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毛主席在听取济南市委书记谷牧的报告后,开始和他进行了一场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毛主席广泛阅读,了解各地的人文地理知识,因此在谈话中,他随口就问起了:“为什么济南会被称为济南呢?”谷牧对此有备而来,迅速回答道:“因为它位于济水之南。”
毛主席接着又问道:“那么如今济水怎么就不见了呢?”这个问题一时间让谷牧陷入沉思,绞尽脑汁却无从作答。此时,毛主席如同一位耐心的老师,提到:“济水的古道被黄河所吞噬,这个可以回去查书了解!无论身处何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背景,都是非常重要的。”
细想毛主席的话,他所揭示的真理显而易见:在任何地方工作,深入了解当地的习俗和禁忌,对于工作成效的提升大有裨益。济水的事谈完后,毛主席随即问道:“诸葛亮是哪里的人呢?”谷牧回答说:“他的祖先源于山东临沂,后来迁徙到了湖北襄阳。”
接下来,毛主席又发出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那么,诸葛亮为何姓诸葛呢?”这一问让谷牧感到棘手,诸葛亮的姓氏背后难道还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吗?接着,毛主席继续为他解惑:“诸葛瑾与诸葛亮是兄弟,诸葛瑾的祖先,自然也就是诸葛亮的祖先。因此,诸葛亮生来应该姓葛,故名葛亮!”
随后,谷牧特意去查阅相关书籍,发现毛主席的说法不仅有理有据,而且准确无比。诸葛亮本姓葛的记载,不仅在《诸葛瑾传》中被提及,更在《三国志后主传》和引自《魏略》的记载中得到了印证:后主刘禅提到的“葛氏”正是指的诸葛亮。他说国家的政务都由葛氏负责,而自己则负责祭祀天地与祖宗。作为皇帝的刘禅对诸葛亮的家世了如指掌,称呼他为葛氏绝非无的放矢。即使刘禅有误,其他相关记录的官员也绝不会放任错误的论述被记载下来。
因此,诸葛亮原本确实是姓葛的,这一说法有其理有根,且有确实的历史依据。毛主席的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但他总是抽出时间阅读,正是这种大量的阅读使得毛主席在各个领域都知识渊博。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将书本中的智慧灵活运用于实践,使得他处理各种事务时游刃有余。
在忙碌的生活中,你是否有考虑抽出时间来阅读呢?
素材来源:毛泽东读三国、魏略。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