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75年,毛主席召开政治局会议,会前提醒陈永贵:不要住在钓鱼台
迪丽瓦拉
2025-09-18 17:33:12
0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陈永贵的名字家喻户晓,他成为了全国农民心中的楷模。作为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共和国副总理的传奇人物,陈永贵被亲切地称为“布衣宰相”,他的故事广为流传,充满了奋斗与奋斗的光辉。

实际上,陈永贵能够步入中央领导层,得益于毛主席的赏识与提拔。即使他已进入中央领导岗位,毛主席仍多次亲自为他撑腰,给予极大关照。

1975年,毛主席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中,特别叮嘱陈永贵要避免住进钓鱼台。这究竟是为何?钓鱼台对他又有什么样的特殊影响,毛主席为何特别不让他住在这里?

陈永贵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他从小生活在山西大寨,那里土地贫瘠,资源匮乏。陈永贵早年曾为地主放过羊,做过长工,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劳动,早出晚归,风吹雨打,时常饱受饥寒交迫的煎熬。这样的艰苦生活,不仅锻炼了他坚韧的品格,也造就了他强健的体魄。

尽管生活贫困,陈永贵的智慧和勤奋让他脱颖而出。他能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事事对症下药。二十多岁时,他的农活做得比别人更加出色,效率也更高,成为大寨村中的壮劳力,广受大家好评。

然而,尽管他身强体壮,聪明能干,陈永贵却长期受到地主的压迫,时常与地主发生冲突。由于性格直率,他常常站出来为穷苦百姓争取权利,替他们与地主讲理。

直到中国共产党推翻“三座大山”,陈永贵和贫苦农民终于分得土地。那时,他对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充满了深深的感激,发自内心地热爱党和领导。

当陈永贵成为大寨的党支部书记后,他严格按照党的指示开展工作。他有着极强的组织能力,且不乏创新意识,大家都愿意跟随他一起干。在中央提出要发展农村合作社时,他带领大寨农民迅速建立起了合作社,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陈永贵不仅理论丰富,实践经验更是丰富。在大寨,他不只停留在纸上谈兵,时刻与农民同吃同住,亲自带头劳动,成为农民的楷模。在他的带领下,大寨大队的生产逐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改善。

然而,即便大家的生活逐渐走向稳定,陈永贵依然不满足于现状。他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的农业生产管理制度,也总结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工作经验。这些经验,不仅促进了大寨的飞跃,也为更广泛的农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1963年夏季,大寨大队遭遇了特大洪水,洪水把陈永贵辛辛苦苦多年来修建的梯田全部冲垮。灾难的打击让许多社员心灰意冷,甚至有人表示失去了希望。面对这种困境,社员们纷纷找到陈永贵,向他诉说破坏严重的情况:“土地被冲垮了,房子也没了,接下来怎么办?”

陈永贵却并未被打倒,他的声音坚定而充满信心:“咱们没丢掉一个人,地虽然冲垮了,但我们可以重修,房子坏了,也能重建。只要人还在,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山西省委得知情况后,迅速决定从国库调拨救灾物资和资金。出人意料的是,陈永贵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们不要救济粮、不要救济款、不要救济物资。”他郑重其事地说:“社员的口粮不能少,收入不能少,交给国家的粮食数量也不能少。”

起初,人们对此表示怀疑,认为这不可能实现。然而,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大寨的社员们奋力抢修梯田、重建房屋、抢种庄稼,几个月的努力换来了丰收。1963年的粮食产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比前一年增加了不少。大寨大队不仅解决了自己社员的口粮问题,还向国家上交了12万斤粮食。

这个奇迹背后,是陈永贵卓越的领导力和坚定的决心。在此事之后,山西省委也开始推动全省范围内学习大寨、学习陈永贵的高潮。1964年3月27日,毛主席南下,途经河北时听闻了陈永贵的事迹,他特别重视,询问山西省委关于陈永贵的详细资料。当毛主席看到了“陈永贵”这三个字时,他还特别写下了这三个字,深感印象深刻。

毛主席还得知陈永贵从小未曾受过正规教育,但他自学成才,能够读报看书,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其言辞简洁而有条理,讲述问题时充满逻辑性。毛主席对这位来自农村的干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后,毛主席在南京的一次会议上提到了陈永贵,他赞赏陈永贵领导下的大寨大队,特别强调了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毛主席认为,这种精神正是解决干部脱离群众、保持艰苦朴素作风的良方。

1964年12月26日,毛主席71岁生日时,首次邀请了陈永贵参加了人民大会堂的生日宴会。那时,陈永贵仍身着朴素的农民装扮,毛主席见到他时,热情地走上前去与他握手,还特意邀请他坐到自己的身边。

毛主席微笑着开玩笑:“听说你42岁才扫盲,还能讲点逻辑,是个庄稼专家,你坚持集体化道路,我们要举起这面旗帜。”毛主席当时还特意向大家介绍了陈永贵,并发出了一个信号:要树立像陈永贵这样的典型。

毛主席还非常关心陈永贵的家庭与生活状况,并给予他极高的评价:“陈永贵有实践经验,有知识,他才是真有辩证法的人。” 毛主席的话让陈永贵感到十分感动。

对于毛主席的夸奖,陈永贵谦虚地表示会继续努力,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建... 毛主席曾经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然而,有时革命的确也需要通过请客吃饭来达成某种目的。1949年9月...
社教活动 | 把世界史装进手作... 2025年 11月22日-23日 历史不止在课本里, 更在指尖可触达之处。 1 中华瑰宝 ...
原创 中... 秦始皇嬴政 重要事件: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首位自称“皇帝”的君主,他的政策和改革彻底改变了中国的...
悲情黑劳士:斯巴达军国制度下的... 时至今日,斯巴达仍被视为古希腊巅峰时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强悍公民组成的重装步兵,在温泉关、普拉提...
原创 西... 中国历史考古是一门深入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学科,它通过发掘、分析地下遗存,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丰...
中非共绘互利共赢新图景 图为11月14日拍摄的赞比亚新卡皮里姆波希车站站台。新华社记者 彭立军摄 按照相关部署安排,中国正抓...
庆州的古韵与新声(旅人心语) 从韩国首都首尔出发,驱车一路驶向东南。窗外的城市高楼渐渐隐去,山岭与田野映入眼帘。距首尔330公里,...
古三里河:京城藏着的“小江南”... 镜头推近青石板路,河水晃着碎金——哎!这可不是江南,是咱北京城里藏着的“小江南”——古三里河(即前门...
中国“琉球学”学科已正式启动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琉球群岛位于...
原创 崇...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在位时,国家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内外问题接踵而至。国内,农民起义四起;外部,清...
原创 三...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群雄争霸,正如那句乱世出英雄所言,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不计其数。除了那些在战略上运...
用文物讲长江故事,那是历史的底... 金沙江,《因为长江》剧照。片方供图 8集文化纪实纪录片《因为长江》正在播出。从长江源头出发,循着自西...
原创 绝...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了许多英勇的指挥官。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师长,他的牺牲令无数人感动与痛惜,那...
日本1879年强行吞并琉球: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
原创 1... 1938年,由于有汉奸泄露情报,日军迅速包围了山东乐陵县的大常村。在这紧急时刻,常大娘展现了极大的智...
甘肃公布第四批历史文化街区 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历史文化街区的通知》印发。《通知》明确,省政府批准灵台县古灵台街...
当甲骨文“走入”数字世界(博物... 德国柏林民族学博物馆。 柏林民族学博物馆馆藏编号ID31949(574)甲骨正反面,高清照片可显示...
原创 谁... 自古以来,“后宫佳丽三千”这一说法总是与古代帝王紧密相连,象征着皇帝拥有无上的权力与地位。人们似乎习...
原创 守... 李世民能够在玄武门之变中取得胜利,主要依赖于他身边的文臣武将,包括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
作家梅毅做客封面新闻抖音直播间...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叶 11月20日,初冬的太阳还未落山,温暖干燥的空气中,封面新闻抖音直播间迎来了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