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蜀国第一名将,三国时代备受人尊崇的英雄之一。尤其在清代以后,关羽的形象更被神化,被尊称为“武圣”,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关帝庙,成为儒家忠义理念的代表。走进关帝庙,红面长须的关羽屹立中央,而他身旁的副将们也是不陌生的面孔。其中一个是关羽的亲生儿子关平,他与父亲一同被东吴擒杀;另一个则是周仓,以忠心耿耿而著称。然而,有趣的是,尽管周仓在民间故事和《三国演义》中的事迹广为传颂,但在正史记载中却无法找到他的身影。这是否意味着周仓只是后人虚构出来的人物呢?要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深入挖掘周仓的故事。
周仓的出身可追溯至东汉末年,那个王室衰微、黄巾军横行的时代。在瘟疫、饥荒和战争的蹂躏下,许多百姓加入叛军,而周仓也是其中之一。他出身低微,属于贫农阶层。黄巾军覆灭后,周仓带领一小队兵马,成为山头之主,以打家劫舍为生计。正是在这个时候,关羽从曹操那里离开,通过“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帐下,周仓也因此加入了关羽的队伍。从这一时刻起,周仓成为了关羽的得力助手,为他出生入死,立下了卓越的战功。通过这段经历,我们能够推断周仓的一个身份,即他应该是作为关羽的部曲跟随他的。部曲指的是主将私人拥有的军队,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因此在正史记载中鲜有涉及。即便像魏延这样“部曲中的骄傲”在作战中表现出色,也鲜有记载。所以,周仓的存在在正史中缺失并非奇怪之事。在关羽的部曲中,周仓以忠诚耿直著称,但这并未被正史所记载。然而,他的形象早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就已深入人心。在南宋的《容斋随笔》中,已有民间故事记载关羽与周仓的事迹。同时,在宋代建立时的关帝庙中,周仓的形象就已经存在了。这表明在《三国演义》问世之前,周仓的形象已经深受人们喜爱。 要解释周仓为何不见于正史记载,我们需要考虑几个因素。首先,蜀国缺乏史官,导致其史料相对匮乏,即便是陈寿作为蜀国官员,他所收集的相关史料也相当有限。因此,一些重要的蜀国重臣如陈祗、董阙在正史中只是被概略提及。其次,周仓的社会地位较低,他作为部曲的一员,相较于一些高层文武官员,更容易被忽略。与之类似的例子有刘备的心腹陈到,同样缺乏独立的传记。陈寿在写史时一向“惜字如金”,对于周仓这样的小人物更是不会特别提及。周仓的形象之所以深受民间记忆,是因为他的形象符合人们的审美追求,并且在《三国演义》中,周仓作为关羽的得力助手,为衬托关羽的英雄形象,受到二次创作的烘托。随着《三国演义》的成功,周仓这个历史上的小人物,反而成为了千家万户熟知与称颂的英雄。因此,在现今广州、香港等地的关帝庙中,周仓的形象仍然存在。 关羽和周仓之间的默契和忠诚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建安二十年(215年)前后,鲁肃来见关羽,希望他能够归还荆州。这时,有一人在宴席上言道:“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 鲁肃对此表示不满。这段历史描写的情景,很有可能是周仓在关羽身后发言,代表关羽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关羽则以“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为辞,将周仓赶出去,巧妙地避过了关于荆州的争议。这一场景表现了主仆之间的默契,周仓作为关羽的亲信,为他说话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毕竟,关羽单刀赴宴,而周仓则是专门为他捧刀的得力助手。 结合前文关帝庙和南宋记载,周仓的历史存在性是有根据的。他是关羽身边的得力助手,虽然在正史中未能留下名字,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因为忠诚、机智而被人们记住。如今,在关帝庙中,周仓的形象仍然被人们祭奠和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