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天安门悬挂第四版毛主席像,却遭市民质疑:主席怎么只有一只耳朵
迪丽瓦拉
2025-09-19 05:31:51
0

1980年,邓小平同志接受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的采访,这位以尖锐、直言不讳的风格著称的“世界第一女记者”在众人注视下,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问题:“我注意到天安门上依旧悬挂着毛主席的画像,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取下来?”她的提问角度极其刁钻,似乎是精心设计的陷阱,等待邓小平同志的回答。然而,邓公保持了冷静与从容,几乎没有一丝犹豫便坚定地回答道:“我们会永远保留毛主席的画像。”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毛主席崇高地位的尊重,也显示出中国坚持历史、敬仰先贤的决心。

作为中国的象征,天安门是亿万中国人心中的圣地,而毛主席画像的悬挂,则代表了这份对领袖的崇敬和怀念。毛主席的画像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的呈现,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更替,每一次变更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1950年版的第四版画像,曾因细节问题遭遇群众的强烈抵制,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争议。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更?不同版本的画像背后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法拉奇在1980年受邀访华时,中国已经步入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期,经济腾飞、社会繁荣,邓小平及其领导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民众中享有极高的声望。当她游览天安门时,久久凝视着毛主席的画像,心中不免生疑:为什么天安门悬挂的是毛主席的画像,而非邓小平的?毕竟在世界许多国家,现任领导人通常会被放在显眼位置供民众仰望。

法拉奇的疑问其实并非毫无根据。在许多国家,确实会展现现任领导人的形象供民众瞻仰。事实上,天安门城楼悬挂毛主席画像之前,曾经也悬挂过许多其他人物的画像。最早的画像是袁世凯的,这发生在1912年民国初建时。直至1928年,张作霖撤离北京后,城楼才更换为孙中山的画像。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天安门上挂的画像大多是蒋介石的头像,直到1949年毛主席的形象才首次出现在城楼上。1949年1月,随着北平的和平解放,毛主席的画像首次挂上天安门。这一幕标志着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

解放军接管北平后,天安门城楼上挂起了毛主席的巨幅画像,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革命领袖的画像也一同悬挂,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新中国的诞生。这不仅仅是对毛主席的敬仰,更是对革命领袖们为中国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作贡献的肯定。

其中,毛主席画像的创作经历了不少艰难的历程。1949年6月,毛主席的开国大典巨幅画像开始筹备。由于缺乏合适的照片,毛主席亲自协助完成了拍照工作。拍摄的过程并不顺利,毛主席感觉照片过于严肃,不够亲切。最终,周恩来决定选用一张1945年毛主席与朱瑞同志交谈时的合影,这张照片展示了毛主席的和蔼与亲民形象。

但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照片难以放大至所需尺寸,最终由油画大家周令钊完成了画像的创作。周令钊和他的妻子陈若菊为了完成这幅作品,日夜奋战,不仅加班加点,还带着干粮在天安门城楼下工作。经过多次的修改和完善,这幅毛主席的画像终于顺利完成。尽管如此,在画像即将完成时,聂荣臻提出了修改意见,认为毛主席的领口不够整齐。于是,周令钊紧急对画像进行了调整,确保其符合开国大典的庄重气氛。

9月30日晚,画像终于成功挂上了天安门。第二天,开国大典上,毛主席的巨幅画像和现场的毛主席神采奕奕的身影相呼应,震撼人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毛主席的画像也经历了几次调整和更换。最初,由周令钊创作的画作展示了毛主席的威严,但很快有群众提出,认为主席的画像应该更具亲和力,而非展示战争时期的形象。

此后,辛莽为毛主席创作的新画像更注重展示毛主席的爱民形象,但这幅画也因其侧头的姿势和偏听偏信的感觉被质疑。辛莽于是再次调整自己的画作,最终完成了一幅更加亲和且贴近人民的作品。这幅画像最终获得了广泛好评,并在天安门长时间展出。

到了1963年,毛主席画像因为长期曝晒而逐渐褪色,党中央决定重新绘制,并由画家王国栋负责。王国栋考虑到日晒雨淋的问题,对画像进行了特别处理,确保它的色彩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过多次修复,王国栋的画像最终成为了天安门城楼上的永久图像,直至1976年毛主席逝世。

从1949年开国大典开始,毛主席的画像便成为了天安门的象征。经历了多次更替与修正,毛主席的画像不仅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与壮大。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迅速推进,而毛主席的画像依然高悬在天安门,提醒着每一位中国人:毛主席的精神,永远不会褪色。

当法拉奇提出问题时,邓小平从容回答:“毛主席在人民心中是永恒的,我们悬挂他的画像,是希望时刻感受到他所传递给我们的精神和力量。”这份力量,随着毛主席的画像,永远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东一地,5万人一个姓,住同一...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在广东,有陈林半天下之说,但是,像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这样的,还是少见。 溪南镇...
比佘太君早百年的战场传奇:从黄... 前言 北宋建隆二年秋夜,汴京人看见西北将星落了。 没人知道,这颗星熬死了五个朝代,吓跑过契丹皇帝,用...
原创 尚... 告御状,这在古代中国的官场上并不罕见。它通常被称为“叩阍”,是指百姓向皇帝上奏状告自己冤屈的一种方式...
原创 朝... 早在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的初期,最紧迫的任务是要应对敌人的猛烈进攻,但此时,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在指挥权...
原创 中... 齐国名相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杰出政治家,来自颍上(今属安徽)。 管仲小时候便失去了父亲,母亲仍健...
原创 冀... 1939年,萧克被八路军总部正式任命为新成立的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这虽然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部队,但他...
原创 她... 根据清朝的史料记载,雍正皇帝的历史事迹有很多,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他卓越的治国功绩以及上位后的朝政改革...
原创 梁... 梁山好汉们个个都以义字为先,但你可知道,在这108将中,竟然潜藏着一位朝廷间谍?他不仅悄悄混入了梁山...
原创 如...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期间经历了近十个大一统的王朝,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由朱元璋所建立的明...
解放军报再发钧声:所谓“存亡危... ——揭批高市早苗涉台露骨挑衅言论 这是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伤痛—— 1931年,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
海昏侯《诗经》简为什么重要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南昌海昏侯遗址公园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海昏侯《诗经》简目录...
原创 朱...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皇帝之一,凭借自己从贫苦的小子一步步崛起,建立了强大的政权。试想一下,人生...
原创 汉... 前言 在汉末的乱世,刘表凭借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卓越的战略眼光,迅速崭露头角,被誉为最强空降兵。他凭借...
原创 曹...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历史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勇,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的英雄之一。他经过一...
原创 老... 一组三十年代老北京百姓的吃相照片,拍摄者是德国摄影师赫达-莫里逊。照片抓拍了当时北京的百姓生活景象和...
原创 皇... 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梦想成为皇帝,但真正能够成功并且留名青史的人却非常少。毕竟,想要获得天下并成为皇帝...
原创 1... 1936年,蒋介石依然坚持进行内战,并无视民众的强烈反对,依旧决定抵抗共产党并抗击日本。正是在这样的...
原创 清...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北京城的严寒尚未褪去,一场席卷朝堂的政治风暴已悄然酝酿。时年五十一岁...
原创 北... 杨家将的故事从小便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北宋时期,这个家族因众多身经百战的英雄人物而闻名。杨家将的成员大...
原创 亮... 如果从《亮剑》电视剧中挑选出八路军、晋绥军和日军的战神,那么李云龙、楚云飞和山本一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