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而自由的时期,不仅政权力强盛,连皇族女性的生活也同样充满了非凡的故事和传奇。唐朝的公主们,个个才气逼人、敢作敢为,她们的婚姻往往带有许多曲折和无奈,尤其是那些经历过三次婚姻的公主们。她们的婚姻生活虽然注定充满了风波,但每一段婚姻背后,既有爱情的追求,也有宫廷权力斗争的隐秘。
其中,定安公主的故事尤为引人注目。她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尽管她的生母身份尚不明晰,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并非韦皇后所生。定安公主的异母妹妹则是那个试图成为皇太女的安乐公主。定安的父亲李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继承人,但他登基后的命运极其坎坷。李显在继位不到两个月后便被武则天废除,并被迫流放至房州。武则天上位后,历经多次权力斗争,终于在李显的支持者压力下重新迎回了李显,并复位为太子。正是在李显第二次当太子时,定安公主嫁给了王同皎——一位出身世家的年轻男子。尽管史书未明确记载是李显还是武则天为她选择了丈夫,但王同皎的忠诚早已站在反武的阵营。他参与了神龙元年宫廷中的政变,协助李显复位。其后,李显为其封官加爵,王同皎也因此成为了琅琊郡公。
然而,李显复位后并未按照王同皎等人的预期报复武家,反而日益倚重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王同皎等人心生不满,准备通过除掉武三思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遗憾的是,历史上多数阴谋因泄露而未能成功。王同皎的计划败露后,李显不得不下令处死自己的女婿。经过多年,李显去世,李显的弟弟李旦继位后为王同皎复仇,并将他与定安公主的儿子王繇一同葬在定陵。
尽管丈夫早逝,定安公主并未因此失去尊贵地位。李显去世后,她的第二任丈夫由李显为她挑选,这位新驸马是韦皇后的族弟韦濯。李显深爱韦皇后,公然将韦家人权力扩大,而定安公主的这段婚姻似乎注定是一个新的开始。然而,这段婚姻并未长久,李显死后,太平公主与李隆基联合发动政变,除掉了韦家和安乐公主。韦濯因此丧命,定安公主再次成为寡妇。
定安公主并未因此失去宫廷中的地位,李隆基登基后,再次为她挑选了驸马——博陵崔氏的崔铣。两人结为夫妻后,定安公主度过了20多年的幸福时光,直到她去世。她一生三婚,而她的第三任丈夫崔铣,陪伴她度过了最长的时间。即使她在去世后仍与她的两任亡夫纠缠在一起,争论着是否应将她与第一任丈夫合葬,历史中这场风波也展示了唐朝公主们复杂的婚姻情感。
与定安公主相比,齐国公主的婚姻生活更为复杂。她的封号最初是兴信公主,后改为齐国公主。她的三任丈夫分别是张洎、裴颍和杨敷,然而,她的第一任丈夫张洎,作为当时的文学家和宰相之子,最终与安禄山交好,因支持安禄山而成为背叛者。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张洎跟随安禄山投降,最终死于乱局。齐国公主因丈夫的不忠,迅速再嫁。而她的第二任丈夫裴颍去世后,齐国公主便又选择了杨敷。对于这两段婚姻的具体情感状况,史书未作过多记载,留下的只是她的再嫁。
而宁国公主,唐朝第一位和亲的真公主,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命运。她的第一次婚姻并没有记录,而她的第二任丈夫薛康衡也未留下深刻的历史痕迹。当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为恢复失地,派宁国公主与回纥和亲,成为唐朝第一个真公主嫁给异族的历史人物。宁国公主的这一决定,既是家国的责任,也是个人的牺牲。虽然她在回纥的生活并不长久,丈夫去世后,她拒绝了殉葬的要求,最终返回唐朝。父亲唐肃宗为了表彰她的贡献,给予了她盛大的接待。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唐朝公主们的婚姻生活充满波折,还能窥见唐朝宫廷政治斗争和历史变迁的复杂面貌。唐朝的女子,尤其是公主们,往往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家庭生活,她们在婚姻中不仅承载着个人情感,更是时代风云的见证者。
此外,唐朝的婚姻风气较为开放,二婚、三婚在皇族中并不罕见。尽管如此,安史之乱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之后再婚的公主数量大幅减少,似乎这一历史事件深刻影响了唐朝的社会和政治格局,标志着一个黄金时代的终结。而公主们的命运,则在这变动中逐渐发生了变化。
对于唐朝公主们三次婚姻的故事,它们不仅反映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也映射出那个时代女性在权力与情感之间的挣扎。这些历史人物的选择和遭遇,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