但在...
原创 朱...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虽然出身平民,但在登基后,却不忘清除与他一同征战的功臣,尤其是在他晚年时,为...
原创 西... 黄金自古以来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黄金一直被视为财富的象征,也是权力...
原创 太... 太子朱标落水时,侍卫们见状,立刻跳入水中,将他救了上来。然而,当朱标被救上岸后,朱元璋一看到侍卫们的...
原创 《...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位女性,她对康熙帝的影响至深,大家应该已经猜到,她就是容妃。容妃是乾隆时期的...
原创 刘... 在三国历史上,刘备的用人之道与曹操、孙权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略胜一筹。曹操曾强调唯才是举...
南渚山房 南亚东南亚造像艺术专... 失落的雕像与河流中的历史 南亚东南亚造像艺术专栏 南渚山房 刘冬 东南亚古代造像独立研究者 《南渚志...
原创 为... 朝代也逃不过 “退休” 命!为啥武将总能终结王朝?看完笑喷了 咱老祖宗常说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原创 诸... 诸葛亮的倒数第二次北伐,是一场非常关键的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自第一次北伐失利以来,最接近成...
从文盲到巨星:明朝大画家幕后的...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仇英肖像 清 李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