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人克商,成天“选”之子,西周为何会形成“敬德保民”天命观?
迪丽瓦拉
2025-09-19 00:02:36
0

在我国先秦时期,天命思想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统治者们巧妙地利用这一思想,通过引导民众对天命的崇拜与恐惧,来巩固和稳固自己的政权基础。西周建立初期,统治者吸取了夏商灭国的历史教训,同时继承并发展了夏商的天命观,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天命体系,用以解释并维持西周的统治。商朝的统治者深信“命定在天”,始终坚信天命不可动摇。商朝的灭亡促使周人对天命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天命的绝对权威逐渐受到质疑,周人开始提出了一种新的天命观,即通过“德”来认知和掌握天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天命有德”的政治理念。此外,周初的统治者还特别重视民意,认为在“敬德”的同时,必须“保民”以赢得天命的庇佑,确保政权长治久安,形成了“以小民,受天永命”的思想,以此构建百姓对政权的自愿服从。

根据历史记载,周人通过征服商朝,成功实现了“天选之子”的地位。那么,西周为何会形成“敬德保民”这种天命观呢?

1. “敬德”的内涵

早在殷商时期,“德”的概念便已经出现,并且逐渐形成了明确的思想体系。商朝对“德”的理解包含了几个方面:首先,恪守天命,遵循先王的遗命便是“德”;其次,顺从君王的指令也是“德”;第三,能够信任并使用贤臣的君主被视为有“德”;最后,勤奋工作,劳苦功高亦为“德”的表现。可以看出,商朝时期的“德”受到了敬天、尊祖思想的深刻影响,仍然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殷人深信鬼神,因此,“德”往往与神灵的意志紧密相连,且只有特定的祭司或神职人员才能与天神进行沟通。

到了周朝,统治者将“敬德”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并广泛宣扬这一思想。他们认为,统治者要有“德”,才能得到“天”的支持和庇佑。“敬德”的思想在周代的政治运作中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统治者要关心民生,选贤任能,避免滥用刑罚;另一方面,君主要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严谨自律。周公曾提出,只要拥有“德”,便能得到天的眷顾,人民自然归顺,从而使政权得以稳定并长久延续。因此,“敬德”不仅是周朝统治者的政治纲领,更是他们认知“天意”的一种方式,表现出对“德”的崇高敬畏。

2. “保民”的内涵

周人从商朝的历史与现实经验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他们意识到,百姓的支持才是国家兴衰的关键,民心才是决定历史走向的根本力量。西周时期的“德”概念,不仅涉及与天和祖先的关系,更开始关注如何对待民众。武王伐纣、灭商的事件深刻揭示了民众在历史变革中的巨大作用,商朝的覆灭正是由于民心的背离。周人认识到,如果民心失去,国家便难以为继。夏桀、商纣的失败便是明证,统治者无法依靠暴力和专制治理国家,最终导致了自己的灭亡。因此,周代统治者提出了“保民”的思想,认为只有关爱百姓、赢得民心,才能得到天命的庇佑,达到政权的长治久安。同时,周代也特别重视“以民为鉴”的思想,强调从民众的需求和反馈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正如《酒诰》所言,“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即通过民众来检验自己的施政成效。

3. “敬德保民”的内涵

“敬德”的核心与目的正是“保民”。周代的统治者深知,民心才是政权长久的根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周朝的政治运作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敬德保民”:首先,体察民情,减轻百姓的负担;其次,教育引导民众,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再次,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给予帮助;最后,严格审慎地施行刑法,避免滥用权力。总体而言,“敬德保民”体现了以民为本、民为先的治国理念,并且通过民众的力量来稳固统治,最终达成政治安定与社会和谐。

“敬德保民”并非一朝一夕的思想结晶,而是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实践逐渐形成的。殷商时期的敬天思想为其奠定了基础。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多由神话与宗教解释,天被视为最高的主宰者,商朝的君主自诩为“天命之子”,而天命的权威不可动摇。商王通过祭祀、卜筮等宗教手段强化天命的绝对性,将神权与政治权力深度结合。然而,随着历史的推演,周代逐渐超越了商朝的神权思想,开始发展以“德”为中心的政治观念。周人通过推翻商朝,成功展现了“天命”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与君主的德行息息相关。因此,周代的“以德配天”思想是在商朝天命观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和升华。

4. 历史背景与社会经济因素

“敬德保民”思想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周朝建立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成为经济基础。由于农耕文明依赖大量劳动力,百姓的劳动积极性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在这种背景下,周代统治者必须保障民众的利益,才能确保政权的稳固。西周初期,统治者采取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同时注重安定民众的生产生活,采取宽松政策,尤其是在对待商朝遗民时,周初政权采取了宽厚的态度,成功地将商朝遗民转化为农耕社会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西周的“敬德保民”思想不仅是对商朝灭亡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天命观的辩证发展,它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密切相关,体现了周朝统治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中的深远智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曾... 前言 春秋战国时期,是华夏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开放和多元的时期之一,涌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花齐...
原创 战... 战国时期继春秋时期之后,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大变革时代,标志着国家之间大规模战争的爆发和扩展。与春秋...
郁翔越:安史之乱后,为何唐朝这...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郁翔越】 一骑红尘妃子笑,“有”人知是荔枝来。 《长安的荔枝》故事发生在...
“采药”刻石的年代下限在东汉—... 乙巳 • 五月十六 文 | 返吾老人 昨天看到“考古中国”公众号转发了《光明日报》关于秦“菜药”刻石...
原创 明... 明朝初期,国家的百业尚未恢复,明太祖朱元璋深知自己急需一批有才能的文人和志士来协助治理国家。正是在这...
原创 周... 周宜仁:怀念我在朝鲜的“亲人” 口述/周宜仁 整理/谢玲玲 人物简介:周宜仁,男,1936年5月...
原创 李... 唐睿宗李旦,是大唐帝国的第五位皇帝,他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母亲则是历史上闻名遐迩的武则天。李旦的生平...
原创 朝...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向韩国发起进攻。联合国看到事态严重,迅速通过决议,组织联...
原创 五... 五代时期,北方地区的五个政权相继建立,其中既有汉人统治的后梁与后周,也有由沙陀人创建的后唐、后晋与后...
原创 这... 1964年10月,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正在黑海沿岸悠闲度假,享受着难得的休憩时光。然而,他并没有意...
原创 到...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同时字数变化不大。 --- 历史开讲 ...
原创 为... 自从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合作便逐步形成了默契的搭档。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困难,他们总能一一化...
廖海涛:舍家取义 血战塘马(铭... 廖海涛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阳光明媚,青山如黛。巍巍双髻山脚下,闽西上杭县溪口镇大岭下自然村里...
原创 康... 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顺治帝福临突然驾崩,终老于养心殿。临终时,他发布了一道遗诏,宣布立玄烨为皇太子...
原创 明... 明朝中后期的财政困局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巨大差距;其二,...
原创 十... 绍兴十一年,完颜宗弼(金兀术)在经历了前一年的挫败后,突然卷土重来,带领大军再次南下,直指淮西。这一...
原创 他... 2020年2月25日,俄罗斯这片冰雪覆盖的土地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元帅——德米特里·季莫费耶维奇·亚佐夫...
市博物馆推出“滇缅抗战纪实展” 荆门晚报讯(通讯员苏展)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市博物馆从云南省保山市...
原创 刘... 在司马懿家族掌控了曹魏的政权之后,曾有人建议他们直接杀掉刘禅。然而,司马昭坚决不同意这个提议,原因竟...
原创 想... 抹黑中国,早已成为了西方媒体的“正确”行为,他们的手段低劣、用心险恶,令人瞠目结舌。西方媒体为达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