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再读《三国》,读到的是一段生死情,你给我机会,我许以真情,你给我恩德,我报之以生命。读到的是千古英雄气,一代贤主敬才,惜才,爱才的度量和襟怀,一代武将至真至纯的忠义情怀,让人折服,让人心动。
一段生死情 千古英雄气
——读《三国》事品关曹情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三国》就是读忠臣良将之谋略,读至真至纯之情义,读千古英雄之大义。不惑之年,再读《三国》,看关羽与曹操之间的生死之情,心中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人生若初见
穿越历史的星空,让我们来到鼓角争鸣的汉末,去见证一场英雄的初遇。那天,曹操发矫诏聚集十八路诸侯共讨国贼董卓。董卓之上将华雄大胜先锋孙坚,连斩诸侯袁术、韩馥两员上将,众皆失色,不敢迎战。此时还是马弓手的关羽挺身而出,自行请缨。身为诸侯盟主和粮草总督的袁氏兄弟百般嫌弃,不肯发令,当时是曹操力排众议,力推关羽,并斟热酒一杯为其壮行,才使得一代武圣在众人面前华丽登台,斩得华雄,其酒尚温,威名初震,然而立下汗马功劳的关羽不仅未得到一丝的奖赏,却引来了袁术的斥责,当时还是曹操据理力争,要不分贵贱,论功行赏,事后又暗送酒食抚慰。温酒斩华雄的壮举虽在袁术的斥责中,奖赏未能施行,但关云长有胆识、有气魄、有担当、武艺高强的形象已开始植根曹操心中,而曹操不分贵贱,任人唯贤,赏罚分明的领袖风范也曾打动了关羽,我想:那杯温热的酒,那顿普通的酒食,那句公道的话语,当时一定温暖过、抚慰过这位美髯公那颗冰冷的心吧。
爱恨两不凝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时光流转,刘备好不容易得到徐州这块地盘却被吕布夺去,不得不到许都投靠曹操。那时的曹操因剿灭黄巾军有功,挟天子以令诸侯,威风不可一世。那日天气晴好,文武百官齐聚许田围猎,天子连射三箭未射中一鹿,便让曹操去射,操竟公然拿天子宝雕弓、金鈚箭一箭射中鹿背,百官见箭如见人,跪伏于地,操竟纵马直出,遮于天子接受众官跪拜之礼。
欺君辱君如此,众皆失色,俱不敢言。此时又是这位红脸关公怒目而瞪,提刀拍马而出,要立斩曹贼,为国除害,如果不是大哥刘备制止,曹操的人头怕是那时已不保。我想:那时那地,初相遇时云长对孟德的那份心动已然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对国贼的嫉恶如仇了。
年幼懦弱的皇帝也承受不了“许田射鹿”的奇耻大辱,于是便有了衣带诏事件。然而世事弄人,东窗事发,二到徐州的刘备刚刚站稳脚跟,再次遭到重创,曹操大兵压境,刘备再失徐州被迫逃亡,把家小留给了在下邳坚守的二弟。不久,关羽也成了阶下囚,想以死明志,但为保大哥家室,在张辽的劝说下,决定暂投曹操。却在土山约下三事:降汉不降曹,两位嫂嫂享受皇叔俸禄,一有大哥消息立刻相投。面对如此无礼的要求,曹操答应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想用自己炽热柔软的心再次温暖关羽那颗冰冷坚硬的心,从而得到这位天下奇才。于是一系列攻心的行动开始了,送金银珠宝,送美女锦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金,下马银,封侯赐爵,可谓用心良苦。然而这位汉寿亭侯却急于立功,偿还恩情,投奔刘备。于是杀颜良,斩文丑,平定黄巾叛党。得知大哥下落,立刻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曹操敬重关公的至忠至义,佩服关羽的至勇至刚,于是送去通关文书,成全了关羽的这份兄弟情义。相逢一笑泯恩仇,关羽错了,这如山的恩情岂是这一生能偿还得了的?
生死一念间
是非成败转头空,对于戎马一生的曹操来讲,赤壁之战的惨败应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了,浩浩荡荡八十万大军瞬间灰飞烟灭,逃至华容道,曹操只剩二三十骑跟从,人困马乏,惨不忍睹。关羽奉军师之命,立下军令状,不捉曹操终不还。然在华容道听到曹操的哀求,看到众将的惨像,想到昔日的恩情,终不忍下手,长叹一声并皆放走。关羽明白等待他的是斩首示众的军法处置,然而我想:如果让他再做一次选择,他还会这样做,因为在他的心中情义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义薄云天,真将军也!
青山埋忠骨
但与乾坤存正气,不将成败论英雄。关羽的结局是悲惨的,关羽虎踞荆州,给曹操和孙权造成极大的威胁。于是魏吴联手,要置关羽于死地。临死前,关羽仍不改英雄本色,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惧得曹操几欲迁都。然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最终在吕蒙、陆逊的合谋下,被东吴所杀,享年五十八岁。但为移祸曹魏,孙权将关羽人头送与曹操。操识破此计,遂设牲醴祭祖,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南门外,令大小官员送殡,操自拜祭,赠为荆王,差官守墓。我想:曹操如此厚葬关羽,除了自保,不让蜀国进犯外,还应该有私人的情义在,看到关羽那颗血淋淋的人头,他的眼前定会浮现出昔日关公温酒斩华雄的英姿,浮现出斩颜良杀文丑的气魄,浮现出他夜读《春秋》的身影,浮现出他辞别自己时的决绝,浮现出他过五关斩六将的气度,浮现出他华容道放自己的深情,浮现出他对汉室的忠,对兄弟的情,对自己的义……青山处处埋忠骨,如今,洛阳城南有关林庙,关林镇,踏上这片土地,一股浩然正气便充塞胸中,我想这正是英雄的精神千古不朽的原因。
历史越千年,再读《三国》,读到的是一段生死情,你给我机会,我许以真情,你给我恩德,我报之以生命。读到的是千古英雄气,一代贤主敬才,惜才,爱才的度量和襟怀,一代武将至真至纯的忠义情怀,让人折服,让人心动。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简介
郑俊丽,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区直中学语文老师,爱阅读,爱学生,爱生活,与书结缘,遇上更好的自己!
策 划:“豫见”@语文湿地编辑部
总 编:胡龙江
副总编:孙秋备 王一笑 闫小会 陈卫星
本期编辑:郑俊丽
制 作:刘龙飞
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