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三大最善战的家族分别是罗家、薛家和秦家。在这三大世家中,秦家最为亮眼的便是秦琼,其后代虽然声势较弱,但秦琼的战绩依旧令人铭记;薛家自薛仁贵开始,到薛丁山、薛刚、薛葵、薛雷等一代又一代英勇将领,武艺在当时也并不逊色;罗家的传承则最为悠久,一直到南宋初期,仍有罗延庆、罗鸿等英勇将军屡屡显赫登场,英勇后代从未中断。
那么,罗家将、薛家将和秦家将的后代中,谁最为强悍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这三个家族的后代及其赫赫战功。
罗家将
罗家将的传承始于罗艺和罗成,凭借罗家枪声名远扬。自罗成起,罗家将几乎在隋唐宋初的演义、评书中都有出现。罗成在战场上的表现堪称传奇,力锁五龙、擒五王,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因功被封为越国公,而他的后代世袭此爵位,世人都以罗成为始祖,因此罗成被视为罗家将的第一代。
罗家将的第二代则由扫北名将罗通和罗仁领衔。罗通的实力远超同辈诸国公的后代,尤其是在同一代的战将中,他堪称一枝独秀。罗仁则是由罗家老家人罗安过继给罗成,他在二代中被誉为无敌战神,传说其乃裴元庆的转世。
第三代的罗家将以罗章为代表,第四代则由罗昌和罗英担当。罗章作为薛丁山征西的先锋,实力丝毫不逊于父亲罗通。而罗昌和罗英则在薛刚反唐的战役中崭露头角,虽然表现不俗,但与薛葵、秦文相比,尚显平凡。随着历史发展,罗家将的故事开始分化,不同版本中罗家人物逐渐繁衍,《月唐》中的罗少保、《兴唐五传》中的罗叔玉、罗猛、罗兴等人相继登场,虽然其中不少人物并未展现出突出的战力,但他们依然是罗家血脉的延续。
进入残唐五代时期,罗家枪再度辉煌,分为两支:一支以罗昌为主,传承梅花七蕊和回马枪的献把梅花枪;另一支以罗英为主,练习全套罗家枪。罗谏、罗弘信等人继承了这一武技,罗弘信以天下第一名枪的称号声名远播,他的儿子罗绍威则被誉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虽然罗绍威在与李存孝的对决中未能战胜对方,但他的枪法已臻化境,堪比罗成的巅峰状态。只可惜,面对李存孝那种不可撼动的力量,任何精妙的枪法也难以抵挡一击。
罗绍威之后,罗家将的故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在《宋太祖三下南唐》与《呼延庆征南》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罗家后代的身影。罗绍威的孙子罗英在南唐抗宋的战争中展现出卓越的枪法。到了《说岳》时,罗延庆与罗鸿的名字再度响亮,罗延庆的武力与岳飞、杨再兴相仿,特别是在朱仙镇的大战中,他的勇武再次为罗家赢得了辉煌的一笔。
薛家将
薛家将的传承始于薛仁贵,他被视为白虎星罗成的转世。在东征过程中,薛仁贵展现了无敌的战斗力,手持二百斤的宝戟,搭配玄女娘娘赠送的震天弓和穿云箭,横扫东辽,斩杀了东辽的第一猛将盖苏文,凭此战功被封为平辽王。
薛家将的第二代由薛丁山接过旗帜。薛丁山自幼拜王禅老祖为师,其天赋和实力在新一代的将领中独占鳌头,尤其是在罗章、秦英等人之中,薛丁山的武艺无可匹敌。到了第三代,薛丁山的儿子们逐渐崭露头角,其中薛勇、薛猛、薛刚、薛强四人各有建树。虽然薛勇和薛猛因事件被斩,但薛刚依旧是一员猛将,西凉借兵时,他的威名更是响彻四方。
薛家第四代的代表人物是薛葵、薛蚪和薛平。薛葵的实力堪称无敌,尤其在薛刚反唐的过程中,薛葵凭借一对擂鼓瓮金锤,堪比李元霸的无敌之力,战斗中无人能敌。即便是罗昌,也只能在与薛葵的对决中败下阵来。之后,薛葵的儿子薛雷继承了家族的战力,实力远超父亲,成为一代无敌战神。
进入后期,薛家将逐渐没落,尽管如此,薛家后代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辉煌。残唐时期的薛崇便是其中之一,他手持方天画戟,与黄巢的大战一度成为传说,虽未能胜出,但他的勇武依旧让人铭记。至《赵太祖三下南唐》时,薛吕虽有登场,但并未展现出过人的战力。
秦家将
秦家将以秦琼为家族始祖,在后续的演义中,秦家将一直扮演着配角的角色。秦家将的第二代秦怀玉,虽擅长枪法,战绩可圈可点,尤其在征东之战时力斩四门,但与罗通相比,仍稍显逊色。第三代的秦英与秦汉,秦英与罗章实力相当,但略有差距。秦汉则是王禅老祖的徒弟,拥有飞天入地的神技,堪称神话人物,然而其在战场上的影响力有限。
秦家将的第四代秦方和秦文中,秦文被视为秦家最强的将领,他凭借一对铜锤,在战场上声名显赫,虽不敌薛葵的无敌金锤,但依然堪称一时之俊杰。之后,秦家将逐渐没落,《三下南唐》中有秦凤登场,但未能挽回家族的衰落。
结语
从罗家、薛家、秦家将的后代来看,罗家将的传承最为悠久,但相比之下,薛家将的后代显然更为强悍。从薛家将的独立演义,如《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作品来看,薛家后代的战力在当时绝对名列前茅。相比之下,罗家将虽然后代繁多,但大多在故事中扮演配角角色,秦家将则几乎成了配角中的配角。可以说,在三大家族中,薛家无疑是最为出色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