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在乾隆四十八年替八叔胤禩翻案,不过是维护皇权的一种政治手段罢了。
"九龙夺嫡"的最终胜利者雍正,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历史的书写者。为了争夺皇位,康熙的儿子们不顾兄弟情义,互相残杀,让后人看到了皇权之上亲情的淡薄,称帝后的雍正,对当初和自己一起争夺皇位的八爷自是放心不下。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八爷自然不会落得什么好下场,但是当初雍正宣布的关于八爷的罪行都是真的吗?为什么事隔几十年乾隆要替自己的八叔翻案?
一君一臣,云泥之别。
雍正四年六月初一,雍正在弟全国颁布了八爷胤四十条罪行,诏告天下,这大有置胤禩于死地的昭示,而面对自己的四哥,给自己施以的压力胤却毫无办法,甚至连躲避的权利都没有。其实,早在公元172年,雍正登上皇位之后,胤禩就注定是一个听从皇命的臣子,一个"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服从者。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从雍正继位之时,一直以来没少挑八爷的错处,直到他登基后的第四年,皇位有所稳固后才开始清算八爷党,这其中包括和八爷有密切联系的九爷,十爷以及他自己。
公元1726年三月初四,雍正下令给胤禩、胤禟改名,其中胤禩被迫称为"阿其那",翻译过来就是狗的意思,其中包含着巨大的耻辱,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的几个月,雍正细数了关于八爷胤禩的几十条罪名,然后将其关进宗人府,自生自灭。九月初八,胤禩因病死于宗人府,他虽然走得不明不白,但给他定下的罪名却真真切切地流传了下来。
罪名取下:想要谋杀废太子胤礽,觊觎皇位,暗中潜藏刺客,图谋不轨,收买人心,擅自销毁康熙已经批过的折子,实为大不敬,结党营私,暗中积攒实力,对自己亲王的地位不满意,私下出声抱怨等等。
如果仔细看这些罪行的话,会发现大多数定罪都比较模糊,甚至可以说这几十条罪行中有很多都是用来凑数的,或许有罪无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是否想让你活着?毕竟对于雍正来说,八爷胤禩可是他昔日强有力的对手。智谋,才能方面等不相上下,但是人心上,八爷可是占足了优势。
昔日雍正可以为了自己的皇位稳固,宁可错杀100,也绝不放过一个,如今乾隆却旧事重提,替八叔胤禩翻案,是出于正义还是另有图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果你认为弘历在乾隆48年替自己的八叔翻案,只是出于好心,出于叛逆,那就大错特错。站在权力最高点的统治者可以任性妄为的做一些事情,但决不能不考虑事情的后果。自己的父亲当初给八爷胤禩定罪,并将其囚禁在宗人府,饱受折磨,这时乾隆替胤禩翻案,那就显然表示当初雍正的决定是错误的,对上一任统治者的决定提出质疑,还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乾隆怎样也不会落下好处。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谁会去做?
其实弘历的真正目的是笼络人脉,收买人心。据史料记载,弘历不仅为八爷胤禩翻了案,还为多尔衮、多铎、胤禟等人也翻案了,对外称当时之罪名查无实据。这样一来,对于部分遗留下来的八爷同党来说,不失为一种改变他们印象的好办法,他们消除心中芥蒂,再者,对外也可以表现出乾隆宽和仁厚的一面,百姓们也看到他的好,这样一来就会深受臣子和百姓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