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庞统的成长环境,及在刘表荆州时期的地位
迪丽瓦拉
2025-09-19 14:02:07
0

关于庞统的研究,历来较少有深入、系统的解析。笔者此次尝试通过一个系列,全面而细致地剖析庞统的成长背景、社会地位及其所处时代的环境。首先,将从他的青少年时期成长环境和经历谈起,进而介绍他在刘表掌控荆州时期所拥有的社会影响力。

公元190年,袁术的势力阻断了南阳的交通,使得当时董卓任命的荆州刺史刘表不得不单骑前往襄阳城东南百余里的宜城。在宜城,刘表得到了蔡瑁、蒯越等襄阳周边几大家族的支持,借助他们兼并了南郡大部分宗贼的兵力,但襄阳城内仍由张虎、陈生把守。为此,刘表请出了居住在宜城富人区冠盖里的庞季,携蒯越二骑入城,劝降张虎和陈生。(裴注《三国志·刘表传》引司马彪《战略》)

庞季曾担任侍中,负责皇帝起居问答,蒯越曾为何进东曹掾、出任县令,二人在荆州地方都有很高的威望。凭借他们的身份和口碑,刘表无须一兵一卒,便成功说服襄阳归降,最终将州治所定于此地。这说明庞氏家族在刘表立足荆州的过程中功不可没,成为稳固政权的重要支柱。

庞统家族的祖宅位于襄阳城南二十里、岘山南侧的广昌里(见《文苑英华》卷七九一,唐代襄阳诗人皮日休《酒箴序》),后来迁至襄阳城东的白沙里(习凿齿《与桓秘书》)。他的叔父庞德公更为超脱世俗,居住在白沙里东边汉水中的鱼梁洲(即江心岛)(《水经注·沔水》)。庞统和庞德公两家各自拥有产业与田地,家境殷实。庞德公与庞统两代均受过良好教育,颇有建树。刘表时期,年纪轻轻的庞统就担任南郡功曹——太守的最高佐吏之一,这足以证明其家境和学识非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豫章太守诸葛玄通过联姻,将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家的蒯祺(任房陵太守),二姐则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由此可见,庞统家族与庞季家并非普通远亲,而是襄阳庞氏家族中能影响刘表政权的核心成员之一。

首先必须澄清一个被《三国演义》误导的错误印象:庞统并非长得丑陋。史料中无一记载其相貌丑陋,这种误解源自于一段记载:“(庞统)少时朴(质朴)钝(迟钝),未有识(赏识)者。”(《三国志·庞统传》)意思是庞统小时候资质平凡,显得有些迟钝,因而无人赏识。其实许多天才的崛起往往是后发制人,庞统十几岁时已经脱胎换骨,脱颖而出。

十八岁那年,南方大儒宋忠与章陵的司马徽齐名,而宋忠又与北方经学大家郑玄齐名,三人并称当时的大名士。司马徽居于豫州颍川郡,庞统特地从襄阳跋涉两千里拜访求学。恰逢司马徽在桑树上采摘桑果,庞统便坐于树下与其攀谈,从白天一直聊到天黑。司马徽惊叹于庞统的才华与见识,称其为南州士子中的翘楚,自此庞统的名声开始渐渐传播。(《三国志·庞统传》)

刘表曾亲自邀庞德公出仕,但庞德公谢绝了这份邀请。这样一位隐逸高人,自然不会不重视家族中有潜质的晚辈。“(庞)统,(庞)德公(的)从子(侄子)也,少未有识者,惟(庞)德公重之,(庞统)年十八(岁),(庞德公)使(庞统)往见德操(司马徽)……德操(司马徽)叹曰:‘庞德公诚知人,此实盛德也。’”——裴注《三国志·庞统传》引《襄阳记》。这里的“使”字尤为关键,显示是庞德公特意派庞统去拜访司马徽,为其指明人生道路。庞统获得司马徽的赞誉,是他历经涅槃、浴火重生的第一步。

庞德公曾称侄子为“凤雏”,这无疑是对庞统经历和未来潜力的高度评价,暗示他必将大有作为。司马徽对庞德公的敬重,也因庞统而生出好感和神往。刘表时期,庞德公在襄阳设立学堂,聘请宋忠为校长,并请司马徽任教、修订经书。司马徽因此得以与庞德公结交,两人一见如故,司马徽还暂住庞德公位于鱼梁洲南端的住所,以便密切往来。

汉江(沔水)中的鱼梁洲,是庞德公的居所。庞统则住在汉江北岸白沙曲,司马徽则在洲的另一边,三家相望,常常泛舟于江上,畅谈不已,无拘无束。(《水经注·沔水》)这种既平等又自由的师友关系,无疑对庞统的成长极为有利。

诸葛亮“卧龙”虽居住较远,偶尔来访,且因是庞德公儿媳的弟弟,关系稍显疏远。相比之下,庞统“凤雏”则每日陪伴司马徽,称其为“水镜”,极尽推崇之意。司马徽的高赞使庞统声名远扬,也为他日后交游扩展了人脉。此外,庞统通过庞德公还与诸葛亮、徐庶等青年才俊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长期与庞德公、司马徽这类高人亲近,庞统的学识与智慧自然突飞猛进。

后来庞统被任命为南郡功曹,性情敦厚,勤于修养,且好评其才华,称其“多过其才”。南郡是荆州最有权势的郡,但郡治所却在江陵。庞统做功曹后,离开庞德公和司马徽,迁至江陵任职。根据《后汉书·百官志》记载,郡功曹主管人事任免、赏罚,是太守的得力助手,权力不小,尤其是南郡的功曹职位极具分量。

庞统比诸葛亮年长两岁,虽无军功,且非用人关键时期被启用,能在三十岁前做到此职位,已属不易。这得益于司马徽的推荐宣传、家族背景支持,以及他在荆州的影响力。襄阳习氏的习祯投奔刘备,新野刘备麾下,据《襄阳记》载,习祯声望仅次于庞统,甚至超越马良。这足见庞统当时已非仅是南州第一人才,而成为荆州公认的青年翘楚。

作为一个郡功曹,庞统评点人物的言论颇具影响力。他往往夸大被评价者的优点,甚至超过其实际才能。被问及原因,他坦言:“世道良善之人稀少,奸邪众多,故当树立良好榜样,激励人心向善。”(《三国志·庞统传》)此话虽合情合理,也有收买人心之意。

曹操南下荆州后,庞统与部分荆州士族既未随老一辈蔡瑁、蒯越投靠曹操,也未追随刘备,形成了第三种独立选择的团体。后周瑜任南郡太守,力促该团体归附东吴。周瑜病逝后,庞统护送其灵柩归江东,继续为此团体在东吴谋求前途。

可见,刘表时代,庞统作为南郡功曹,已聚拢了一批政治理念与老一辈不同的年轻士族群体,他们不拘泥汉朝旧统治观念,更亲近于江东孙权、周瑜、鲁肃等新兴力量。

综上,庞统长相并非丑陋,少年时虽资质平凡,但在十二岁时便与襄阳几大家族协助刘表入主荆州,家族势力显赫。十几岁后他凤凰涅槃,得叔父庞德公和大儒司马徽赏识,成为荆州青年俊才的代表。刘表时期任南郡功曹,虽官职不高,却权力不小,且成为荆州年轻士族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解放军报再发钧声:所谓“存亡危... ——揭批高市早苗涉台露骨挑衅言论 这是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伤痛—— 1931年,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
海昏侯《诗经》简为什么重要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南昌海昏侯遗址公园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海昏侯《诗经》简目录...
原创 朱...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皇帝之一,凭借自己从贫苦的小子一步步崛起,建立了强大的政权。试想一下,人生...
原创 汉... 前言 在汉末的乱世,刘表凭借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卓越的战略眼光,迅速崭露头角,被誉为最强空降兵。他凭借...
原创 曹...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历史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勇,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的英雄之一。他经过一...
原创 老... 一组三十年代老北京百姓的吃相照片,拍摄者是德国摄影师赫达-莫里逊。照片抓拍了当时北京的百姓生活景象和...
原创 皇... 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梦想成为皇帝,但真正能够成功并且留名青史的人却非常少。毕竟,想要获得天下并成为皇帝...
原创 1... 1936年,蒋介石依然坚持进行内战,并无视民众的强烈反对,依旧决定抵抗共产党并抗击日本。正是在这样的...
原创 清...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北京城的严寒尚未褪去,一场席卷朝堂的政治风暴已悄然酝酿。时年五十一岁...
原创 北... 杨家将的故事从小便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北宋时期,这个家族因众多身经百战的英雄人物而闻名。杨家将的成员大...
原创 亮... 如果从《亮剑》电视剧中挑选出八路军、晋绥军和日军的战神,那么李云龙、楚云飞和山本一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
原创 七... 七七事变85周年纪念 今天是七七事变爆发85周年的日子。这一历史事件对每个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过...
原创 楼... 在唐朝时期,有一个叫做楼兰的城市,它位于西域的边疆,是一座孤立的城市。这座城市四周被高大的沙丘和漫天...
原创 大... 在一片废墟中,大清帝国正在走向灭亡。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刻,一位幸运生还的太医,肩负着重重秘密,站在历...
原创 白... 白崇禧和黄绍竑,谁才是桂系的二号人物?谁又是最早加入李宗仁阵营的呢?有些人认为,黄绍竑是带着自己的人...
原创 2... 2000年10月19日,恰逢西藏昌都解放50周年的纪念日。此次庆典特邀了多位曾参与昌都战役的重要人物...
原创 张... 张飞被称为三国时期的平头哥,几乎没有谁敢惹他,一旦有人挑战他,张飞便会直接出手,不留余地。即使是强如...
原创 陈...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农民起义常常成为推动历史变化的重要力量。而打响第一枪的,就是程胜和吴广。站在今天的...
原创 见... 韩国那边出了个事。他们改了个顺序。 以前他们念叨国家,是“韩日中”。现在,他们自己定了,以后得叫“韩...
原创 大... 紫禁城一直是权力斗争和宫廷秘密的中心。1908年一个寒冷的早晨,紫禁城的气氛比平时更加沉重压抑。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