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天安门悬挂第四版毛主席像,却遭市民质疑:主席怎么只有一只耳朵
迪丽瓦拉
2025-09-19 05:31:51
0

1980年,邓小平同志接受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的采访,这位以尖锐、直言不讳的风格著称的“世界第一女记者”在众人注视下,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问题:“我注意到天安门上依旧悬挂着毛主席的画像,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取下来?”她的提问角度极其刁钻,似乎是精心设计的陷阱,等待邓小平同志的回答。然而,邓公保持了冷静与从容,几乎没有一丝犹豫便坚定地回答道:“我们会永远保留毛主席的画像。”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毛主席崇高地位的尊重,也显示出中国坚持历史、敬仰先贤的决心。

作为中国的象征,天安门是亿万中国人心中的圣地,而毛主席画像的悬挂,则代表了这份对领袖的崇敬和怀念。毛主席的画像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的呈现,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更替,每一次变更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1950年版的第四版画像,曾因细节问题遭遇群众的强烈抵制,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争议。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更?不同版本的画像背后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法拉奇在1980年受邀访华时,中国已经步入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期,经济腾飞、社会繁荣,邓小平及其领导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民众中享有极高的声望。当她游览天安门时,久久凝视着毛主席的画像,心中不免生疑:为什么天安门悬挂的是毛主席的画像,而非邓小平的?毕竟在世界许多国家,现任领导人通常会被放在显眼位置供民众仰望。

法拉奇的疑问其实并非毫无根据。在许多国家,确实会展现现任领导人的形象供民众瞻仰。事实上,天安门城楼悬挂毛主席画像之前,曾经也悬挂过许多其他人物的画像。最早的画像是袁世凯的,这发生在1912年民国初建时。直至1928年,张作霖撤离北京后,城楼才更换为孙中山的画像。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天安门上挂的画像大多是蒋介石的头像,直到1949年毛主席的形象才首次出现在城楼上。1949年1月,随着北平的和平解放,毛主席的画像首次挂上天安门。这一幕标志着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

解放军接管北平后,天安门城楼上挂起了毛主席的巨幅画像,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革命领袖的画像也一同悬挂,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新中国的诞生。这不仅仅是对毛主席的敬仰,更是对革命领袖们为中国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作贡献的肯定。

其中,毛主席画像的创作经历了不少艰难的历程。1949年6月,毛主席的开国大典巨幅画像开始筹备。由于缺乏合适的照片,毛主席亲自协助完成了拍照工作。拍摄的过程并不顺利,毛主席感觉照片过于严肃,不够亲切。最终,周恩来决定选用一张1945年毛主席与朱瑞同志交谈时的合影,这张照片展示了毛主席的和蔼与亲民形象。

但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照片难以放大至所需尺寸,最终由油画大家周令钊完成了画像的创作。周令钊和他的妻子陈若菊为了完成这幅作品,日夜奋战,不仅加班加点,还带着干粮在天安门城楼下工作。经过多次的修改和完善,这幅毛主席的画像终于顺利完成。尽管如此,在画像即将完成时,聂荣臻提出了修改意见,认为毛主席的领口不够整齐。于是,周令钊紧急对画像进行了调整,确保其符合开国大典的庄重气氛。

9月30日晚,画像终于成功挂上了天安门。第二天,开国大典上,毛主席的巨幅画像和现场的毛主席神采奕奕的身影相呼应,震撼人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毛主席的画像也经历了几次调整和更换。最初,由周令钊创作的画作展示了毛主席的威严,但很快有群众提出,认为主席的画像应该更具亲和力,而非展示战争时期的形象。

此后,辛莽为毛主席创作的新画像更注重展示毛主席的爱民形象,但这幅画也因其侧头的姿势和偏听偏信的感觉被质疑。辛莽于是再次调整自己的画作,最终完成了一幅更加亲和且贴近人民的作品。这幅画像最终获得了广泛好评,并在天安门长时间展出。

到了1963年,毛主席画像因为长期曝晒而逐渐褪色,党中央决定重新绘制,并由画家王国栋负责。王国栋考虑到日晒雨淋的问题,对画像进行了特别处理,确保它的色彩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过多次修复,王国栋的画像最终成为了天安门城楼上的永久图像,直至1976年毛主席逝世。

从1949年开国大典开始,毛主席的画像便成为了天安门的象征。经历了多次更替与修正,毛主席的画像不仅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与壮大。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迅速推进,而毛主席的画像依然高悬在天安门,提醒着每一位中国人:毛主席的精神,永远不会褪色。

当法拉奇提出问题时,邓小平从容回答:“毛主席在人民心中是永恒的,我们悬挂他的画像,是希望时刻感受到他所传递给我们的精神和力量。”这份力量,随着毛主席的画像,永远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其实,明朝的灭亡并不完全归咎于中央禁军的战斗力。事实上,许多王朝的中央军经过几代帝王的更替后,由于长...
原创 宋... 好的!我将根据您的要求对文章进行改写,保留原文的含义,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以下是修改后的版本: -...
原创 安... 好的,我会帮你保持原文语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细节描述,改写每段文章,且字数变化不大。 --- 研究唐...
原创 罗... 上天似乎抛弃了中国,因为它的傲慢和奢侈。但我,身处在北方的荒野之地,却没有过多的欲望。我深知奢华的危...
原创 牛... 当然,这里是改写后的版本,每段内容保留原意并添加了些细节描述,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头条号/天...
原创 经... 元朝时期,我国的疆域版图达到了空前的广阔。成吉思汗看到当时的地图时,甚至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惊讶于自己...
原创 长... 当然!我帮你把文章按段落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也基本相当。这里是改写后的版本...
原创 诸...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蜀汉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军事领袖,几乎没有任何能与司马懿抗衡的人物。若...
原创 清... 好的,我会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全文字数不会有太大变化。 --- ...
原创 相... 1915年,在东京,22岁的宋庆龄与49岁的孙中山结为夫妻,婚礼上却发生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场面——宋庆...
原创 日...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加速了其向中国东北移民的计划。为了扩大在中国的势力,他们不仅强占东北农民的土地...
【图图日历】7月2日《基督山伯... 《基督山伯爵》 索书号:I565.44/233/:1 馆藏地:图书馆四层 内容介绍 Content ...
清代粉彩福寿纹赏瓶(一对) [朝代] 大清康熙年间 [稀有度] 清代年间的粉彩瓷器存世量相对较少,加之此赏瓶保存较为完好,更显其...
原创 铜... 在潮汕的某个村子里,一场活动的过程被拍摄下来并上传到网络,引起了广泛的质疑,认为参与者在游行时使用了...
原创 朝... 明朝灭亡之后,尊崇明朝、怀念周朝传统、以及排斥外族入侵的思想逐渐成为中朝两国关系中不可忽视的文化主流...
原创 清... 在许多清宫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个王府的场景,比如“鳌府”和“和府”。例如在剧中,鳌拜的宅邸门口挂着...
原创 靖... 当然可以,下面是文章的改写版本: ---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你一起品味历史、感受思辨。 第一...
原创 清... 在古代,皇帝被视为国家的最高领导者,掌握着绝对的权力。因此,皇帝的健康状况尤为重要,甚至关系到国家的...
原创 清... 很多功夫片导演喜欢在电影中插入一些特殊场景,比如主人公徒手抢夺子弹,以此展现他深不可测的功力。因此,...
原创 明... 封建社会时期的“朝贡”制度,作为一个独特的外交体系,对促进文化的传播和推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具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