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常常造就英雄。
在古代,因战火纷飞,涌现出了众多堪称英雄的人物。除了那些著名的皇帝,还有许多历史名将,他们的才能丝毫不逊色于皇帝,只不过身份不同罢了。说起历史,自然绕不开开创大唐盛世的唐朝。
唐朝建立初期,涌现了许多知名人物。千古一帝李世民赫赫有名,女皇武则天也备受瞩目。此外,名将程咬金更是开国功臣中独树一帜,被誉为大唐的福将。即便在武则天肃清开国功臣的风波中,程咬金却得以幸免,安然无恙。
李靖被尊称为唐朝的军神,后来封为卫国公,这一封号足以彰显他的军事才华和卓越贡献。李靖出身于陇西李氏,家族背景深厚,从小耳濡目染,文武双全的才能逐渐显露。
李靖的舅父是隋朝名将韩擒虎。每当两人论兵法时,韩擒虎总赞叹:“能与我探讨孙吴兵法的,只有你了。”李靖与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也有渊源——李渊在反隋时秘密买马被李靖发现。李靖准备告密,却因长安城混乱未能及时行动,最终被俘。行将斩首时,李靖呼喊:“明公起义本是为平定天下,何况事未竟,岂可因私怨斩杀忠勇之士?”李世民听闻此言,感念其才,遂留他于身边。
此后,李靖随李世民征战南北,参与了平定萧铣、安抚岭南、消灭辅公祏、泾阳之战、讨伐东突厥、击退吐谷浑等战役,凭借出色表现成为无可争议的唐朝军神。贞观十七年,他被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晚期,他更被神化,晋朝追封为“灵显王”。
李孝恭是隋朝大将李安之子,同时也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在凌烟阁中位列第二,仅次于长孙无忌。宋代《十七史百将传》亦有他的记载。李孝恭曾征服巴蜀、平定萧铣、俘虏辅公祏。若说唐朝的基业前期由李渊和李世民奠定,那么后半程则靠李孝恭的巨大贡献。
若非“军神”这一称号限于一人,唐朝诸多名将都堪称军神。李勣早期虽活在李靖的光辉阴影下,且曾有几场败绩影响声誉,但在攻打薛延陀的战役中,他上演了以少胜多的传奇,率六千兵力对抗八万敌军。李世民原本未派李靖出征,而是选择了李勣,并叮嘱他稳扎稳打,待会和李思摩联手。然而李思摩已被敌军击溃,李勣只能独自面对压倒性敌军,最终以绝妙的策略赢得胜利,成为继李靖之后的第二位战神。
大唐不乏勇猛之士,尉迟恭便是典型代表。他出身打铁人家,自幼练就惊人力量,入军后迅速崭露头角。最初,他效力于刘武周麾下,与宋金刚对抗,攻下太原及周边,击溃不少唐军,直至李世民联手秦叔宝阻击成功。后来尉迟恭被李世民征服,未遭惩罚,反而获赐珍宝,自由选择去留,最终归顺成为李世民家将和三大先锋之一。
秦琼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期随李渊冲锋陷阵,后期协助李世民建功立业。攻打洛阳时,秦琼总是先锋猛将。李世民组建的玄甲军,秦琼是重要统领。征战岁月里,他始终保护李世民,和程咬金及李世民合称“三人组”。
大唐人才济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贡献卓著,尚有许多因身份稍逊未入阁的名将。大唐的兴盛自然有其深厚根基。其中,程咬金无疑最为特殊。
程咬金既是开国功臣,亦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世民的先锋将领。两人关系甚笃,李世民即位后仍能与他开玩笑。程咬金参与多次大小战役,包括讨伐西突厥、征讨贺鲁、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等。作为玄武门之变的核心成员,他最终被封为卢国公。
程咬金最著名的绝技是“程咬金三板斧”,简单来说就是凭一己之力连续砍三斧,靠强壮的体格打败敌手,成为众人谈资。
除了打仗,程咬金还有不少趣事。一次与秦叔宝钓鱼,程咬金总是空手而归,秦叔宝却满载而归。为挽回颜面,程咬金苦练钓技。唐太宗还曾命大臣同钓,程咬金最终名列第二,倍感光荣。他后来透露自己发明了一种新饵料,鱼群纷纷围拢,他甚至偷偷往唐太宗的鱼桶放了些。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说法也由此而来。程咬金小时家境贫寒,曾为强盗尤俊达效力,多次伏击押运官兵,屡战屡胜,声名鹊起。
尽管程咬金战功赫赫,但他的“福将”名号更多源自其他方面。唐朝七大望族拥有极高威望,掌控财富、才子及官路,而程咬金出身草根,曾做土匪,未被士族重视。然而,他却娶了清河崔氏的才女。甚至唐高宗宰相李义府欲与七族联姻都无回应,这显示程咬金的福气非凡。
一次战役中,程咬金与裴行俨联手抵抗偷袭。裴行俨被射翻,程咬金一人背负着裴行俨突围。敌军长槊刺穿了他的身体,他大吼一声,折断长槊,震慑敌军,成功突围,命运多舛却极其顽强。
程咬金命运多舛又极具机遇,身为无名武夫,却得到多代皇帝重视,先后辅佐李渊、李世民、李治,多次保护他们的生命,成为开国功臣中极为特殊的一员。
此外,程咬金极具聪明才智。玄武门之变虽由李世民发动,亲手杀兄弟,背后亦有程咬金出谋划策。被李渊长子李建成背刺后,程咬金被调离京城,知晓李建成等人的残忍,临别时告诫李世民莫因仁义留下祸患。能够伴随多代帝王,自然非凡人。
正因为表面莽夫,内心精明,程咬金躲过了武则天的清洗。武则天作为首位女帝,上位之路艰难,面对重男轻女的社会风气及众多开国功臣反对,她几乎杀光所有威胁,唯独放过程咬金。
这既因程咬金机智聪明,也因他早在唐高宗决定立武则天为皇后时未与群臣反对,赢得了武则天的好感。后期他主动申请告老还乡,虽年事已高仍能辅助作战,但因政治原因与身体状况选择隐退,武则天见他无害,遂允许辞官。
此外,程咬金广结善缘,虽不被部分文人喜欢,但也无人痛恨。许多武将支持他,若将其杀害,朝堂无人受益。民间对他的名声极好,晚年被害必招民怨,不利于统治。且他曾救多位皇帝性命,这些事实令他难以被轻易除去。
更关键的是,武则天夺权时程咬金并不在朝中,而她登基后,程咬金又选择隐退,双方关系因此保持平衡。作为福将,程咬金的这番选择对武则天来说无疑是最理想的局面,也就无需多此一举加害于他。
你对程咬金还有哪些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