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朱元璋没杀胡惟庸、李善长和蓝玉,朱允炆登基后他们会造反么
迪丽瓦拉
2025-09-19 21:04:52
0

胡惟庸、李善长、蓝玉,三位均为明朝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胡惟庸是当时的宰相,李善长被誉为开国功臣,而蓝玉更是被朱元璋称为“明朝卫青”的一代名将。三人各自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可以说都是明朝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但最终却都未能逃脱朱元璋的清除。很多人好奇,如果朱元璋当时没有铲除他们,那么等到朱允炆继位后,他们是否会联合起来发动叛乱、取而代之,从而改变大明江山的格局呢?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胡惟庸、李善长和蓝玉,若三人联合在一起,无疑代表了政权、声望和军权的结合。在一些历史时期,如汉朝或唐朝,这样的组合可能会掀起风暴,甚至改变国家的命运。然而,在明朝的政治体制下,三人并没有发挥任何实质性作用。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当时明朝的政治制度,才能明白其中的深层原因。

首先,朱元璋在登基后发现,皇权和功勋集团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朱元璋决定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废除宰相制度,直接将皇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了执行这一计划,他任用了胡惟庸等人当宰相,实际上就是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来借口废除宰相制度,进一步巩固皇权。胡惟庸不过是这场权力变动中的一个推动者,朱元璋完全可以选用其他人来代替他,继续实施自己的改革目标。

宰相制度被废除后,朱元璋将所有实权牢牢掌控在手中,这也为后来的内阁制度奠定了基础。实际上,经过朱元璋的改革,政权已完全由皇帝控制。即使在后来的朝代里,内阁首辅等职位看似权力巨大,但实质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决定权。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长期不上朝,依然能够掌握朝政大权,正是这种体制下,皇帝的绝对权力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在政权改革顺利进行后,朱元璋的注意力转向了军权。最初,明朝的军权集中在一个人手中,朱元璋为了防止过度集中,设计了一种新的军权分散制度,以确保军队的正常运作,并通过互相制衡来避免权力过度集中。与此同时,朱元璋还设立了锦衣卫,专门负责监察朝中的官员和搜集情报,确保即便他深居宫中,也能掌握外界的一切信息,这样的远见使得他在政治上始终占据主动。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明朝的政权和军权几乎完全由皇帝掌控。即便有朝廷中的权臣想要造反,成功的几率也极低。从明朝的历史来看,造反的人屈指可数,且没有一人能够善终。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朱棣能成功发动靖难之役?这实际上是朱元璋的一次疏忽。他当时将军权授予自己的子孙,目的是为了在外藩王出现叛乱时,可以带领军队进行平定。因此,朱棣才有机会借此机会造反。不过,如果不是朱允炆的削藩政策过于激烈、得罪了众多藩王,朱棣的成功也未必如此顺利。其实,若是朝中的大臣造反,后果就截然不同了。藩王们带兵入京,轻而易举地就能将他们铲除。

从制度上看,胡惟庸、李善长和蓝玉并没有任何叛乱的空间。即便他们联合起来,在当时的制度下,也没有足够的优势。而从他们的个人能力来看,这三人更是缺乏足够的力量来推翻现有政权。我们逐个来看。

首先是胡惟庸。作为宰相,他本应拥有巨大的权力,但胡惟庸在后期逐渐变得目中无人,做事失误频频,这也暴露了他在治理国家时的能力缺陷。更重要的是,胡惟庸仅仅是宰相,掌控的只有政权,并没有军队。如果他真的想要造反,没有兵权的支持,根本不可能成功。

再来看李善长。李善长是三人中最为出色的,但他在朱元璋在世时已经年事已高。即使在朱元璋去世后,他已经接近八十岁,年纪如此之大,如何去指挥一场成功的反叛?更何况,在这样一个年纪,他根本不可能带领一场反叛,自己的身体也难以支撑这样的计划。再加上他原先依赖的淮西勋贵大多已去世,他再想掀起大风大浪,几乎不可能。

最后是蓝玉。作为唯一一个掌握兵权的将领,蓝玉在军事上的能力不容小觑,曾打败北元,取得辉煌的战绩。然而,叛乱不仅仅需要军事能力,更需要政治眼光和战略智慧。蓝玉虽然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但他却缺乏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比如他在捕鱼儿海一战后霸占北元王妃,并强攻自己家的城门,这些举动显得他像一个莽撞的武将,而非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即使他能发动叛乱,也注定不过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综合来看,无论胡惟庸、李善长还是蓝玉,都不具备足够的力量去发动一场成功的叛乱。即使他们联合起来,在当时的政治体制下也难以成功。三人虽然都各自有野心,但如果他们走得太近,必然会引起锦衣卫的警觉,在他们还没来得及行动时,就会被铲除。而且,三人性格各异,早晚会因为利益冲突而分裂。想要与强大的朱允炆和外藩王相抗衡,几乎是不可能的。

总之,李善长虽然有领导才能,但年老体衰,已不具备发动叛乱的实力;胡惟庸和蓝玉则缺乏相应的政治手腕和战略眼光,根本不适合领导一场反叛。在明朝那个政治集中的体制下,三人联合造反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明朝的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集中的皇权体制之一。在这样高度集中的体制下,一般的反叛者很难找到突破口。即便没有嘉靖、万历等人的疏忽,导致明朝政治腐败,后来的努尔哈赤的叛乱也未必能取得成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亮... 如果从《亮剑》电视剧中挑选出八路军、晋绥军和日军的战神,那么李云龙、楚云飞和山本一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
原创 七... 七七事变85周年纪念 今天是七七事变爆发85周年的日子。这一历史事件对每个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过...
原创 楼... 在唐朝时期,有一个叫做楼兰的城市,它位于西域的边疆,是一座孤立的城市。这座城市四周被高大的沙丘和漫天...
原创 大... 在一片废墟中,大清帝国正在走向灭亡。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刻,一位幸运生还的太医,肩负着重重秘密,站在历...
原创 白... 白崇禧和黄绍竑,谁才是桂系的二号人物?谁又是最早加入李宗仁阵营的呢?有些人认为,黄绍竑是带着自己的人...
原创 2... 2000年10月19日,恰逢西藏昌都解放50周年的纪念日。此次庆典特邀了多位曾参与昌都战役的重要人物...
原创 张... 张飞被称为三国时期的平头哥,几乎没有谁敢惹他,一旦有人挑战他,张飞便会直接出手,不留余地。即使是强如...
原创 陈...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农民起义常常成为推动历史变化的重要力量。而打响第一枪的,就是程胜和吴广。站在今天的...
原创 见... 韩国那边出了个事。他们改了个顺序。 以前他们念叨国家,是“韩日中”。现在,他们自己定了,以后得叫“韩...
原创 大... 紫禁城一直是权力斗争和宫廷秘密的中心。1908年一个寒冷的早晨,紫禁城的气氛比平时更加沉重压抑。光绪...
花脚大仙分享:《不尽长江滚滚来... 不尽长江滚滚来 ——长江与中华文明展中篇 长沙博物馆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
原创 五... 关羽未能守住荆州,导致了荆州的沦陷,这也意味着蜀汉失去了半壁江山,未能完成大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连...
原创 刘... 在十大元帅中,刘伯承的寿命最长,他与朱老总一样,即使到了晚年,仍然深受毛主席的信任。尽管刘伯承的身体...
原创 李... 李秀成:太平天国的忠王与军事支柱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重要人物之一,既是太平天国的忠王,也是这个动...
原创 康... 朱元璋究竟是明君还是暴君?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答案。朱元璋的政绩非常突出,他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
原创 夏... 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之一,一直是历史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热点话题。人们尤其对夏朝是否拥有文字,以...
原创 八... 三国时期归晋,历史迎来了统一,但这次统一在中国古代史上引发了不少争议。其一,司马家族的崛起是在曹魏政...
原创 中... 这座矗立在旅顺口区的白玉山塔,表面看去只是一个高耸的石质建筑,可它背后的故事却牵扯着百年侵略史和国家...
原创 嘉... 前言 在那个一切都依赖人力的年代,如何才能修建一座宏伟的关隘工程呢?嘉峪关长城便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
原创 火... 标题:从土葬到火葬:中国历史上死亡方式的演变与现代观念的变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死亡的态...