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解放战争中,谁起义对蒋介石打击最大?既不是傅作义,更非陈明仁
迪丽瓦拉
2025-09-17 10:03:30
0

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内部涌现出许多起义将领,他们的动摇为战争格局带来了极大变化。从那些曾屡次立下赫赫战功的如陈明仁这样“长沙悍将”,到傅作义这类掌握着华北重兵的“封疆大吏”,都曾一度令蒋介石感到头痛。然而,如果要问蒋介石最担心哪一次起义,答案却并非这两位,而是那个看似毫不起眼、低调沉稳的廖运周。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拉开序幕。蒋介石亲自指挥南京的战局,调集了黄百韬、黄维等国民党重将,动员超过60万兵力企图与解放军一决雌雄。黄维所率的第十二兵团,作为蒋介石的“王牌”,兵员达到12万,装备精良,实力雄厚,自诩为“中原劲旅”。而在这支部队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单位——第85军110师,它的师长,正是廖运周。

廖运周并非平凡之人。他是黄埔军校五期的毕业生,早在1927年南昌起义时便加入了共产党,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潜伏生涯。作为一名“潜伏将军”,他在国民党内部浑水摸鱼,虽然时常出征,但始终保持着低调的作风,既能打胜仗,又能稳住人心。他参与了多次军事行动,最著名的当属抗日时期的“小坳伏击战”,在这场战斗中,他指挥的部队凭借12门火炮击毁了20余辆敌军坦克和数十辆军车,损失为零,声名大噪,获得了黄维的高度信任,并迅速成为黄维的心腹部下。

1948年11月24日,解放军主动放弃南坪集,设下诱敌之计。黄维判断失误,继续命令部队向宿县推进,结果陷入了解放军的包围圈,兵团被困于双堆集以南。此时,廖运周毫不犹豫地向中共地下党报备,表达了起义的意向。经过刘伯承、邓小平的批准,地下党决定支持他在黄维突围之前发起起义,破坏敌方的突围计划。

11月26日下午5点,黄维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商讨突围方案,决定四个师齐头并进、强行突破。廖运周当即请战:“我师愿做先锋!”作为黄埔系的两位老将,黄维与廖运周有着深厚的私人感情。黄维在考虑后,决定将最精锐的装备交给廖运周:“把最好的坦克、榴弹炮都给廖师。”就这样,黄维亲手把自己的最锋利的武器交到了“敌方”手中。

11月27日清晨6点,寒风凛冽,淮北平原上,廖运周指挥的第110师约5000名士兵按照既定路线,在赵庄、周庄一带集结完毕。士兵们左臂绑上白布条作为联络标志,行军有序,纪律严明。廖运周将报话机保持开启,与黄维兵团保持“正常通信”,一切看似平常。即使在9点时,四架国民党飞机低空侦察,廖运周依旧按演习时的布阵下令,制造出“战况激烈”的假象。敌机侦察员观察片刻后,确认无误,便离开了。

与此同时,解放军已准备就绪,提前清理出通道,派出“武英”部队为廖运周的部队接应,双方事先约定好以白布为标志,行动路线自赵庄通向吴大庄。下午1点左右,第110师成功安全到达吴大庄和西张庄一线,接应的解放军部队由王近山亲自指挥,现场气氛严肃而庄重。所有士兵整齐列队,没有一人掉队,所有重装备无一遗失。与此同时,黄维依然未觉察到情况异常,频繁通过电台询问“先锋部队”的情况,廖运周则继续回报:“顺利到达前沿阵地。”黄维更加自信,认为突围成功指日可待。

然而,正当黄维忙于部署后续兵力准备突围时,解放军的野战部队已经完成对黄维兵团的全面合围。110师的起义成功切断了黄维兵团唯一的退路,彻底封锁了敌军的突围口。直到黄维傍晚收到敌军“突围失败”的报告时,才意识到大事不妙。此时他再次通过电台联系廖运周,但始终未能取得回应,直到空军侦查员报告“未见110师作战迹象”,黄维这才幡然醒悟。愤怒之下,他开始责骂廖运周为“叛徒”,但一切都已太晚。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黄维亲自调拨给廖运周的坦克、榴弹炮等装备,此刻正被解放军用来封锁黄维的突围退路。当天晚上,黄维怒不可遏,调动轰炸机对第110师的宿营地进行了猛烈空袭,但由于解放军早有防备,伤亡极为有限。这一行为也更加激起了起义官兵对国民党的愤怒和失望。

三天后,解放军发动总攻,彻底歼灭了黄维兵团的11个师,约10万人的兵力,黄维本人最终被俘。淮海战役的胜利几乎是板上钉钉,蒋介石亲手编织的中原防线瞬间崩溃,战局急转直下。

起义后的第110师被编入了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十四军四十二师,廖运周继续担任师长,并于1955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成为解放军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战场起义的高级将领之一。

廖运周的起义没有轰轰烈烈的动员,也没有公开的声明,它没有惊天动地的号召,但其影响却是致命的。蒋介石不仅失去了一场关键战役,还失去了一个兵团,并彻底丧失了中原战场的控制,最终丧失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机会。可以说,廖运周的起义犹如一刀精准地插入蒋介石的命门,是一次最致命、最不可防范的打击。

如果傅作义的起义是“收尾”,陈明仁的起义是“加分”,那么廖运周的起义,则无疑是那一记最深、最痛的致命一击。

参考资料:

“潜伏将军”廖运周-黄埔杂志-2018-09-18

揭秘潜伏名将廖运周:淮海战役“坑”老上司黄维-中国新闻网-2013年04月07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龙区孟轲乡:挖掘和弘扬孟子文... 为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关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部署,贯彻落实市、区相关...
原创 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挑战愈加频繁。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国互联网上涌现...
原创 宋... “伴君如伴虎”是古语中形容侍奉权贵的危险,而有时候,即使小心翼翼地伺候好“君主”,依旧难免会遇到意外...
原创 诸... 在《三国演义》这部著作中,如果非要挑选出一位比诸葛亮更为出色的谋士,那么水镜先生无疑是最理想的候选人...
原创 “...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丰富一些细节和描写: --- 醉畊堂、郁郁堂、郁文堂等...
原创 敢... 6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九三阅兵的总体安排,邀请部分国家代表参加,共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
历史上最出名的3篇短文 1.陋室铭 唐 ·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原创 三... 咱都知道,在三国那纷乱复杂的时代里,英雄豪杰那是层出不穷,各种传奇事儿也是接连不断。但要说起这背后还...
原创 洋... 众所周知,在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成为了一面响亮的旗帜,来自大寨村的农民副总理陈永...
官字款青釉冰裂纹圆洗:宋代雅韵... 在中国陶瓷艺术的璀璨星河中,宋代瓷器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趣和精湛工艺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其中,官字款青...
原创 他... 在中国的开国少将中,有一位将军的革命经历可谓传奇。这位人物原本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个排长,后来却毅然决...
全国第十家林则徐纪念馆开馆:禁...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当日,全国第十家林则徐纪念馆在江苏苏州开馆。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
原创 古... 时间与自然的韵律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始终是无法逃避的课题。在现代社会,手表、手机以及各种电子设备已...
黄河清风·丝路人物史话|阴铿:... 风华独绝陇籍诗人 阴铿(约511年——约566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武威市)人,梁、陈时期著名诗...
原创 三... 部分领地是没有人认领的状态,所以攻占成功以后可以直接获取对应区域的资源,也可以选择攻击其他的玩家去掠...
本溪:“重走抗联路”赓续东北抗... 新华社沈阳6月25日电 题:本溪:“重走抗联路”赓续东北抗联红色血脉 新华社记者王莹 “抗联遗址不仅...
天津地铁4号线文物展厅项目通过... 天津北方网讯:25日,天津地铁4号线东南角站新增文物展厅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东南角站新增文物展厅位于...
原创 苏... 以下是对原文进行改写的版本,按照要求对每段内容进行详细扩展,同时保留原有的基本结构和语义: ---...
“兵马俑—陕西秦汉文明” 展览... 据新华社澳大利亚珀斯6月25日电(记者 刘晓宇 张淑惠)“兵马俑—陕西秦汉文明”展览25日在西澳大利...
原创 孙... 咱今儿个聊聊孙权,这位三国时期东吴的主心骨,在位时间可不短,足足有五十多年,把曹操、刘备都给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