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延在几天前写过一篇文章,题为《谷牧: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为国奉献一生,儿子是解放军少将》,讲述了谷牧同志在我国经济改革中的突出贡献。
但事实上,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除了谷牧同志之外,还有一位同样被誉为改革先锋的人物,他不仅担任过中央书记处书记,还曾是国务院副总理和全国人大委员长,他就是万里同志。万里和谷牧同为改革开放的先驱者,但两人分别在不同领域开辟了改革的道路。谷牧作为财政改革的先行者,主导了我国财政体制的重大改革,而万里则在农村改革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尤其是他在安徽省推进的包产到户政策,标志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
万里出生于山东东平,1936年加入革命队伍。他曾在冀鲁豫边区担任过重要职务,先后担任过冀鲁豫地委书记、中共北京市副市长和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务。与谷牧类似,万里也是在中学时期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很早便投身于抗日斗争。作为东平县工委的委员,万里在家乡组织了多次工农运动,有效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行径,展现了他非凡的领导能力。
1939年,八路军115师344旅挺进冀鲁豫边区,万里在杨得志司令员的指示下,在鲁西南地区组织成立了冀鲁豫游击支队。这个支队在万里的领导下,逐渐壮大,成为了八路军的一支主力部队。抗战胜利后,万里担任了新成立的冀鲁豫区秘书长,不久后,解放战争爆发,他带领地方群众积极支援刘邓大军,为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万里虽然是在地方工作中崭露头角的干部,但在新民主主义阶段,他曾多次指挥军事行动,成为我军的重要战将。抗日战争时期,他带领冀鲁豫军民开荒生产,解决了我军的后勤问题;而在解放战争期间,他积极组织地方群众支援前线,像郑州、临沂、开封等地的解放,都是万里和他的同事们努力的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万里被中央调往北京工作,成为政务院建筑工程部的副部长,开始了他在城市建设领域的重要工作。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万里应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出任新组建的国家建设部部长,负责推进国家的重大建设项目。万里工作严谨,他协助周恩来总理,顺利完成了人民大会堂等建筑项目的建设工作,为新中国的城市建设立下了赫赫战功。
当时,国家为筹备国庆庆典,万里被指派负责工程建设。他和刘仁等同志日以继夜地指挥施工,最终提前完成了工程任务。毛主席亲自给予了万里高度的评价,随后,万里被任命为北京市副市长,承担了更多城市管理和经济改革的工作。担任副市长期间,万里不仅参与了城市建设,还大胆创新,进行交通管理改革,并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5年,万里被任命为国家铁道部部长。同年,邓小平开始主持国务院的日常工作,万里在邓小平的支持下,推动了全国铁路系统的整顿,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7年6月,万里被调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在此期间,全国范围内的农村改革被提上日程,万里将“包产到户”政策推行到安徽省,特别是凤阳县的小岗村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试点。在他的带领下,安徽的农业经济获得了巨大的突破,粮食产量年年增长,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0年4月,万里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成为国家经济改革的重要领军人物,直接参与领导国家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1988年,他又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进入了正国级的领导层,继续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万里在担任副总理期间,力推一系列重大改革政策,尤其是在农村经济、工业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不仅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开创者,也是一位值得铭记的革命先驱。1988年4月,万里卸任副总理职务,并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他的改革遗产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铺就了坚实的基础。
在晚年,万里长期居住在北京,依旧保持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时常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2015年7月15日,万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万里同志的一生,承载了无数的荣誉和贡献,他的伟大事迹必将永载史册,深深铭刻在人民心中。
作为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奠基人之一,万里在其一生中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工作不仅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也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