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抗美援朝,为兰州留下三个地名,个个有传奇故事,可惜都没保住
迪丽瓦拉
2025-09-19 03:33:08
0

兰州和平门:短暂的名字与深远的历史印记

兰州的“和平门”,这个名字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背景与传奇故事。这座古老的城门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曾见证过无数风云变幻的时刻,尤其是在抗美援朝后,它得到了新的名字,但遗憾的是,最终未能保留至今。

一段传奇的历史

兰州和平门的前身是“迎恩门”,一座明代所建的古老城门。早在1842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兰州城东便热闹非凡,旗帜飘扬,官员们聚集在一起,他们在等待一位重要人物的到来,这就是林则徐。作为抗英英雄,林则徐的到来让当时的兰州城热闹非凡,士绅官员纷纷聚集在东门接待,气氛庄重而隆重。

林则徐一行于7月27日从外地入境兰州,经过甘草店,入住清水驿;次日继续前行,在定远驿过夜。虽然在路途中因接到前方消息而稍作停留,但为了不让盛大的欢迎仪式有所缺失,林则徐依然按时到达。陕甘总督等一众地方官员已在城东迎接,尽管他婉拒了官方卫队的陪伴,仍无法抵挡城市内民众的热情欢迎。

明代兰州城门的历史

迎恩门,作为兰州最东的一座城门,承载了其独特的历史意义。此门早在明朝初期便已修建,明洪武十年,兰州卫指挥同知王铸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到了宣德年间,兰州经济逐渐好转,重新修建了长达14里多的外郭城墙,而迎恩门则成为了通往这座城的重要入口。城门高耸壮丽,四层楼阁的设计极为宏伟,给人一种威严肃穆的感觉。行人经过此门时,往往会感到一种来自古老历史的压迫感和敬畏心。

这座城门作为兰州的门户,曾保护着这座城市百年如一日,目睹了无数风风雨雨。在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照片中,我们仍能看到迎恩门的雄姿,城楼威严高耸,门下的街道热闹而悠闲,岁月的痕迹在其中交织。

兰州和平门的更名与消失

1950年,兰州迎恩门经历了名字的更替。在当时全国掀起保卫世界和平的运动浪潮中,兰州也随之将这座城门改名为和平门。改名的背景是由于当时全国许多城市都跟随这一潮流,像北京、西安等地的迎恩门也都改为了和平门,作为对和平与抗战精神的纪念。特别是10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入朝作战后,和平门这一名称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崇。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和平门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与发展。1954年,兰州市还特意修建了和平门广场(今东方红广场),并且在几年的时间内对该广场进行了多次改建与扩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的和平门逐渐被遗弃,最后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被拆除。这个曾经象征着和平的城门,最终消失在了岁月的洪流中。

和平门广场与地方记忆

随着城门的拆除,原来的“和平门”也仅存于人们的记忆中。然而,兰州的市民依然对这个名字充满情感,甚至有不少人记得曾经的和平门菜市场,就在这一带流传了许久。随着城市的发展,原和平门所在的位置如今已经成为了东方红广场的东口。而广场旁的一些老建筑、街道,也都逐渐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老地方”。

现代的兰州已经在多次城市规划和改建中焕然一新,但许多人依旧怀念着那个曾经的和平门。即便如今天的东口大街上,几乎已经没有多少人能亲眼见到曾经的城门轮廓,但这个名字早已深深刻在了老一辈兰州人的心中。网络上的回忆贴文,也频繁提及此地曾经的和平市场、东稍门等地名。

对过去的回忆与反思

有网友曾留言称,“兰州和平门就是广场东口”,而有些则表示,“这个名字只用了很短的时间,没多久门就拆掉了”。这些回忆虽然有些模糊,但却也深刻反映了人们对于历史遗迹的留恋。

根据历史档案和资料,原本的迎恩门位于现在的东方红广场东口,属于兰州东郭城的部分。这座城门最早由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年)修建,历史悠久且具有战略意义,成为了兰州重要的门户之一。然而,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原本守护城市的古老城门最终走向了消失。

结语: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传承

尽管和平门的身影早已从兰州的街头消失,但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意义却依然深深扎根在这座城市的文化土壤中。正如一些历史学者和当地市民所说,虽然门已拆除,但它代表的精神与符号,依旧在人们的心中延续。每一次城市的变迁,都在无声地提醒着我们:即使物理的遗迹消失,历史的价值与文化的传承依然值得铭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吉林通化公布一份有关抗日英雄杨... 新华社长春7月3日电3日上午,吉林省通化市档案馆首次对外公布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的笔记本...
这条荔枝道,承载了多少送往长安... 又到荔枝飘香时。得益于现代冷链物流技术,千里之外的枝头鲜味隔日可达。回望古代,荔枝的运输堪称一场与时...
原创 隋... 杨侗(604年-619年),皇泰主,字仁谨。杨侗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之子,隋朝末代皇帝之...
原创 公... 时间,究竟都去哪了?常常我们会抱怨时间飞逝,一年又一年的过去,却仿佛什么也没留下,只是匆匆而过。每当...
原创 最... 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有一位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是汉武帝的嫡长子,足足担任了30年的太子。他的一生...
原创 3... 胡适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凭借其卓越的才华与深远的眼光,他在民国那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
原创 他... 1978年,宋任穷的调任令他感到意外,他从七机部被调至中组部担任部长,而他对此心中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
原创 洪... 洪武时期,高丽是如何摆脱元朝的控制,同时又试图避免明朝的过度牵制的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
原创 秦...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国的统治手段实际上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这两...
东周时期贵族饮食考古发现:女性... 中新网北京7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考古研究领域,古人的饮食方式、习惯及其变迁,广受学界与公众关...
原创 王... 在三国时期,孙吴的存在感相对较弱,尽管其统治在江东稳定了多年,但与蜀汉和魏国相比,其历史的参与度和影...
【抗战胜利80周年】追忆台湾“... 近日,在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荣誉会长萧开平带领下,中新社记者走访位于台湾屏东佳冬乡的萧家古厝,探访...
原创 为... 丁宝桢是清朝晚期赫赫有名的廉洁官员,被誉为清官典范之一。作为晚清少数几位秉持正直操守的官员之一,丁宝...
原创 毛...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提到毛主席的晚年,不禁让人心生惋惜与沉痛的感慨。那时,他的人际关系...
原创 从... 刘邦年轻时,整天无所事事,东游西逛,完全不在乎家里一切。父亲刘太公看到儿子这样日复一日的混日子,内心...
红色故事绘丨《彭湃》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原创 神... 1986 年盛夏,四川广汉鸭子河畔的考古现场被一场暴雨笼罩。当考古队员掀开层层夯土,两座堆满青铜器的...
原创 他... 朝鲜战争爆发71周年之际,电影《长津湖》上映,生动再现了志愿军在激烈战斗中的坚强意志。影片展现了志愿...
原创 从... 在三国历史中,蜀汉的五位名将中,除了马超的死亡年岁被《三国志》明确提到,其他几位名将的出生年份和去世...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彭湃》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