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于中国朝鲜族,七个有趣的历史冷知识
迪丽瓦拉
2025-09-17 16:34:50
0

事实一:朝鲜民族是否怕死?

有人曾认为,朝鲜人被日本征服并统治了三十五年,是一个缺乏血性的民族。这样的看法完全偏离了事实的真相。当年朝鲜人并非因畏惧死亡而未能大规模组织反抗,而是因为在武力上无法与日本匹敌,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抗争力量,缺乏成功的希望,反抗的意义也因此有限。然而,即便如此,当时的朝鲜人依然敢于反抗日本的压迫。

举例来说,1919年的“三一运动”,即便朝鲜人民手无寸铁,仍敢拿起棍棒等简陋武器挑战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尽管最终失败,仍有约8000名朝鲜人惨遭日本当局处死。这一事件充分展示了朝鲜人民的抗争精神。

在朝鲜战争时期,朝鲜人民军涌现出许多英勇的战士,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机关枪的枪眼,其中有金昌杰、黄淳福、申甲新、朴石峰等英雄人物。统计数据显示,朝鲜人民军在朝鲜战争中,共有22名战士做出了如此壮烈的牺牲,远超过同期我方出现的同类英雄。因此,朝鲜人并非如某些人所言“怕死”,相反,只要有组织和动员,一旦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他们依旧具备极强的牺牲精神和敢于赴死的勇气。

事实二:朝鲜族何时来到中国?

目前中国朝鲜族约有20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吉林省尤其是朝鲜族最集中的地区,占全中国朝鲜族人口的60%。在吉林省内,延边州更是朝鲜族的核心聚居地,80万朝鲜族人口占到了吉林省朝鲜族总人口的67%。因此,延边州可以被视为朝鲜族的“大本营”。

事实上,朝鲜半岛与中国东北仅一江之隔,历史上自唐宋元明清各代以来,不断有朝鲜人迁入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古代朝鲜移民往往与中国的汉族、女真、蒙古族等民族通婚、杂居,逐渐融合成了一个大民族群体。因此,在古代中国大陆,并没有明确的“朝鲜族”概念,朝鲜移民一旦进入中国,就融入了广袤的民族大家庭。

然而,近代情况则有所不同。大约从清朝末期,朝鲜半岛社会动荡不安,天灾人祸频发,导致大量朝鲜人开始迁徙到中国东北。以1860年代为例,朝鲜北部经历了一系列严重的旱灾和水灾,尤其是1869年的“己巳大灾年”,使得成千上万的朝鲜人被迫越过鸭绿江来到中国东北。

更重要的是,朝鲜的社会动乱也加剧了这一迁移潮。1862年,朝鲜三南地区爆发农民起义,社会秩序陷入混乱,数以万计的朝鲜难民越过边界来到中国东北寻求生存。为了安置这些难民,当时的清政府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只要他们愿意归顺大清,按规定交税,便可在东北土地上定居。到1910年,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人已经超过26万人。

随着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许多朝鲜人不愿屈服于日本统治,选择再次迁往中国东北,至1920年,朝鲜人的数量已接近46万。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人已经达到216万,其中70万回到朝鲜半岛,剩余的146万继续定居在中国东北。

事实三:朝鲜族对东北的贡献

朝鲜族在中国东北的最大贡献无疑是水稻的引入与推广。在清末民初之前,东北地区的气候寒冷,不适宜种植水稻,主要种植的是大豆、高粱等作物。朝鲜族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局面。

实际上,3000年前,辽宁地区就曾出土过水稻的遗迹,表明早在古代东北就有水稻的种植。随着气候变化和冰期的来临,水稻种植逐渐消失,直到朝鲜族在清朝末期的迁移潮中带来了适应寒冷气候的耐寒稻种。这种稻种不仅适应了东北的寒冷环境,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北的农业结构,使得大米成为了东北的主粮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耐寒稻种来源于日本,而不是中国南方的稻种,这也解释了今天东北大米与日本米相似的特点,口感劲道,非常适合做寿司等菜肴。

事实四:朝鲜族的语言和韩国语

虽然中国朝鲜族的语言与韩国人使用的韩语基本相同,但在发音和词汇上仍存在一些差异。比如,“上班”一词,中国朝鲜族说“Ssangbal-hada”,而韩国人说“Chulgeun-hada”;“电脑”,中国朝鲜族说“Ttenno”,而韩国人则说“Keompyuteo”;“工人”,中国朝鲜族说“gongin”,而韩国人说“Nodongja”……这些差异类似于广州话与香港话的关系,虽然属于同一种语言,但在某些地方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事实五:朝鲜族的杰出人物

中国朝鲜族不仅在娱乐圈崭露头角,也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例如:著名的音乐人崔健、金海心、金星、黄西等,都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但事实上,朝鲜族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

在科技领域,朝鲜族也有着卓越的代表人物。例如李相荣,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人物,担任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姜景山则是中国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主要组织者之一。此外,孔铉佑是现任中国驻日本大使,李贤玉则是中国军用火箭专家、火箭军研究院总工程师。这些人物虽然低调,却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事实六:韩国人如何看待中国朝鲜族?

在韩国,法律上将中国朝鲜族视为中国公民,但在民族感情上,一些韩国人认为中国朝鲜族是“同胞”,即“来自中国的韩民族同胞”。这是因为韩国有一部《在外同胞法》,根据该法律,一些来自中国的朝鲜族人被视为“在外同胞”,可以享受与韩国国民相近的待遇,比如长期居留签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种身份认同存在,但也有部分韩国人对中国朝鲜族存在歧视和偏见。

事实七:中国朝鲜族如何看待韩国人?

中国朝鲜族普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但由于同文同种的缘故,部分朝鲜族人对韩国人和韩国文化抱有亲近感。就像泰国华侨和中国大陆居民的关系一样,这种认同和亲近感并不意味着完全归属。然而,也有一些朝鲜族人对韩国人持负面看法,这种现象在任何民族中都不乏其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黄金自古以来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黄金一直被视为财富的象征,也是权力...
原创 太... 太子朱标落水时,侍卫们见状,立刻跳入水中,将他救了上来。然而,当朱标被救上岸后,朱元璋一看到侍卫们的...
原创 《...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位女性,她对康熙帝的影响至深,大家应该已经猜到,她就是容妃。容妃是乾隆时期的...
原创 刘... 在三国历史上,刘备的用人之道与曹操、孙权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略胜一筹。曹操曾强调唯才是举...
南渚山房 南亚东南亚造像艺术专... 失落的雕像与河流中的历史 南亚东南亚造像艺术专栏 南渚山房 刘冬 东南亚古代造像独立研究者 《南渚志...
原创 为... 朝代也逃不过 “退休” 命!为啥武将总能终结王朝?看完笑喷了 咱老祖宗常说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原创 诸... 诸葛亮的倒数第二次北伐,是一场非常关键的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自第一次北伐失利以来,最接近成...
从文盲到巨星:明朝大画家幕后的...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仇英肖像 清 李岳云...
原创 同... 原因很简单,刘邦封王的主要对象是他的政治盟友,而封侯的则大多是他的臣子。 在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的过程中...
原创 为... 近期中日关系再次紧张,局势悄然升温。引发这一波紧张的直接原因,正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
原创 三... 1939年初,皖东大地寒风凛冽。42岁的罗炳辉望着眼前几千名新四军战士,眉头拧成了疙瘩——每个战士身...
美化日本侵略者?高市惹恼马来西... 据马来西亚本地媒体近日报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年10月下旬赴马来西亚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
原创 天... 在天京发生的内讧,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极大的动荡。杨秀清被杀后,东王府的势力被彻底铲除,紧接着韦昌辉也被...
长安里的文物|唐景云钟 长安里的文物 今天,邀您欣赏 唐景云钟 景云钟是唐代的青铜钟,因铸造于唐景云二年(711年)而得名。...
原创 古... 在古代,军队的指挥和传令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随着战争的不断演变,排兵布阵逐渐成为了军队中不可或缺的...
原创 黄... 大将粟裕被誉为无冕之帅,凭借他卓越的军事成就,毫无疑问,他是当之无愧的军事领袖。无论是在战略眼光还是...
原创 晚... 末代皇帝溥仪的感情生活中,妻妾成群,但他却有一位深深爱着他多年的女人,她就是被誉为“晚清最美格格”的...
原创 若... 康熙时期,皇宫中的许多皇子都拥有非凡的才华和潜力。其中,除了我们熟知的四阿哥胤禛和后来的雍正帝外,还...
原创 蜀... 通常人们说,曹魏得天时,孙吴得地利,蜀汉得人和。在刘备时期,蜀汉的确人才济济,武有五虎上将,文有卧龙...
原创 狗... 亲爱的你: 我叫狗剩,是东汉末年一个佃农。此刻,我病卧在茅草屋中,感觉生命正一点点从这具枯瘦的身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