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被唐朝隐匿的超神战绩:八千名唐军士兵击破十万人吐蕃大军
迪丽瓦拉
2025-09-19 10:04:44
0

唐朝的名将苏定方,他在大破西突厥和征战高丽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却在去世时竟然没有被正史如《资治通鉴》明确记载(通常情况下,朝廷中重要人物的去世都会在史书中详细记录,如某年某月某日某人逝世)。然而,仔细追溯他的一生,尤其是他在龙朔三年(663年)之后直至去世的最后几年,我们不难发现,这段历史充满了许多蹊跷与未解之谜。

苏定方,这位西征突厥、东征高丽的赫赫战功者,竟然在临终之际没有及时向唐高宗李治报告,而李治直到很久之后才知道他已经去世。苏定方的死讯直到乾封二年(667年)才被传达给李治,这一消息令李治深感痛惜,并严厉责备了身边的侍臣。这一事件令人匪夷所思,不仅因为苏定方的死讯被周围人严密隐瞒,更因为苏定方人生最后一战的真相竟然被如此刻意回避。

苏定方的最后一战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并没有详细记载,后来的历史学者在整理吐蕃的史料时,偶然发现了有关他的一段记录。这个史料来自吐蕃的文献,因此它的真实性无法完全确定。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从中看到一些关于苏定方最后战役的线索。

据吐蕃的史料描述,苏定方最后一战发生在乾封二年(667年)。这是一次遭遇战,而苏定方的对手——伦布噶,我们并不陌生。伦布噶,汉族史书称之为禄东赞,当时担任吐蕃的大论,等同于宰相,权力几乎与桓温、刘裕比肩,掌控着吐蕃政权的大权。他身为高位者,通常无需亲自领兵作战,但这次,他亲自率军出征,显然是因为苏定方的出现让他感到极大的威胁。

伦布噶与苏定方曾有过深仇大恨。八年前,伦布噶曾领兵攻占吐谷浑(今青海一带),并且带领副将达延莽布支与苏定方的唐军在乌海发生激战。经过一整天的激战,苏定方率领唐军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吐蕃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达延莽布支战死。这场被称作“乌海之战”的胜利,彻底摧毁了吐蕃的军力,八万吐蕃军员中仅剩下不到千人。战后,苏定方不急于追击,而是继续平定边疆叛乱,任务繁重且迅速恢复了平静。

对于失败的伦布噶来说,这一战无疑是巨大的打击。达延莽布支的死,不仅使吐蕃失去了重要的将领,还引发了国内的广泛议论,许多人猜测伦布噶可能借唐军之手,除掉了这位心腹副将。为了挽回声誉,伦布噶在战后公开表示自责,宣布辞去职务。但两年后,他凭借谋反之名清除了政敌,重新掌权,再次以大论的身份主掌吐蕃政权。

正是在此时,苏定方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伦布噶的视线中,这次,伦布噶决定亲自领军复仇。伦布噶率领十万吐蕃大军,连破唐朝设立的12个羌人统治区,并准备进军中原。然而,正当他继续东进时,苏定方的唐军与他遭遇。

由于史料的缺乏,至今我们无法确切得知两军交战的部署与战术细节,但根据现存资料推测,苏定方可能利用地形和兵力差距,设下了巧妙的伏击战术。苏定方以8000骑兵成功击溃了伦布噶的十万大军,吐蕃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伦布噶的部队仅有万余人撤回青藏高原。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伦布噶就在战斗中死于军中,具体死因众说纷纭,有的说他在激战中阵亡,有的说因情势急转而患病去世。

不论伦布噶死因如何,历史上普遍认为他是在这一战期间去世。而苏定方,作为大唐的忠诚将领,也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展现了无与伦比的英勇,守卫着大唐的边疆。尽管苏定方最终获得了这场重要的胜利,唐朝的官方史书却对此战无一提及,似乎这段功勋历史被有意抹去。

分析这一现象,可以看出,苏定方的功绩在他去世后被故意忽视,甚至有意被抹黑。根据苏定方的朋友李义府、许敬宗的结局来看,他们也在朝廷内遭遇了打压与贬谪,这些政治斗争可能影响了苏定方的历史地位。虽然如此,我们相信,作为一位为国戍边的英雄,苏定方并不会过多在意后世对他的评价。在他的一生中,最后的岁月,他依然骑马披甲,手持宝剑,守护着大唐的疆土。

乾封二年(667年),年七十六的苏定方去世,朝廷为他追谥“庄”,纪念这位不朽的英雄。然而,文学作品《隋唐演义》中的苏定方却被描写成了一个心机深沉的反派人物,在其中他被设定为曾是窦建德的部将,后来以谋略残杀了罗成(历史上并无此人),还陷害薛仁贵等名将,甚至创作了一个虚构的儿子“苏宝同”,让其背叛唐朝并杀害薛仁贵。这样的情节,虽然富有戏剧性,却并不符合真实历史。

《隋唐演义》这类作品虽然极具故事性,但其对历史人物的改编往往使得真实人物的形象被曲解。苏定方,实际上是一位多次胜利的将军,他的英勇与忠诚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像他这样的汉族名将,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少见,在整个亚洲乃至朝鲜半岛的战争史上也极为罕见。

伦布噶死后,他的儿子赞悉若和论钦陵相继担任吐蕃的大论,继续掌控吐蕃的政权。尤其是论钦陵,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远超其父,成为藏族历史上的“雪域第一名将”。他的事迹,注定会成为新一轮的传奇,而这也预示着唐朝与吐蕃之间的战争将进入全新的阶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算... “文程之策,可抵百万雄兵!” 这句话是康熙帝对范文程的评价,意味着他的谋略可以比得上百万雄兵。在康...
原创 荆... 这篇文章讲述了荆轲刺秦的悲壮故事,和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根据你的要求,我将对原文...
原创 唐... 头条创作挑战赛 提到唐玄宗,大多数人总会联想到两个人:一位是风华绝代的杨贵妃,另一位则是默默奉献、如...
世界级重大考古成果!玉溪出土3...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报道了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甘棠箐遗址发...
原创 难... 曹丕能够顺利继位,既令许多人感到意外,又似乎在情理之中。作为曹操的次子,曹丕最终脱颖而出,除了长子曹...
原创 重... 《粤王台怀古》 廖燕〔清代〕 粤峤犹存拜汉台,东南半壁望中开。 命归亭长占王业,人起炎方见霸才。 日...
原创 日... 中日之间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57年汉光武帝时期,早期的接触主要是文化交流。到了唐朝时期,日本对中国的...
原创 处... 岳飞的忠诚与赵构的权谋——一段悲剧的背后 历史上,岳飞无疑是一位忠诚的英雄,他一生致力于抗击金军,...
原创 千... 在土耳其中部的古赫梯王国首都哈图萨,城门两侧伫立着巨大的石狮子。公元前2000年,赫梯王国曾是一个强...
原创 林... 当然可以!我会在保持原文意思不变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细节和丰富描述,改写整篇文章,每段都做到语义一致且...
原创 朱...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每段语义保持不变地改写一遍,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内容长度不会有太大变化。 ...
原创 经... 今古文之争的根本问题,起源于两汉时期,特别是西汉的经学发展。西汉时期的经学,事实上就存在着内在的系统...
原创 贞... 前言: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十六日,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土木堡战神”朱祁镇,正躺在病榻上,...
原创 新...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历史性宣言标...
伪史论的认知陷阱:从文明虚无到... 几天来,一直有朋友给我发微信,说几个“西方伪史论”的公众账号陆续被查封。我搜索了一下,果然如此,于心...
原创 中... 剑的历史几乎就是人类文明的缩影,它起源于史前时代,最早是在制造石斧的基础上加装剑柄,形成了初步的剑形...
原创 别...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各路英杰群星闪耀。然而,在这片璀璨星空中,最为光芒四射的,莫过于那个因信义与理想...
原创 诸... 后三国时期,蜀汉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曹魏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兵分三路向蜀地推进。更加不幸的是,蜀...
原创 张... 好的,我帮你把这段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和字数差不多,加入更多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如下: ---...
7月6日苏州:德国战后复兴之路... 1945年春,德军战败,世人沉浸在大屠杀这一难以言喻的罪行中,很少有人预料到,仅仅半个世纪后,德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