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顺治朝大臣——贰臣之首洪承畴回忆录(一)
迪丽瓦拉
2025-09-19 02:02:10
0

大清康熙四年,二月的北京,依旧笼罩在一丝乍暖还寒的氛围中,尽管新春已过,但大街小巷依然冰雪覆盖,空气中弥漫着冬末的寒意。在京城的内城南锣鼓巷,有一座不甚宏大的府邸,这里正是我——洪承畴的居所。我的府邸与大多数京城名门望族的豪宅不同,它规模适中,装潢简朴,但却弥漫着一种岁月静好的氛围。府邸的主人早已年过古稀,躺在病榻上,依然是书卷不离手,时常低头翻阅着奏折与各类书籍,仿佛身体的疲惫并未能磨去他心中的那份执着与求知欲。这位老人虽面色苍白,但依然能够感受到他曾经的风华。苍白的胡须下,那双目仍有几分当年的锋芒,仿佛能穿透尘世的烦扰,看到更深远的未来。

我名洪承畴,字亨九,福建南安县人。与台湾的郑成功同是老乡,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在我即将步入古稀之年时,我的恩主——顺治皇帝英年早逝,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失落与孤独。那时,我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动力和目标。身体的疾患也逐渐让我感到力不从心,最终我决定主动请辞。经过几次朝廷议政王大臣的商讨,最终同意了我的退休请求。朝廷赐予我爵位,给了我在京城颐养天年的机会。即使朝廷没有明确要求,我也无颜再返回福建故里。我的一生堪称波澜壮阔,曾一心想为大明尽忠报国,却未能挽救大明的命运。迫于时势,我只得投奔大清。

在大清,我得到了太宗皇帝与先帝的信任与倚重,但也始终有一种被提防的感觉。对于我的决定,周围的人尤其是老家的亲人,甚至我的母亲,都给予了我许多非议和责骂。我不禁怀疑,自己当年做出的选择是否真的正确。大清并非我唯一投降的朝代,但为何只有我的名字始终被世人诟病?有时候,我真希望能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那时的我无需背负这么多的烦恼与责任。于是,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往事……

我出生于大明万历二十一年,福建泉州府南安县的一个普通家庭。我的祖先原籍河南,早在唐朝时期便移居福建。起初,我们家并不姓洪,而是入赘到洪家,才开始沿用这个姓氏。我的家族也算是当地的望族,曾祖父洪以宪、曾祖母林氏在地方上有着很高的声望,家中曾有官职。我的祖父洪有佚,才华出众,名声远扬,然而在一次赴杭州参加科考的途中,因突发的意外去世。那时,祖父刚过三十而立之年,幸得祖母怀孕,才有了我的父亲洪启熙。父亲是遗腹子,从小便与母亲相依为命,性格孝顺且懂得尊重长辈。

父亲成年后,娶了母亲洪傅氏。虽然家境不富裕,但父亲依旧凭借小生意为家中谋生。为了方便照顾怀孕的母亲,外公便让母亲住在外公家。虽然外公家族中并不介意母亲住下,但当时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宁借人死不借人生,认为会破坏家中的风水。虽然外公和外婆并不在意这些迷信,然而母亲的哥哥与嫂子却非常反感。因此,母亲决定在我满月后带我回到自己的家中。家虽然破旧,却自由自在,不必看人脸色。

我们家所在的南安县英都村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居住与耕作。村旁的小河潺潺流过,成为了我小时候嬉戏的乐园。直到我开始上学,母亲一直是我最大的支持者,她从小就督促我读书。而因为外公家境较好,且思想开明,母亲得以受教育,学会了识字。

然而,母亲为了生计,忙于家务,实在抽不出太多时间陪伴我读书。于是,我便被送到了附近的私塾。这时,家中的经济状况愈发紧张,母亲不得不带着我一起做豆腐干生意,而我则负责推销。起初,我走街串巷,生意并不太好,直到我发现镇上的学馆生意格外兴隆,于是便将我的豆腐干卖到了那里。学馆的学生总是购买很多豆腐干,我逐渐和他们混熟了。

有一次,几名学生来买豆腐干,突然停下脚步,说他们要去对对子,如果答不出来,就要被先生罚打。我便提出:“你们的对子我可以帮你们对,但你们得多买几块豆腐干。”于是,他们答应了。我开始对对子,学生们将我的答案记下,回去后告诉了老师。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来找我对对子,我的生意也因此做得红红火火。

这一切引起了学馆先生的注意。这个先生姓洪,叫洪启胤,和我的父亲是亲戚。洪先生对我产生了兴趣,便让我到学馆里试试。经过一番对对子后,他认为我的才华不可小觑,于是决定接纳我,并允许我免费上学。母亲听后自然非常高兴,我也终于不再需要街头卖豆腐干,而能继续我的学业。

我在学馆里刻苦学习,逐渐成了馆中的佼佼者。每当有空,我便向洪先生请教,借书读,特别是孙子兵法、三国志和史记等兵法史籍。我立志成为一位清正的官员,为国效力。洪先生时常夸奖我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五年后,我考取了泉州府的乡试举人,母亲为此欣喜若狂。而洪先生也特地来看我,称赞我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我随后进入了府城的学馆,但由于家境贫寒,我常常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和排挤。他们觉得我衣着简陋,文具粗劣,便用打油诗取笑我。尽管如此,我并未气馁,反而用机智回击:“谁说府城才子能,不信鲤敢跃龙门。眼睛长在屁股上,只看衣裳不看人。”这番话让他们无言以对,最终,我凭借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红色故事绘丨《彭湃》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原创 神... 1986 年盛夏,四川广汉鸭子河畔的考古现场被一场暴雨笼罩。当考古队员掀开层层夯土,两座堆满青铜器的...
原创 他... 朝鲜战争爆发71周年之际,电影《长津湖》上映,生动再现了志愿军在激烈战斗中的坚强意志。影片展现了志愿...
原创 从... 在三国历史中,蜀汉的五位名将中,除了马超的死亡年岁被《三国志》明确提到,其他几位名将的出生年份和去世...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彭湃》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
原创 张... 若张作霖未死,东北军能否抵抗九一八?——如果少帅接手后的正确应对策略 近年来,我偶然间翻阅了几本民国...
原创 蒋...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国近代那个硝烟弥漫、百姓苦难深重的特殊时期,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通过搜...
原创 残... 残唐五代之时,社会动荡,英雄豪杰纷纷崛起,成就了这段历史的传奇。在这片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涌现了十六位...
原创 历... 作为当今世界拥有最大国土面积的国家,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横跨欧亚大陆,尽管其政治核心主要位于欧洲部分,但...
原创 吕...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字数相近,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 文丨煜捷...
风雨兼程 初心如磐,祝中国共产... 从1921年到2025年,104年风雨兼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奋斗将一项项伟...
美国早期贸易逆差的根源 弗朗茨·泽维尔·哈伯曼 (Franz Xaver Habermann)。 Vuë de Boston...
学术争鸣丨“千斯仓”宋代钞版辨... 编者按: 2024年适逢纸币诞生千年,在中国纸币研究中始终无法回避的就是“千斯仓 ”钞版和“行在会子...
让考古遗址“保下来”“活起来” 考古遗址,不仅要“保下来”,更要“活起来”。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山西陶寺...
原创 抗... 兰州和平门:短暂的名字与深远的历史印记 兰州的“和平门”,这个名字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却承载了丰富的...
评弹新声忆峥嵘 《足迹·忆陈云...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7月3日报道:“市河潺潺映古今,阵阵弦歌忆伟人。强国复兴今正是,薪火相传赤子心。”一...
原创 李... 1978年5月,曾经的抗战英雄王近山已经临终,但在他临终的时刻,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他时...
原创 雍... 《雍正王朝》中,胤祥的身份虽然未明确交代,但剧中通过多次提到他母亲的高贵背景,间接揭示了他的非凡出身...
原创 一... 声明:本文内容均综合网络资料及个人观点撰写,请知悉。 有一种说法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一个军竟然配...
刘备为何不用张飞,而以魏延督汉... 全文共1993字 | 阅读需5分钟 219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汉中王刘备回到成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